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太一仙道 > 第204章 九秘丹法
    老布袋背着已经成为茅山呆尸的独孤境往太乙观方向飞去。

    他来到观执书屋,里面元玄子正在打坐炼功。

    “喂,老伙计,我把你儿子放这里了,你啥时把我闺女还我啊?”

    老布袋在门口喊道。

    元玄子一听,惊了一下,跳下床,打开房门,看到老布袋背着面如白纸的独孤境!

    “老哥哥,这是怎么回事?”

    元玄子从老布袋背上接过独孤境,放到单人木床上。

    老布袋叹了一口气,说:

    “让我先喝口茶,润下嗓子行吗?”

    “行!”

    元玄子亲自给他倒了一杯西湖龙井。

    老布袋喝完一杯茶,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然后,说:

    “现在独孤境仍然是茅山呆尸,也就是相当于植物人。

    只不过他体内那些阴毒之物已经被我全部驱走了。

    他现在需要的是静养七七四十九天,在这七七四十九天里不能与外界接触!

    如果不到四十九天,受到了外邪的干预,他会七窍流血而死!”

    元玄子听后,颇为头大,说:

    “你们昆仑山玉真门安静,为什么要送到太乙观来?

    这里距离市区这么近,如何保障他在七七四十九天不受到干扰?”

    老布袋说:“昆仑山玉真门确实安静,可是,安全性无法保障!

    如果神精咒前去捣乱,恐怕我现在难以抵挡!

    他现在已经炼成了阴神功,从魔跨跃到了鬼的境界,看不见摸不着!

    我只有一个徒弟木椟子,他是个老实人,身上没有一点功夫,完全没有抵抗能力!”

    元玄子说:“那好吧,我把独孤境安排到太乙观后山的地宫里静养。

    在这七七四十九里,我们炼丹的话,他是否可以受益?”

    老布袋点点头,说:“他现在是空心人,你们炼丹可以将交互的精气神装入他的身内,对他是极大的益处。

    而对于修炼的人也毫无损伤,是一举两得之事!”

    元玄子:“那好,今天我们就进地宫开始修炼丹道!”

    “恕不奉陪!告辞!”

    老布袋转身离开,元玄子对着他的背影说:

    “你的女儿由我来负责照看!你放心吧!”

    老布袋在空中微笑着点点头,渐渐远去。

    ……

    元玄子立即召集几名入室弟子抬着独孤境秘密地进到太乙观后山的地宫里。

    几位弟子知道出了大事,盯着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独孤境,谁也不敢说话。

    地宫里静极了!

    元玄子表情严肃地说:“今天把你们几个叫来,就是为了教授道门真秘,修炼至宝,即道家丹道。”

    “啊?!”

    弟子们轻轻地啊了一声,表示出异常的激动!

    这是他们盼望已久的啊!

    但是看着床上平躺着的独孤境,又不禁犯嘀咕:

    修炼丹道,为什么要面对一个半死不活的植物人?

    但是,谁也不敢多说一句话,多问一个字,必竟这个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

    元玄子停了片刻,接着说:“丹道派的理论,以性命双修、性命双了为主旨,性功贯通儒佛二家之上乘精要,印证内圣外王之学。命功则重吾身心内存之炼养。

    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深妙玄远,高明博大!

    以往秘藏秘机,不肯轻泄!

    不但口诀如此,经籍亦然!

    正所谓:

    修炼须是学天仙,唯有金丹最的端。

    洞真部箓三千卷,不是神仙不许看。

    元珠密语金丹注,俱是人间未见书。”

    众弟子皆全神贯注地听讲。

    元玄子说:“道家者流,谓中国文化,出之道家,便无以言中国文化。

    而中国文化最重续命,出道家修炼,则无以言续命。

    道家精髓,尽在《道藏》。

    简要一说。

    现存《道藏》总目,共分三洞、四辅、十二类。

    三洞包括洞真、洞玄、洞神。

    洞真系天宝君所说经,为大乘;洞玄系灵宝君所说经,为中乘;洞神系神宝君所说经,为小乘。

    此三君各为教主,即天宝君为洞真教主,灵宝君为洞玄教主,神宝君为洞神教主。

    三洞经符,道之纲纪,太虚之玄宗,上圣之首经,故三洞为道经中最重要的三个部类。

    四辅包括太清、太平、太玄、正一,是对三洞的解说和补充。

    太玄为洞真经之辅;太平为洞玄经之辅;太清为洞神经之辅。

    十二类:

    1、本文类2、神符类3、玉诀类4、灵图类5、谱录类6、戒律类7、威仪类8、方法类9、众术类10、记传类11、赞颂类12、章表类。

    《道藏》中的洞真部,为大乘上法,乃九圣之道,为无上法王元始天尊所出,号洞真经。

    《道藏》中的洞玄部,为中乘中法,乃九真之道,为三界医王太上道君所出。

    《道藏》中的洞神部,为小乘初法,乃九仙之道,为十方道师太上老君所出。

    我对你们传授的是大乘上法九秘丹。”

    ……

    元玄子说:“神仙所谓长生,一为留形,二为留神。

    修炼法门,无外乎为内功与外功。

    内功重性,又名性功;外功重形,又名命功。

    修清静无为法为性功,修阴阳裁接法为命功。

    道以养性,法以延年;道以全神,术以全形。

    ……

    养精为养形体之要素,养气为养命之要素,养神为养性之要素。

    故道家功夫,最重精气神。

    闭塞耳目口,元气不下泄;寂灭心意念,元气不下泄;筑固肾部,元精不下漏;收视返听,寂心止念,神光全采于内,积气聚精凝神,久之即可产生内丹,而为长生大药。”

    ……

    众弟子屏息无言,全神贯注。

    元玄子说:“道门中有斋、醮、戒、善,为修行人所必守,亦为修身立命养性之矩范。

    斋是斋戒,在祭祀前,必须沐浴更衣,不食荤酒,不居内寝,使外者不染尘垢、内则五脏清虚,以表示庄严和虔诚。

    三斋包括设供斋,积德解愆;节食斋,和神保寿;心斋,疏涤其心,除嗜欲,澡雪精神,掊击其智,绝思虑,去秽累。

    ……”

    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元玄子和众弟子双盘打坐,进行调息理气,先将周围气场调合。

    众弟子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异样,只有元玄子能敏锐地观察到从独孤境身上传来的尸气,已经严重的污染了这里纯净的道场。

    可是,如果把他搬出去,就等于置他于死地。

    如果让他留在这里,大乘上法九秘丹根本无法炼制。

    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