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伴你臻途无悔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平虏军
    在李恪心里,徐谨就是一个抛妻弃子,趋炎附势,负心无德的陈世美。这样无品无德的人,仗着一副好皮相和舌灿莲花的本事,让他尊敬爱护的阿姊迷失了心性,才会下嫁给他。

    果然不出他所料,徐谨靠着着李阁老这棵大树,顺风顺水的获得了超品级的授官,害得阁老在朝中让言官弹劾。如果徐谨真是一个君子,只为爱慕阿姊才娶的她,为什么出言拒绝,只当他应得的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去。要不是这个“徐世美”家里死了人,必须得远离官场,回乡守制,还真不知道要把这个官迷狂成什么样子呢。

    无奈,阿姊对他一往情深,一定要陪他一起回家尽孝。若非如此,他又怎么能跟着过来,还让徐谨呼来唤去的指使做事?

    李恪心中虽然对徐谨不屑,可不能耽误了正事。如今边军的督师刘世豪是太后国舅一党,监军太监乌直则是司礼监大太监王陆的人。这两个人沆瀣一气,把原本精锐善战的边军弄得武备松懈,将贪**。

    至于喝兵血,吃空饷更是司空见惯。从上到下,无级不克扣,无人不贪污。朝廷给边军的饷银和军粮在中枢就被阁老和太监们截留了一块,经由兵部和户部时还要分下去一笔,到了刘督师和乌监军这里更是要卡掉不少。

    真正能发到下面军营士兵手里的过两三成而已。而这些为数不多的粮饷自然要可着督师和监军的家丁和嫡系部队先来。原来文毅公麾下直属的平虏军自然而然的成了后娘养的孩子。

    李世豪和乌直不是没想过要把这支彪悍的虎狼之师据为已有。可惜平虏军上上下下都是一条心,根本就不服他这个带着小妾上前线的花花公子督师。刘世豪心情不悦,就想着干脆把这支部队打散编入各营头去,看他们还怎么和他作对。

    监军太监乌直却是个有心眼儿的,劝他道:“这里毕竟是边镇,鞑子时不时的就要犯边惹事,总要有只能打仗的部队放到前面去替他们挡刀啊。”

    事关自己的安危,刘世豪当时就拍板同意,把平虏军派去驻守在最前沿的关隘和兵镇,干最危险最艰苦的活儿。平虏军不顺他的意,他也打定主意也不让平虏军好过。反正他们不都是自诩为忠勇之士吗,还能反了不成?

    所以平虏军得到的待遇是前无古人的差,基本上是放养状态,只让马儿跑,还得自己去找草。不但武器装备得不到补充和更新,连吃粮都成了问题,过得比叫花子也好不了多少。

    最开始边境战事紧张的时候,平虏军主将周永道便派人去劫掠鞑子的部落,抢他们的牛羊来作补给。鞑子被打痛了,不得不认真商量对策。他们一方面避过雁门关,绕道蓟州长城陈兵示威;一边派人分两路携带金银财宝出发:一路去买通刘世豪让其按兵不动;一路潜入京里,重金贿赂大太监王陆,对鞑子兵势夸大其词,并谎称他们只是受到平虏军的欺负,才不得不起兵犯境的。

    结果是周永道被申斥罚俸禄,朝廷给鞑子赔了金银多加安抚,还在张家口开了互市。

    朝廷与鞑子在名义上达成了协议,取得了和平,还开了互市。可是鞑子该打草谷,照样打草谷。不过都是小规模的骚扰抢掠。对于刘世豪之流来说,只要不是攻城掠地的大事,他们才不在意边境上的几个村子遭不遭难呢。这种“小事”在他这里就被压下来了,根本就对朝廷隐瞒不报。

    如此一来,平虏军的窘况更是雪上加霜。他们连再去长城外面自食其力都不能了。周永道于几乎粮尽弹绝之境,抱着一线希望,秘密遣副将石勇送信给文毅公的父亲李阁老求助,希望他能念着昔日的一点香火之情而伸出援助之手。

    石勇找到了李恪,通过他吧求救信送到了李阁老案头。送信之人本就是李恪旧日的战友,听到他哭诉说平虏军士兵在冰天雪地之中,饿着肚子,穿着破袄,拿着残破的兵器为国守护边境长城,很少动情的李恪也不禁红了眼眶。

    李阁老思虑了两日,让李恪向石勇转告了他的意思:第一要保密,只当他从来没有见过平虏军的人和信件;第二,让信使石勇先回去,他一定会想办法的。

    石勇闻言大失所望,以为李阁老畏惧后党和阉人的势力,要明哲保身,不敢援手。所谓的“想办法”,不过是搪塞打官腔罢了。

    李恪毕竟要比石勇见多识广,更清楚朝廷的局势和李阁老的难处。他相信李阁老一点不会袖手旁观的。只是如何帮法,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他只得安慰了石勇一番,送他出了京城,便马上回去找李阁老。李阁老关起门来,对他如此这般的吩咐了一番。

    经过李恪十多天的奔波,一个半月后,终于有一只商队出现在了平虏军主军大营的门外。商队领头的是一位绍姓掌柜。他见到周永道后,自称他们是无衣商社的粮队,而商社背后的老板居然就是平虏军的主将……

    周永道一头雾水,想着自己什么时候富有商号了?而后才明白过来,这是李阁老为他筹集军需而建立的商社。他不便出言感谢,只能不顾甲胄在身,向着京城的方向,双膝着地,郑重的行了稽首大礼。

    自那以后,便是由平虏军军士乔装成商队护卫,跟着绍掌柜为平虏军运送军需。这个绍掌柜经商的手段颇为不凡,除了李阁老最初拨给他不多的资金之外,也不知道他如何把这注定亏本的买卖坚持做了下来,每年春秋两季,都会按时给平虏军送粮送银子。

    这会被聚英寨所劫去的粮银,正是平虏军过冬的军需。

    如果不是为了这个原因,李恪怎么会甘心为徐谨所差遣。这批粮银不但要安然无恙的从山贼手中夺回来,还要在下雪封冻之前送到平虏军的大营里去。否则一旦严冬来临,运输就成了问题,边军的士兵没有吃穿过冬,肯定就要有因冻饿疾病而发生减员。

    那些可都是他昔日一起并肩战斗过的同袍兄弟啊。只是想一想,都会让他心焦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