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将君赋 > 第一千两百二十五章:言语
    毕竟……

    相较于与各怀鬼胎的其他十几国合作,只能眼巴巴地分到那么一点油水。

    这些人心底只怕更愿意,找个实力强悍的同盟,一起瓜分秦国,这样分得的利益会更多。

    而且还不需要像现在这般,十几国联合在一起商讨。

    单凭秦国此时的弱势。

    在场众人心下觉得,也许以秦国现有的局势,还不至于让他们大动干戈,需十几国共同联手攻占才能拿下。

    也许……

    只需要一两国联手,就足以吞下秦国这块大饼,众使节心思活络的想着。

    秦国在众人眼中式微。

    所以他们也没必要与其他人一起瓜分这块大饼,若是可以,众使节心底怕是都抱着吃独食的心思。

    因为这样获得的收益更多,他们的功勋也会更加耀眼。

    如此这般,

    要说这些人心底没点小心思,那是不可能的。

    只不过在场众人都是人精,自然不会轻易表露出自己的心思,也不会坦然让众人知晓他们的想法。

    大家心思大多是遮遮掩掩,小心的藏着。

    没有谁会敞亮的将这些说出来。

    毕竟……

    他们也习惯了。

    文臣之间的交流,总是弯弯绕绕,花花肠子居多。

    小将离虽只提了联姻,但也抱着挑拨离间的心思,自然这话中带话,令人遐想。

    这些人会在心底怎么想,小将离不关心。

    也不在意。

    她在意的是自己的那点小计谋,是否有在众人心里留下点影子,不需要多,一点点就好。

    只要有,那便足矣。

    哪怕只是一点点,但它会因为各国使节心底的那点小心思,找到滋养的养料,持续发酵成长。

    等它成长到足以动摇一方信念时,这层联盟关系便会不攻自破。

    小将离并不着急。

    反倒是有些闲情逸致的,开始看这些使节齐齐变了脸色,心底的小心思活跃异常。

    这些使臣确实是人精不假。

    但……

    是人就会有缺点,有弱点。

    在座众使节都非善于之辈,可也不全都是心思缜密,沉得住气之人,总会有急功近利的。

    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利益面前,稳如泰山。

    总会有人绷不住自己心底的那点小心思,想要获得一些关注,获得背后君王的赏识以及地位的提升。

    故而,小将离完全不担心自己这计策会失算。

    因为这样的人不是没有。

    只是对方暂时还没表露出那种意愿罢了。

    金钱权利,为世人所追求。

    在利益面前,有可以利用的条件,这些人不可能不心动。

    毕竟……

    小将离这都将事情点出来了。

    众使节心底如何能不遐想万千?!

    若他们抛弃十几国之间的联盟,去与别国结为同盟,借此瓜分秦国,说不定这事情还真能成。

    虽说十几国共同瓜分,这样更加稳妥。

    也更加安全,不具威胁。

    但,富贵险中求。

    他们愿意赌上一把,求取更多的利益。

    这关乎他们今后的权势地位,众使节自然要慎重考虑。

    究竟是选择联姻,与姻亲一起瓜分秦国,分割版图,还是选择十几国联盟,一起瓜分?

    众使节心思活络。

    小将离满面笑容的看着,一时看不出什么异样来。

    但任谁一眼看去,也能从对方眼底深处,看到那一丝悄然浮现的恶意。

    她怎么可能会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心思活络的盘算着该如何瓜分秦国,却不做点什么?!

    哪有这样的好事!

    事关自身利益,小将离怎么可能会袖手旁观,由此,她势必会从中添火加柴,让这把火烧得更旺一些!

    这些使臣追求金钱权利,追求权势地位。

    故而,只要小将离拿捏得当,其实这挑拨离间也是相当容易。

    这些人想从秦国这里瓜分领土。

    却不想与其他国共享秦国这张大饼,那么这层联盟关系势必会出现嫌隙,也势必会出现裂痕。

    只要将这条口子撕得更开一些,那么这些人的关系到后面会演变成什么样,几乎不言而喻。

    不过此时,仅在众使节心中打开一道细小的口子,还不足以满足小将离的意愿。

    她还有意让这局面,变得更加混乱一些。

    若只是单纯的破坏这十几国联盟,她确实做到了。

    但在小将离看来,这还不够。

    因为她这话几乎是摊开了说,而联姻这一层关系也是直白地坦露在众人面前,向众人昭示着她的心思。

    如此显而易见的东西,怎么可能会没人看穿?!

    使臣中不乏有能人异士存在,所以肯定会有人看穿她这计谋,从而寻得化解之法

    只要小将离一走,后面这些人稍一商议。

    说不定会暂且摒弃前嫌,不去想联姻这茬子事,而是选择同气连枝,先把秦国瓜分了再说!

    都说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这些人若是真如了小将离的愿,那岂不是真遂了这一句谚语?!

    小将离在谋略方面的能力不俗,但她也不能否认在场之中,或许有人在谋略方面会比她更有建树。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小将离也不敢说自己就是得天独厚,独此一份的那种,总会有人在这方面,能力更加出彩。

    而她也未曾掩饰自己的意图,这些人自然是心下清楚的很。

    若这些人有心想要化解局势,其实只要他们这些人稍一谈论,也是可以暂时化干戈为玉帛的。

    可小将离这边却不一样。

    作为被瓜分的对象,秦国此时身处的局势相当不妙,而且还被十几国给惦记着。

    于情于理,这些人的目光都应该更关注秦国才是,而不是被三言两语,给挑拨的先开始窝里反。

    小将离提出联姻一事,确实让这些人心绪浮动,心思也稍稍往联姻那一处想了想。

    可在利益面前,

    这些人也不是不可以摒弃前嫌。

    只要有人能将话说得足够动听,能将那利益说得天花乱坠,足以打动人心,那么……

    这些使臣也不是不可以放下偏见,先把秦国瓜分了再说。

    他们心志不坚,左思右想,摇摆不定地去思忖着联姻的事情,也无非是因为没有人可以将利益说得天花乱坠,让他们坚定原有的想法罢了。

    这些人只是缺乏一个主心骨,去坚定他们的想法。

    各国使节并未那种没主见之人。

    只是在现今这种情况之下,他们究竟是随大流,还是走小流,那都是要视情况而定。

    毕竟一个不慎,便很可能会成为众矢之的。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一旦特立独行,便很容易遭到排斥。。

    那么后面也很容易被其他国给惦记上,再出现像秦国这样的惨剧,被其他国联手共同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