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徐福大帝 > 第四百四十章 两把钥匙
    “这些罗马人已经在非洲尝到了‘甜头’,他们还会不断地派出大量的军队前往。”

    “非洲大陆将会成为世界列强争夺的对象,但新朝的进入没有沾上一丝血腥,我们理应捍卫自己的利益!”

    徐福要去欧洲,他要见识一下罗马人的真正实力。当然,他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行。

    徐福要重新规划他的航程,虽然他曾经到过印度和波斯王国,一度也到达了欧亚大陆,但他还从未登陆过欧洲大陆。

    “罗马人肯定也具备了远洋航行的能力,他们的造船技术应该也不会太差,罗马人还没有到达印度洋和太平洋,但这也是迟早的事情了。”

    徐福这几日一直在皇宫里思谋着,他从汉朝回来后,整个人的情绪就不太高昂,战争让他陷入了沉思,也让他对世界有了新的看法。

    “此去欧洲何止千万里路,没有一两年时间怕是也回不来,那么新朝怎么办?如果汉朝向海上发兵,崇明岛怎么办?”

    徐福在地上来回地踱着步,这也是他最大的顾虑之一。

    “罗马人是可恶,但我们也不能抱着复仇的想法去啊,我们还要与海上的各国友好交往,去和他们做贸易才行。”

    徐福的心中始终信奉着“和为贵”的思想,他对杀伐征战毫无兴趣。

    “皇上,你一个人闷在宫里都几天了,要注意自己的身子啊!”

    冰心好似埋怨地走到徐福身旁,她看到丈夫如此沉默寡言,也是十分心疼!

    “冰儿,我没事!”

    徐福微笑着看看冰心,他总是在自己不开心的时候,能够得到冰心的关心和鼓励。

    “我在想念非洲大陆上的新朝百姓,他们遭到了罗马人的攻击,让我非常痛心!”

    “皇上,你不要过度自责和忧心,非洲离崇明岛有上万里路,新朝即使有再先进的战船,也无法迅速赶去救援啊!”

    “冰儿说的没错,赶去救援显然来不及,我在考虑向非洲大陆增派军队,也考虑去罗马人的老家!”

    “啊,福哥是想打到罗马人的老窝去吗?呵呵,这倒是个大胆的想法!”

    冰心恢复了她俏皮的个性,嬉笑着说道。

    “呵呵,冰儿如果想去罗马的街上看看,那我们明天就走!”

    徐福一把搂住冰心,夫妻二人相对而笑。

    “咦?你身上好滑啊!”

    徐福在冰心的胳膊上来回摸了摸,他突然对冰心的衣服产生了兴趣。

    “你穿的这种丝绸非常爽滑,是不是新研制的工艺啊?”

    “是的,新朝现在的丝绸工艺肯定超过了汉朝,我穿的布料,可是最新款式的呢!”

    徐福一听,感到非常高兴。

    “是吗?走,冰儿陪我去一趟丝绸坊!”

    徐福平时忙于政务和军务,很少过问农耕桑麻的事情,今天也不是突发奇想,他自然有自己的考虑。

    “冰儿,我们要与海上的邻国开展贸易,丝绸和陶瓷便是最大的优势资源。”

    冰心陪同徐福一路走着,徐福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皇后。

    “我说你急急忙忙地要去丝绸坊,原来还是想着罗马人的‘老窝’啊!”

    崇明岛上的桑蚕养殖规模,现在已经发展的越来越大了,大司农雁秋非常尽职尽责,她对桑蚕业非常重视。

    衣食住行,“衣”排在第一位,自然也是最应该解决好的事情。

    “皇上,皇后,您二位怎么来了?”

    雁秋正在丝绸坊指导着女工干活,她急忙给徐福和冰心问好。

    “雁秋姐姐亲自在指导生产,冰心也来给你帮帮忙嘛!”

    “好妹妹,雁秋怎敢劳您大驾啊!”

    两位姐妹感情深厚,一见面便显得非常轻松和愉悦。

    徐福也微笑着点点头,他走进了生产车间。

    现在的蚕丝生产流程完全是“流水线”作业,从蚕的养殖,到蚕茧的挑选和水煮、抽丝、绕丝到经纬纺织成布,再到印染。

    这一整套的工艺非常繁琐,也最能体现出东方人心灵手巧的聪明才智。

    丝绸工艺也成为了东方人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和名片之一。

    另一把钥匙自然是陶瓷了。

    徐福离开丝绸坊,他又信步朝陶瓷坊走去。

    新朝的陶瓷技术同样来源于大陆,当年先秦的移民中也有制瓷的工匠,他们一度小范围制作了一些简易的陶瓷。

    当随着新朝人口的不断增加,烧制大量的碗碟、杯具,以及米缸、盛水的器皿等等生活用具,便成为了当务之急。

    由“陶”到“瓷”的转变,便是新朝生活水平和整体实力提升的一种表现,瓷器渐渐变得细腻美观了,色彩也不断丰富了起来。

    但是制作瓷器,首先要解决好原料的问题,崇明岛上可供使用的陶土储量不是很多,这便限制了瓷器业在新朝的更大发展。

    徐福也了解这些情况,他也是第一次来制瓷的现场。

    陶瓷坊的环境与丝绸坊自然无法比拟了,原料车间烟尘四起、工地上到处是搬运碾压陶土的施工场面。

    嘈杂纷乱的声音不绝于耳,哪里有沙沙声响的“蚕宝宝”那般的恬静和从容啊!

    制胚、烧炉和最后的上色彩绘,才会略微显得有了些章法。

    “皇上,请恕小人失礼之罪!”

    陶瓷坊的主事从人群中闪了出来,他赶紧向徐福请罪。

    “师傅不必多礼,徐福只是随便来看看,倒是我打扰了你们的生产秩序啊!”

    徐福也拱拱手,他从来对百姓都是彬彬有礼的。

    “师傅给我说说,现在我们的陶土还够用吗?”

    “回皇上话,岛上的陶土仅供三年的用量了,翁丞相也曾多次来这探查,别处确实没有能用的陶土了。”

    “所以,丞相一再要求我们,不能浪费一碗土,也不能烧坏一个杯子!”

    工匠一脸的严肃,徐福对他们的敬业精神深表赞叹,这也是务实的新朝人,应该具有的宝贵品质。

    徐福视察了两个工艺坊的情况,他回到皇宫后,便与翁仲、赵明及令狐风一起商议起了国事。

    “新朝现在的丝绸工艺非常精湛,我们的丝织品也是非常的漂亮,但制瓷业的发展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啊!”

    徐福将他看到和了解到的情况,对几位大臣说了一遍,大家也都充满了关切。

    “皇上,您看到的情况确实如此,丝绸不仅工艺先进,而且我们的成品布料也有很大的存量。”

    翁仲首先讲道,他首先谈到了引以自豪的桑蚕。

    “岛上有大量的桑树,蚕虫也是这里的原始昆虫,我们在第一次发现崇明岛时,就充满了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