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汉末有武名吕布 > 第二百八十七章:草船借箭
    周瑜一直有着和诸葛亮一较高下的心思,这一点鲁肃心知肚明。

    他去探望诸葛亮,寒暄道:“连日措办军务,有失听教。”

    诸葛亮笑道:“便是亮亦未与都督贺喜。”

    只道是他慢悠悠的道:“这条计只好弄蒋干。曹操、虽被一时瞒过,必然便省悟,只是不肯认错耳。今蔡、张两人既死,江东无患矣,如何不贺喜!吾闻曹操换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则这两个手里,好歹送了水军性命。”

    鲁肃听了,不由对诸葛亮大感佩服。他告别诸葛亮,将此事告知周瑜。

    周瑜闻言,说:“此人决不可留!吾决意斩之!”

    鲁肃劝道:“若杀孔明,却被曹操笑也。”

    毕竟此时的两家还是联合在一起,若是在这个时候与刘备矛盾,那么势必会被曹操所破。

    周瑜说:“吾自有公道斩之,教他死而无怨。”

    他已经有预感,诸葛亮的存在,会让刘备一飞冲天,而这样却也会损害江东的利益。

    次日,他请诸葛亮议事,问:“即日将与曹军交战,水路交兵,当以何兵器为先?”

    诸葛亮答:“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

    周瑜笑道:“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枝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

    他说的话半真半假,箭矢江东自然是不缺,可十万支自然是不够的。江南最缺人口,相对应的锻铁能力,自然也是远不如中原。

    诸葛亮对此却是胸有成竹般,笑:“都督见委,自当效劳。敢问十万枝箭,何时要用?”

    “十日之内,可完办否?”

    只道是诸葛亮说:“操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

    “先生料几日可完办?”

    “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枝箭。”

    周瑜闻言,豁然站起,说:“军中无戏言。”

    “怎敢戏都督!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

    他闻言大喜,取来文书,诸葛亮签完之后,对周瑜道:“今日已不及,来日造起。至第三日,可差五百小军到江边搬箭。”

    他饮酒数杯后,辞去周瑜。鲁肃不由问道:“此人莫非诈乎?”

    周瑜冷笑:“他自送死,非我逼他。”

    鲁肃默默点了点头,只是他心中想着诸葛亮并非无智之人,却又如何在三日内有十万箭矢。他好奇寻诸葛亮,只道是诸葛亮道:“第三日包管有十万枝箭。”

    显然,对于如何取箭矢,诸葛亮已经胸有成竹。鲁肃并没有不满诸葛亮瞒着他,相反更是期待诸葛亮会如何破招。

    却是说三日之后,诸葛亮请鲁肃前来,言:“特请子敬同往取箭。”

    鲁肃不由疑惑:“何处去取?”

    “子敬休问,前去便见。”

    却是说此时的诸葛亮带着他来到江边,江边有轻船二十余,每艘船有三十余人,都是刘备麾下将士,为首乃是赵云。船上有布幔束草等物,船身用长绳相连,朝着北岸进发。

    是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

    诸葛亮与鲁肃同坐一舟,他取出糕点果盘,摆在桌上。鲁肃不由惊愕,诸葛亮让他来取箭,怎么变成来游船来了。

    他望去船只去曹操水寨,不由问道:“前方北岸可是曹军之处,孔明箭矢在何处取?”

    “便是曹军来送。”

    只道是当晚五更时,船只已经靠近曹军所在的水寨。赵云命令将船只摆为头西尾东的模样,连城一片,擂鼓呐喊。鲁肃大惊:“倘曹兵齐出,如之奈何?”

    诸葛亮笑道:“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

    却说曹营之中,擂鼓声起,毛阶、于禁望江面仿佛有江东战船无数,两人才接触水军,以为是江东兵马来袭,只听毛阶说:“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

    于禁闻言,一面让人报给曹操,一面让弓箭手在军寨前放箭。而此时的曹操听到动静,又有于禁派人来报,怕兵马不够,让徐晃率弓弩军三千支援,朝着江面有船硬处放箭。

    只道是箭如雨发,诸葛亮将船方向一调,头东尾西,逼近曹军,同时让人擂鼓呐喊更甚。曹军见此,仿佛有无数水军逼迫前来,连忙射箭更快。然而直到太阳升起,浓雾消散,敌军依旧还在江面上。众人只听水上一群人呐喊:“谢丞相箭!”

    毛阶见状,如何不知道中了计策,然而欲要追时,却是说敌军顺流而下二十余里,追之不及。曹操听完后,知道此事怪不了毛阶,而对斩了蔡瑁懊悔不已。

    却是说此时的船内,鲁肃见状惊诧,听诸葛亮笑道:“每船上箭约五六千矣。不费江东半分之力,已得十万余箭。明日即将来射曹军,却不甚便!”

    他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奇谋,道:“先生真神人也!”

    诸葛亮笑道:“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

    这一番话语,说出了诸葛亮对自己智计的绝对自信。即便是鲁肃,也不敢小看眼前这一位儒生模样的人。

    却说船只到岸时,周瑜已经差遣五百人等候江边,清点箭矢。诸葛亮让人将船上的箭矢取下,数量十万有余,搬入江东军中缴纳。

    鲁肃对周瑜细说诸葛亮取箭一事,周瑜叹道:“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话虽如此说,他更加剧了要杀诸葛亮之心。

    他亲自迎见诸葛亮,道:“先生神算,使人敬服。”

    诸葛亮笑了笑,道:“诡谲小计,何足为奇。”

    只道是周瑜邀请诸葛亮入帐内共饮,酒过数巡,他故作问计:“昨吾主遣使来催督进军,瑜未有奇计,愿先生教我。”

    诸葛亮谦虚,说道:“亮乃碌碌庸才,安有妙计?”

    只见周瑜叹一口气,似颇为头疼说:“某昨观曹操水寨,极是严整有法,非等闲可攻。思得一计,不知可否。先生幸为我一决之。”

    诸葛亮闻言,念头一转,道:“都督且休言。各自写于手内,看同也不同。”

    周瑜大喜,让人取出纸笔来,自己暗中写下,放在掌中。见诸葛亮同样写下,两人靠近,互相取出掌中之字。

    各自看完,两人大笑,却说都写了一个“火”字。

    周瑜道:“既我两人所见相同,更无疑矣。幸勿漏泄。”

    诸葛亮拱了拱手,说:“两家公事,岂有漏泄之理。吾料曹操虽两番经我这条计,然必不为备。今都督尽行之可也。”

    两人说罢而散,诸多人不解其意。

    却是说曹操平白折了十五六万箭矢,心中郁闷。随军的荀攸献计:“江东有周瑜、诸葛亮二人用计,急切难破。可差人去东吴诈降,为奸细内应,以通消息,方可图也。”

    曹操闻言大喜,问:“此言正合吾意。汝料军中谁可行此计?”

    荀攸道:“蔡瑁被诛,蔡氏宗族,皆在军中。瑁之族弟蔡中、蔡和现为副将。丞相可以恩结之,差往诈降东吴,必不见疑。”

    曹操闻言,当即秘密唤两人入帐内,嘱咐道:“汝二人可引些少军士,去东吴诈降。但有动静,使人密报,事成之后,重加封赏。休怀二心!”

    两人当即表示:“吾等妻子俱在荆州,安敢怀二心,丞相勿疑。某二人必取周瑜、诸葛亮之首,献于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