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349章:两线开花
    战斗正式打响前石根悠希对安东军的战斗力还心存怀疑,作为一个统兵将领他不相信传闻,只相信自己双眼所看到的东西,在他看来安东军是仰仗身上的装备精良,实际战斗力也就那样。然而战斗一开始,他立刻就否决了自己之前的想法,三千安东军精锐步卒的表现实在是让所有邪马台倭人士卒大吃一惊,大唐军队不仅装备比他们好,而且战斗意志还有进攻欲望也远超乎他们的想象,这和他们平日里见到的那种安静腼腆,知礼节的唐人完全就是两个极端。

    看到安东军战斗力如此之强,石根悠希也一改之前的战斗风格,安东军如此顽强勇猛的作战风格,他必须要让手下军队加强攻击力度不能在盟友面前掉了面子。

    “告诉加藤加快进攻速度,跟上唐军步伐,一定不能让唐人小瞧了我们!”

    有安东军的榜样作用,倭人士卒爆发出了比平日更强的战斗力,石根悠希翻身跨上了战马亲自率领大军冲击新罗人最后的防线,只要冲破眼前的防线,这群已经惊慌失措的新罗绵羊立刻就会成为联军盘中之菜。

    “杀!”

    石根悠希虽然长的不高,但是骑在马上,手中的倭刀左右劈砍倒也让人觉得英勇非凡,他英勇的表现也得到了安东军将士的认可,说实话,他们一开始也不怎么瞧得上这些倭人矮子,尤其是之前不少将士还和倭国其他强藩组成的联军战斗过,在他们看来这倭人除了有那么一点血性外没有任何可取的地方,今日石根悠希率领邪马台官兵能有如此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安东军将士对倭人的看法,觉得这倭国人还是有那么点儿可取的地方。

    “没想到这倭国人倒也有两把刷子。”安东军十五营队正阿丈对身旁的袍泽说到。

    一旁的阿寿笑着对阿丈说到:“你也不想想,若是这些倭国人战力一般,上面会让我们与他们一同打仗吗?”

    “倒是有些道理。”

    “某听闻这倭人内部分成了不少王国,互相攻伐,与我大唐联盟之国便是邪马台,这邪马台似乎还是女王当政,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好像是这么回事。”

    “真想看一看这女王长什么模样。”阿丈笑着说到。

    “好好打仗。”阿寿一脚踢在阿丈脑袋上说到。

    “哎,也是,我们都是些小人物,女王岂是我们想看就能看。”

    “小心!”阿寿猛的一下将阿丈撞开,好险,一只流矢就从他们身边擦肩而过。

    “兄弟!大恩不言谢,你又救了我一命。”

    “少说废话了,新罗人要跑,赶快追上去!”

    “好嘞!看我横扫千军!”

    ……

    一个时辰后,战斗结束了,釜山港两万新罗水兵以及一万五千人防守驻军除了少部分人跟着张轩冲出了包围圈外,其余人不是阵亡就是被俘。

    新罗水师副将金贤带着手下三千余人主动投降,孙凌让其收拢新罗降兵,并且从降兵冲挑选了一部分身强体壮的新罗人充实进了水师作为浆手替代一些在战斗中表现良好的高丽人或者靺鞨浆手。而这些得到特赦的浆手便会成为正卒在安东水师将士的率领下操作被俘的新罗战船。

    不过孙凌也并未完全相信金贤,规定所有降兵在没有特许之前都不得走规定区域,一旦有人越线格杀勿论,金贤以及他的随从虽不在此列,但金贤每次出营最多只能有十五人跟随,而且必须得到负责看管战俘营的安东军守卫同意才能出营。

    当然孙凌也对金贤承诺了,只要他能帮助联军攻占金城,他和他的部下就能获得完全的自由,为了让金贤更卖力为大唐做事,孙凌向其保证获胜后会奏请圣上封金贤为金城郡太守。得到孙凌的承诺,金贤的态度立刻就有所转变,从被迫投降配合变得更为主动积极的奔走釜山附近,并且派出不少亲信手下前往金城周边劝降拉拢一些与他私交甚密的新罗将领。

    在孙凌拿下釜山并且以釜山为核心想四周辐射的同时,在西北的汉城方向,一支由高丽人、靺鞨人、突厥人、契丹人、安东军组成的十万大军经过两天急行军已经包围了汉城,汉城的新罗守将名叫金子明,也是新罗王室成员,而且还是金彬炳的铁杆支持者,在金彬炳仓惶迁都后,他便成为了留守汉城的汉城郡王,当唐军来袭的那一刻,金子明在城内叫嚣着要让安江顺在汉城撞的头破血流。

    面对金子明如此嚣张的叫嚣,安江顺一点也不生气,他告诉全军将士,若要使人灭亡就令其疯狂,整个汉城守军士卒不过两万人,金子明就敢如此叫嚣,足以说明金子明已经到了疯狂的边缘。

    七月十八日清晨,汉城攻防战正式打响,两万高丽人与一万突厥人作为进攻主力在三千安东军的带领下对汉城西城墙、南城墙发起了一轮有一轮的进攻,战斗从清晨持续到日落时分才结束,收兵后,安江顺令人清查,在白天的战斗中,承担进攻任务的高丽人和靺鞨人阵亡超过五千人,轻重伤三千余人,督战的安东军将士伤亡较小,只有百余人伤亡。

    不过守城的新罗人也不好受,在这一天的战斗中,西城墙、南城楼几度易手,若不是因为高丽人的战斗意志并不顽强,而守城的新罗人却是在保卫自己的家园作战意志更为顽强的话,两面城墙不消一天便要沦陷。

    第二天也就是7月19日,安江顺派出了两万靺鞨人与一万契丹步卒作为这一日的进攻主力,这些靺鞨人和契丹人尤其是契丹人很早便归顺了安江顺麾下,战斗力远超高丽人与突厥人,不到半天时间也就是在19日午时刚过的时候便已经成功占领了西城墙,城内的新罗人组织了两次都不能将西城墙夺回,而占领西城墙的正是契丹步卒,这些契丹步卒都是来自各个契丹部落的精锐,常年接受安东军训练以及安江顺发明的一套洗脑教育,可以说这些契丹士卒内心深处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大唐的一员,安东军的一员。

    西城门缓缓打开,远处观战的安江顺不由得满意的点了点头,他这些年对契丹各个部落的投入果然是有效果的,这些仆从军的战斗力纵然比不上安东军精锐,但比起他们所面对的敌人不管是在组织结构还是技战术都更为先进。

    “全军进城!”安江顺转头对传令兵说到,传令兵立刻跑到令旗台前将代表全军进攻的总攻令旗升了上去,见到总攻旗号,所有待命将领立刻吆喝着四周的士卒立刻起身,全军进攻。

    按照预案,第二梯队的军队立刻从地上起身从打开的西城门进城,进城的队伍立刻分成两拨,一路沿着城墙进攻北城,一路沿着城墙进攻南城。

    同时,安江顺还令文间所部骑兵在东边预设阵地待命,只要新罗人突围立刻将其包围歼灭。

    前两日还叫嚣着要让安江顺负责惨痛代价的金子明此时正在自己的郡王府里慌乱的收拾细软准备逃跑,全然没有之前那种嚣张模样了,他现在只想趁着唐人还没有将整城池控制之前赶紧带着金银细软逃出城池,逃亡金城。

    然而金子明现在是想多了,虽然安东军与各族仆从军还未占领东城墙,但是文间率领的八千骑兵早已在城池东边设下了两道封锁线,金子明及其率领的几千新罗人刚刚出了东城门就被警戒的安东军骑兵发现,金子明一行刚刚出城不到五里便被文间率领的骑兵包围,仅仅一轮冲锋就将出城的新罗人击溃,金子明也被战马撞到,肋骨都断了好几根,文间催促自己的战马缓缓来到金子明身前:“你说说,你穿着个金甲到处跑,这么招摇,我不找你,找谁。”

    “你们唐人常说成王败寇,要杀要剐随你便把。”

    “杀你?哪有那么容易。”文间叫来身后的亲卫,让他们把地上的金子明绑起来押到都护哪儿去!

    半个时辰后,安江顺见到了金子明,他笑着问到金子明:“金大王?如何?你不是要让某在你汉城脚下撞的头破血流吗?现在谁才是头破血流的哪一个?”

    “安江顺,本王败了没什么好说的,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你放心,我安江顺不是那种睚眦必报之人,某不仅不会杀你,还会让你好好活着,或者看着我大唐王师攻破汝之国都!”

    “你!”

    金子明气得身体发抖,然而周围的安东军将领包括契丹等族将领没有任何一个人正眼瞧上一眼金子明,败军之将说的再多也改变不了自己的身份。

    安江顺挥挥手让人将金子明带下去,一个败军之将还是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家伙,安江顺也不想多看他一眼,赶紧让人待下去,等战争结束后送往长安作为给李隆基的献礼。

    经过两天的激战,汉城已经顺利拿下,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十万大军将会分作三路大军从三个方向朝进城进发,消灭沿途新罗抵抗势力,三路大军预计在八月底会师金城,届时将发起对对金城的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