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将君赋 >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重重
    但,同行的百官中无人叫苦,亦无人掉队,或面露异色。

    踏上青石阶梯,众人面上神情肃穆,将那些喜怒与不合时宜的神色尽数收敛。

    秦正与太子二人亦是端出了威严的架势,走在仪仗队中,一步步的踏着青石台阶,走上宁远山。

    一众文武百官亦步亦趋地跟在后方,队伍如同长龙一般,从山脚慢慢向山上蔓延而去。

    一个时辰左右。

    台阶上下以遍布人群,而一众文武百官也已顺着青石台阶,走上了宁远山。

    此行的目的地明确。

    所以率先登上台阶的仪仗队伍并未做任何迟疑,当下毫不犹豫地朝着祭台的方向而去。

    而这山中的寺庙也早已做好了准备,带着众人前往已经清扫好的祭坛。

    祭坛那边的东西已经筹划完全,祭祀的用品也已经悉数摆放好,一切都已就绪,只待仪式开始。

    仪仗队伍率先入场。

    分成两列,分左右而行,将整个祭坛给包围起来,这些人手上还拿着皇旗在风中随风招展。

    祭坛之上摆放着各种祭祀用具,祭坛之下,仪仗队伍每五步安置一人,将祭坛围得严严实实。

    里里外外围了三圈。

    再外面便是围了一圈禁卫军守护祭坛的安危,文武百官站在记忆谈的正下方。

    文臣武将分隔两方,各自井然有序地站好。

    文武百官两侧是秩序井然的禁卫军驻守,为的也是预防祭祀时,会出现什么意料之外的变故。

    众人面上神情肃穆,并没有任何打闹的情况发生,禁卫军的手按在腰间的刀柄上,蓄力待发,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一切准备就绪,文武百官率先就位。

    接下来便是礼官与祭祀。

    文臣武将分隔两侧,中间便空出了一条约摸三丈宽的过道,而礼官与祭祀便是领着人,浩浩荡荡的从这条过道一路行至祭坛之上。

    祭祀的人看上去已经有些年纪了。

    小将离看出对方身上有修为在身,那一身白衣飘飘,倒是真给他穿出了几分仙风道骨的韵味来。

    别有深意的看了那祭祀一眼,小将离目光中闪过一丝晦暗不明的神采。

    礼官负责站在祭台下,将祭祀恭恭敬敬的迎上祭坛。

    看礼官那恭维的态度,这其中怕是还有些不为人知的东西在里面,看着礼官那近乎阿谀奉承的态度,小将离的眸色冷了冷。

    但她什么也没说。

    面上神色如常地看着祭祀,跟礼官交流了两句后,便微微颔首,踏着轻盈的步子登上了祭台。

    随后便是秦正与太子二人。

    这两人的出现算是压轴,小将离可以理解。

    毕竟最重要的都是最后出场的。

    只不过……

    小将离目光绕有兴致的从那两个托盘上一扫而过,究竟是谁最后出场,此时都还是未知数呢!

    现在下判言,未免言之过早。

    敛了敛心神,将有些发散的注意力转回眼下,秦正与太子二人已经开始按着祭天的步骤,开始祭天登基的事宜。

    这些东西看在小将离眼中太过于繁琐,莫名觉得眼睛生疼,同时还隐隐有些犯困。

    所以……

    这祭祀的仪式,她并未投以太多的关注。

    只是偶尔看上两眼,以示注意。

    多余的细节,小将离倒没怎么关注,因为她不感兴趣,便不准备去了解。

    反正将来,她又不打算称帝。

    去看这些东西做什么?!

    小将离有野心,但她的野心却不在这里。

    这些东西看与不看,其实对她并没有多大影响,不过面上还是要做好看点儿的。

    不然的话,很可能会被各国来使挑刺。

    祭天登基仪式,这样庄严隆重的事情,都能在台下频频走神失礼,这要被人说出去,怕是会被人给笑话了。

    所以小将离装得甚是专注。

    基本上每个人只要看上一眼,便会相信小将离是真的,认认真真的在看祭天仪式的进行。

    那神情肃穆的,仿佛是在进行着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情般,严肃的让人不禁有种想要肃然起敬的感觉。

    小将离在台下装模作样,台上同样如此。

    不过考虑到这是先祖留下来的章程,秦正与太子二人自然不敢像小将离那般懈怠。

    两人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专注的将这一切进行下去,务必做到让人挑不出一丝错处。

    不过可能是因为紧张,又或是因为其他。

    这两人的精神一直绷得很紧,一直到祭天仪式结束,两人心底才同时长舒了一口气。

    终于好了。

    秦正与太子二人如释重负,也不知道他们先祖究竟是怎么想的,居然将仪式弄得这般繁琐。

    待仪式结束时,两人不禁相视一眼,同样在对方眼底看到了一丝放松的神情。

    只有仪式结束,那么这皇位便是稳了。

    接下来的事情也就水到渠成。

    仪式结束之后,太子顺利登位,百官朝拜。

    太子一袭龙袍加身,神色肃穆威严的端坐在台上,接受百官朝拜。

    不用人喊,也不用任何人提醒。

    太子坐上那个位子的一瞬,台下的一众文武百官呼啦啦地跪了一地,齐声贺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愿秦国千秋万代,愿陛下安至太平。”

    也不知是提前串通好的还是怎的,这声音喊得整齐划一,相当响亮,在这山间萦绕,响彻方圆几里之地。

    山下的百姓亦是能听到这山间的回响,听到文武百官齐声的贺言。

    这一刻,山上山下。

    众人心里都清楚,新帝继位。

    秦国将迎来新一任的帝王统治。

    不论百姓心中如何作想,不论各国来使心中如何不甘不愿,但此时,秦国新帝已然继任。

    而他们想要看到的乱象,却并没有发生。

    一切……

    似乎都在向着太平盛世而行。

    各国来使看着这一幕,面上笑嘻嘻地恭维着秦国新帝继位,嘴上说着恭贺的贺词,可心底……

    却是恨得牙痒痒。

    几乎连带着将秦国上下都给问候了一遍。

    强颜欢笑,便是他们此时最真切的体现。

    看着秦国这样的势头,各国来使心中如何能不着急?!

    本以为能趁着老皇帝寿宴时搞一波大的,让秦国乱象横生,他们好借机横插一杠,分上一杯羹。

    联合周边各国蚕食掉秦国,以此壮大自己的势力版图。

    可那曾想……

    秦国却愣是从这九死一生的局面中,寻得了一丝生机,绝处逢生,这让各国来使心底如何甘心?!

    众来使心底恨得牙痒痒,那几乎都快要呕血的心情,非常人所能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