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341章:新婚燕尔回娘家
    “我怎么就坏了。”安江顺一脸坏笑的问到自己怀中的美人儿,现在这个美丽的女子已经他名正言顺的妻子了,两个人也可以随时光明正大的腻歪在一起而不用担心担心朝中酸儒对安江顺和李月婵两人口诛笔伐说两人不符合礼法。

    “我也说不出来,反正你就是坏。”李月婵“蛮横”的回到安江顺,安江顺无奈的摇摇头坏笑道:“既然我是坏蛋,那今天我可就要坏到底了。”

    安江顺慢慢的低下了头,看着安江顺动作,李月婵立刻娇羞的闭上了双眼。

    ……

    洞房花烛夜,第二天早晨,安江顺缓缓的挣开了双眼,刚想张开双手伸懒腰就碰到了李月婵的身体,安江顺先是愣了一下,哑然一笑,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不是一个人了,他还有身旁的妻子,睡梦中的李月婵被安江顺刚才的动作惊醒。

    “嘶……”李月婵一动就感觉到了身体的痛疼,听到爱人醒来,安江顺赶紧用右手搂住了李月婵:“婵儿,你醒了?”

    “没有,没有,我没有醒。”李月婵立刻以否定三连,见到怀中的新婚妻子这么可爱,安江顺立刻笑了,李月婵娇羞的小拳拳锤在安江顺胸膛上,“不准笑!”

    见到李月婵这么害羞,安江顺笑的更开心了,都笑出了声。

    “你还笑。”李月婵不满意的嘟起了嘴,见到李月婵这么可爱,安江顺蜻蜓点水般的在李月婵嘟嘟小嘴上点了一下然后对李月婵说到:“该起床了,还要给阿娘敬茶呢。”

    李月婵虽说是公主千金之躯,但是最基的礼法还是得遵从,新婚当天早上要起床给公公婆婆敬茶这是礼法,按照唐人的习俗,热闹的婚礼结束后,就是新婚媳妇苦难的开始,新娘子一进婆家,立刻就要承担起整个家庭生活的重任,一日三餐还有有缝缝补补、纺线织布所有家庭琐事新娘子都要担负起来,生子后更是要相夫教子,比起男人的职责,古代社会的女性的负担原比男性更重,毕竟男性的任务还是非常单一的。

    而且新娘子刚刚嫁过去就要开始做饭,若是不符合公公婆婆的口味,还要为此惶恐不安,当然了,这都只是寻常人家,而像李月婵可是堂堂公主千金之躯,她自然是不用起床做家务了,不管是做饭还是缝补,打扫房间都有仆役和丫鬟做了,她这个公主千金自然是不需亲自下厨,只需起床后给阿史德氏还有安延偃敬茶。

    简单的梳洗打扮过后,李月婵跟着安江顺来到了前堂,按照唐人的礼节恭敬的给阿史德氏还有安延偃两人敬上一杯茶,阿史德氏倒是没有什么,在她看来媳妇儿那就是媳妇儿,但安延偃就不一样了,喝茶的时候双手都是颤抖,李月婵可是大唐长公主,这杯茶实在是让安延偃战战兢兢的。

    “公公婆婆。”李月婵恭敬喊到阿史德氏和安延偃,阿史德氏笑着说到:“如今我们便是一家人了,日后你与大郎一定要相互扶持,好好将自己小家过好。”

    阿史德氏心中也很明白,自己始终要跟着安延偃在新建的安州都督府居住,不会一直和安江顺李月婵小两口居住在一起,“最好尽快生几个孩子,如此一来大郎也就后继有人了。”

    当着安延偃的面,阿史德氏没有直接说自己前夫一家血脉得到传承,而是假借安江顺名义以免安延偃尴尬,一旁的安延偃也确实有些尴尬了,不过草原儿女对这种事情倒也不是很在意,安延偃只是将眼睛看向了别处,尽量不去听阿史德氏讲话,免得心中郁闷。

    “好了,昨日忙碌了一天,昨晚上肯定没有休息好,就先回去休息吧,午宴为娘让后厨做一些大补之物给你们好好补补,身体养好日后生孩子才顺利。”阿史德氏一番话让李月婵的脸蛋红扑扑的,心中不断在想婆婆怎么总是说这些啊,让人好害羞啊。

    回到新房,李月婵立刻对安江顺说到:“夫君,你想要孩子吗?”

    “想要啊,最好是一儿一女那便再好不过了。”安江顺满怀着憧憬看着李月婵:“婵儿,你愿意给我生孩子吗?”

    “不愿意!”李月婵调皮的说到然后跑进了房间,看到李月婵这么调皮,安江顺当即大叫一声说到:“什么,不愿意,今日你不愿意也得愿意!”

    安江顺怪叫着跟在李月婵身后冲进了房间,用脚将房门带上,白日宣淫不提也罢。

    ……

    新婚燕尔的小两口一起渡过了美妙的两天,婚后第三天一早,李月婵早早的催促安江顺起床,按照习俗今天是新娘子回门的日子,虽然此前李月婵和李隆基的父女关系因为王皇后一事有些僵硬,但随着董妃死于冷宫后,原本有些冰冷的父女关系也有所回暖,为了让自己开心起来,父亲还不惜打破了孝期限制,以圣旨特许两人完婚,李月婵心中对父亲的埋怨也就没有那么深了。

    梳洗打扮用过早餐,安江顺让彭宇去将马车备好,月婵身体有些不便,痛惜自己妻子的安江顺可不会让李月婵骑马或者步行回皇宫。

    “安郎,礼物你都准备好了吗?”按照规矩,这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夫家的人了,这回娘家安江顺作为新婚丈夫要陪着自己的妻子回去,而且还要带上一些礼物表示表示,这些礼物所有东西都必须是双数,不能有单数。

    安江顺让李月婵放心:“早就准备好了。”

    “那就好。”

    “都护,马车已经备好。”就在小两口说着私密话的时候,彭宇走进了前堂对安江顺说到。

    安江顺点点头,然后伸出手牵着李月婵的手走出安府前门,将李月婵扶上专属李月婵的长公主豪华座驾。

    半个时辰后,安江顺和李月婵携手走进了承天门,身后跟着五六个提溜着礼物的士卒,这些礼物算不上贵重,都是一些比较常见的东西,只不过又必普通的东西多了很多美好的祝福。

    “微臣…”

    “嗯?”

    “小婿拜见岳父,拜见岳母。”

    “嗯。”李隆基满意的点了点头,自己的大女儿终于有了归宿,李隆基心中非常开心,按照李隆基一朝的律法标准,凡女子十五岁以上就应当婚娶,李月婵二十一岁的年纪才出嫁已经算得上是大龄剩女了。

    如今自己最疼爱的女儿终于有了美好的归宿,而且还是和自己最垂青的青年将才安江顺成婚,李隆基开心的对安江顺两人说道:“午宴便留在宫中用宴!也让我这做父亲的好好款待你们。”

    此时的李隆基和寻常百姓家中的父亲没有什么两样,现在就是一家人闲聊,李隆基身上的那种皇者气势也全部收敛了起来,坐在餐桌前的安江顺也没有往日的暗中紧张,整个大殿中也只有后李隆基和武惠妃还有刘贵妃以及李錝、李亨两个皇子,听到李月婵对自己介绍到李亨的时候,安江顺不由得多注意了两眼李亨此人,这便是未来的肃宗吗?在这个刚满十岁的孩子脸上安江顺完全看不到前世史书上对李亨的描写,李亨可是大唐唯一一个在京城外的登基为帝而后又打回了京城的皇帝,也算一个比较传奇的皇帝了。

    李隆基对安江顺介绍了李錝和李亨两个皇子未免没有其他意思,尤其是李隆基言语中还在对安江顺说要多多指点他这两个儿子,安江顺连忙称呼:“两位皇子天资聪颖胜某十倍不止,小婿何德何能能指点两位皇子。”

    “安郎不必自谦,安郎对朝廷之贡献朝野上下有目共睹,安郎你之才干那也是百官都认可了的。”李隆基对安江顺说到,随着王皇后死去,李隆基心中要等王皇后为自己生儿子立为太子的想法也没有了,如今几个主要的皇子都渐渐大了,李隆基也必须尽快立下储君。

    安江顺观察了一下李錝还有李亨两个皇子以及武惠妃和刘贵妃、杨贵宾几个后宫娘娘,这才说到:“岳父大人,小婿有一言不知当讲不讲。”

    “贤婿但讲无妨。”

    “小婿认为,与其让小婿教导几位皇子,不如让两位皇子出宫巡游天下,体察民情!正所谓到百姓中去,才能切身实地的感受到民间疾苦,以此也可以作为皇子评价标准。”安江顺对李隆基说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的再多也不如让两位皇子真正的去感受民间生活,皇子作为陛下亲子更是陛下最信任之人,让两位皇子代天巡游也可以宣扬皇室威严!”

    “这个嘛。”

    听到安江顺的话,李隆基有些犹豫了,安江顺的话很有道理,但是作为一个父亲他却不太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去吃这些苦。见到李隆基犹豫,安江顺也没有继续说下去,作为臣子有些话并不应该从他口中说出,让皇子代天巡游也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是让李隆基多一个途径能比较真实的了解地方情况,也能让李錝这些皇子体会到民间的疾苦。究竟如何就只能看李隆基这个当爹的如何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