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汉末有武名吕布 > 第二百二十六章:洛阳科举
    建安四年八月,便是在袁绍、曹操僵持的时候,吕布便是在长安主持了第一届科举。他下令传榜,榜中书曰: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十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

    这十科,虽说有偏袒儒生的嫌疑,但也几乎囊括了诸子百家。

    此时武举在洛阳已过,接下来便是文举,与处处游侠的武举不同,洛阳城的文举却显得有些小气了。世家大族自然是不肯让科举顺利举办,毕竟这严重的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而寒门子弟虽说有心,但在这个知识被严重垄断的年代,寒门子弟能学文的极少,即便是诺大的洛阳,也仅有几百人报考。

    郝萌本想提高一下报考门槛,但是见到报考人数如此至少,便规定,凡是报考应举者,一律皆从。且若能中举前往长安试策,奖励千钱。甚至,郝萌还宣传蔡邕蔡大家会主持这一场科举。

    对天下士人来说,若能攀附蔡邕,也是莫大的荣誉。但即便是这样,赶赴科举的人依旧是寥寥无几。

    李儒就是在这一情况下参与洛阳科举的。

    周仓把李儒带回洛阳后,便听着李儒的吩咐,将商队的工作辞了,好在这些年他有些积蓄,能够让李儒住着还算可以的地方。李儒让他认字,并且打听此时的长安兴盛哪家之学,得到的答案不一而足,可以看出,此时的吕布治下已经处于学术开放,百家争鸣的状态。

    李儒沉思一阵,让周仓代他去报名处报名,而应试的时间,则是在九月秋收之后。

    袁、曹之战陷入了僵持,此时天下目光都落在长安,此时的武举已经在长安中落幕,其中武举第一之人名曰眭固,此人乃是黑山贼出身,曾在于毒麾下,后被于毒举荐给吕布,吕布便让他参与武举。在一众人中,眭固虽说不是武艺最强的,但却是综合能力最出众的。

    武举并非有武艺就行了,还需要考校部分才学,军阵知识。在最后优中取优的情况下,眭固被封为是第一名,并且任偏将军。从黄巾贼到偏将军,可谓是一步登天,眭固的情况极大刺激了诸多人参与科举的决心。

    尤其是科举有蔡邕作保,保证公平公正。众多人可能不相信吕布,但绝对会信任蔡邕的名声。在天下寒门难以出头的日子,科举吸引了不少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人来博出路。

    尤其是周仓听闻武举第一人乃是眭固的时候,心中不知道多懊悔。他常常对李儒说:“他见过眭固,很弱的样子,这样的人都可以当武举第一人,那我上是不是也能行。”

    李儒只是让他多读书。

    终于,洛阳城大开科举之门。洛阳令郝萌亲自主持这一场科举,他让人早已建好科举的地方,有重兵把守,每个考生进去时都会被搜查,纸笔一律是有官府提供。当李儒坐在位置上,看到案前的一踏白纸,他微微诧异。

    虽说如今天下已经知晓了并州有比雪还白的白纸,但这种纸除了流传在吕布治下特殊的地方,以及达官显贵之外,便是很少有人能用到。不得不说,吕布对治下的产品都看的很严,郭嘉也曾想过在曹操治下生产此白纸,但他没有这个技术,有这个技术的人都被吕布保护起来了。

    他暗思:“有此白纸,可收天下士子之心,若能推及,可敛天下之财。”

    郝萌让人发了试卷,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题目,李儒的题目便是:凉州贫瘠,如何兴凉州?

    他沉思片刻,想到了那一片他曾熟悉的土地。雍凉,一直是被大汉控制又遗弃的一块地方,那里贫瘠,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不论是汉胡混居,还是气候原因,反正贫瘠是注定的事实。

    这个百年的病症,又岂能是一个策论就能解决好的。

    李儒胸腹中有太多想说的话,他将所思所想都写在自己的这一篇言论中:“臣常闻有文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

    考场之外,周仓正在顶着太阳,等着结果。他看着巡视考场的军士,心中不由艳慕,却又不敢去靠近。听闻吕布麾下的高顺将军极为严苛,他也想见识一下军中的生活。

    整场科举一共有八个题目,需要三天的时间。三天之后,一众考生有人沮丧,有人高兴。在考场前有一块石碑,张榜便是在十月中旬,不仅是洛阳,吕布治下各地都是如此这样。

    周仓看着李儒胸有成竹的模样,不由笑着:“先生,可有信心否?”

    “小菜一碟尔。”

    毕竟他也是有名的毒士,怎么可能会被策论难倒。

    而此时的吕布,等一众文武,都密切关注着这一次的科举。当初试顺利结束后,一众人都松了口气。初试的文章交由地方官员审阅,为了规避地方官员弄虚作假,每一份试卷最后都会被公示半个月,最后送到吕布那处。这半个月,若是有人对成绩有异议,可以让他看中举的策论。

    同时,有些地方官是武将出身,比如曹性、郝萌,可能有知识储备不够的尴尬,或许有人借机闹事,他便让祢衡去应付挑衅的学生。祢衡虽说性格乖张,但不得不说,业务能力是真的娴熟。

    有许多借机挑事的都被他骂了回去。

    吕布也不管祢衡,因为管祢衡如今是司马朗的事,当各处试卷批阅好,放榜之后,已经是十月中旬。试卷被卷抄一份,送往长安,吕布找贾诩、陈宫、崔绪、蔡邕等数人来评卷,如果评卷结果和地方结果有严重误差的,便要核实公正性。

    “咦,这位李哲,竟是有如此文采。”

    贾诩拿着李儒的卷子,不由通读了一遍,读完后感叹着:“此等见解,不逊吾等之间。”

    陈宫听完,笑:“恭喜主公得大才为己用。”

    崔绪有些担忧,说:“恐事多变,不若主公先召辟贤者为之用。”

    最后吕布一锤定音,说:“此等贤才,来科举定是对吾等及有信心。让郝萌密切注视,但不能打扰他。若他不来长安,则杀之。”

    毫无疑问的是,李儒是一等一的人才,如果这样的人才投效别人,那就是他们的损失。当初郭嘉和陈宫来河内,吕布错过了郭嘉,虽然表面上谁也没说,但心中却不知多可惜。而此时的郭嘉,已经在曹营中展露了头角。

    陈宫说郭嘉胸藏十万兵书,却也是没有错。

    随着各地陆续放榜,吕布治下各处开始热闹了起来。在吕布的授意下,每一处中举的人,都会有专人士卒为其牵马,游城。他们将会在十一月入长安,进行下一轮殿试。吕布放出消息,殿试最高一人,可任一处太守,这已经是两千石的高位了。

    为了这一场科举,吕布一众人都是操碎了心。如今天下虽说纷争不断,但也不会太乱,各地诸侯治下已经不亚于战国时期的国家了。想要统一,必须有足够的人才班子,这也是为什么如今袁绍还是第一大诸侯的原因。

    因为袁家给袁绍带来太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