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将君赋 > 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任期
    在这种不明状况的局势下,众臣也不敢轻举妄动,除非上面发话,否则他们也不敢贸然行动。

    毕竟……

    他们对现今的朝堂局势也不是很熟。

    就算刚刚继任朝臣之位,众臣都想要在新帝面前表现自己一番,好博得新帝赏识。

    可即便是要表现,那也得懂得审时度势才是!

    免得一个不慎,破坏了秦正等人的计划。

    帮了倒忙不说,很可能还会给新帝等人留下一个坏印象,将来的路,肯定也不怎么好走。

    为此,众臣心底也是忧心忡忡。

    对接下来的事情充满了忐忑之意。

    他们知道今晚会有事情发生,但究竟是什么事,由谁主导,又涉及什么,还真也没几个人能猜到。

    毕竟这一上来就是官居要职。

    众臣心中惶恐。

    他们之前还在边远小地苦苦挣扎求存,然而就在这时,曾经奢求不来的官位就这么落在了众人头上!

    众人一时之间,也是惶恐莫名。

    只觉得接下来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为秦国效忠!

    能得新帝如此厚爱,众臣也不敢拿乔。

    纷纷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决定要好好为秦国效命!

    至于之后。

    他们能不能保住自己的位子,就得看众人的努力了。

    对此,众臣斗志昂扬。

    因为新帝下达任命书时,也跟他们提过,这官职只会任期五年,之后便会换人。

    他们能不能在五年之后继续担当此位,那就得看他们的政绩,倘若政绩不佳,或是有所懈怠,那么……

    这个位子便要换人来坐。

    也许是先帝在位时,朝堂中的局势给了新帝极大的危机感,所以这也造就了新帝采取五年制,任命朝臣之举。

    每五年筛选一次,倘若实力不济,或者是无力施为的,那便换一个人上去担此重任。

    当然,不是说五年就一定能出任五年。

    倘若任职期间,该职位上的朝臣有任何僭越之举,亦或者是犯下罪行,那么他也坐不稳那个位子。

    一样会换人。

    总的来说,朝臣的任命以及调度相当严厉。

    一旦不合格,便会立即下调,或者直接撤职。

    毕竟秦国这时候,容不得有半分差池!

    更容不得有那些偷奸耍滑之辈,在朝堂中搅风搅雨。

    现在秦国正值危难存亡之际,倘若底下的朝臣不能齐心协力,与秦国同舟共济,共度难关,那么……

    对方也就没有继续担任官职的必要。

    说句不好听的,大家就是彼此利用,朝廷给予他们功名利禄,任命的朝臣就必须要付出相对的报酬换取。

    如若不然,留着这些人作甚!

    朝廷的俸禄也不是那么好拿的,更何况这些俸禄大多出自百姓身上。

    为此,这些朝臣必须对百姓负责,也必须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让秦国往好的方向发展。

    他们彼此之间,也不过是利用关系。

    互惠互利。

    倘若关系一旦不平等,或是有所偏移,那么……这一层关系便不再牢不可。

    皇帝对此也颇为看重。

    武将这边,皇帝暂时不会去动。

    那些人留着还有用,就算那些老牌武将想要偷奸耍滑,浑水摸鱼,秦正与皇帝二人也不会去动他们。

    这些人留着,还能震慑一下周边各国。

    即便真发生战役,打起来了,他们还能以出战的名义将这些人派出,虽说难保这些人不会另谋高就,但……

    至少这些人现在还是有点用处的。

    现在的秦国就像是一团绞在一起的麻线,乱糟糟的,很是麻烦,想要将它梳理清楚,短时间内怕是很难见到成效。

    所以这时候武力的震慑,就很有必要。

    这也是皇帝等人在小将离回来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安排小将离出手的原因所在。

    小将离从地宫再度回来后,皇帝与秦正等人不是没有想过,要去动那些个武将……

    但那些武将最近消停了不少,都安安分分的。

    这让秦正与皇帝二人都有些不可置信。

    当时的情况危及,小将离与烨王接连失踪,新生的将领也就只有夏挽歌一个,而夏挽歌那边却是已经闭门谢客。

    这些留下的武将若想要趁机拿捏兵权,在朝廷之中搅风搅雨的话,其实也是相当容易。

    甚至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便控制住京城!

    夺取皇帝与秦正二人的皇位,也未尝不可!

    那时候能镇得住场子的两人已经失踪,没了消息,那些武将若是蠢蠢欲动的话,完全可以付诸行动。

    毕竟那时的京都,可谓是相当不设防。

    就算烨王留有军中将士在京城附近驻守,但没有烨王的命令,他们也不会随意出兵。

    所以小将离等人失踪的那半月时间,可谓是夺权的最好时机,可这些老将却是按兵不动,丝毫没有任何动作。

    这让迫切想要除掉这几名武将的皇帝等人,不得不按耐下心思,重新估量一下局势。

    倘若这些武将动手的话,他们自然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出兵,或者是擒拿这些乱臣贼子!

    可这些人却是按兵不动!

    这让皇帝等人一时间也有些迷茫,不得不重新估量一下形势。

    这些老臣至今都没有表明态度。

    在如此情况之下,皇帝等人自然留不得他们!

    可偏偏这几员武将那段时间内,又表现得极其安分,这让皇帝等人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借口,惩处他们。

    有小将离残暴的行径在前,其实皇帝等人想要惩处他们也是相当容易,但新帝在民间还需要口碑……

    不能以残暴不仁流传于世人耳中。

    所以这事情也就被暂且压下。

    后来小将离回来后,跟秦正等人商量了一番,也决定暂时不去动那些武将。

    虽然小将离几次都蠢蠢欲动地,想要夺去那些武将的兵权,但最终还是没有付诸行动。

    这些人留着还有用。

    就像秦正与皇帝等人所想的那样,他们还可以用来震慑。

    即便这些人什么也不做,可他们手中握有的兵权,还是多多少少可以震慑一下各国。

    至少他们还能起点作用。

    免得那些人以为秦国好欺负,以为秦国已经弱到谁都可以扑上来咬一口的地步!

    这些武将的存在,减少了那些小实力对秦国动手的可能,也减少了秦国的不少麻烦。

    大规模的战役虽然很是惨烈。

    但两国交战,却也是倾尽全力,这一点不可否认。

    不得不说,小规模的战乱确实令人头疼。

    毕竟这就像身上有虱子在跳一样,时不时的蹦达一下,让人抓耳挠腮的很是难受!

    偏偏又奈何不得它们!!

    那几位老牌武将的存在,便很好地替秦国解决了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