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365章:兄弟重逢
    “真是苦了你了。”安江顺唏嘘的说到。

    安高格则是无所谓的说到:“没事儿,这些年我都习惯了。”

    安江顺这时才反应过来,脑子有些嗡嗡的问到安高格:“刚才你说你改名叫做安禄山?”

    “对啊,怎么了?这是养父为我改的名字,说是取名禄山将来定大有可为,这不我现在已经是偏将了。”安高格,哦,不现在应该称之为安禄山。

    看着安禄山的面孔,安江顺突然感受到了陌生感,眼前这个兄弟还是当初和他一同逃出部落的小伙伴吗?东北被自己控制了,肃清了,西北竟然钻出来一个安禄山,这历史修正力就这么强吗?还是说大唐终将迎来那场磨难,又或者说这只是一个巧合,毕竟历史上同名同姓的人多了。

    安江顺出声问道:“在军中还好吗?当初我一回到幽州便四处令人寻你,还以为你会与我一样流落到幽州等地,谁曾想你竟然到了西域。”

    “还行吧,牛都尉他们对我还不错,杜副都护对我也挺不错的,此前大战失利后,军中将校奇缺,杜副都护便将我提拔为了偏将。”

    “有兴趣跟着我干吗?”安江顺试探性的问到。

    安禄山摇摇头说道:“兄弟好意本不应拒绝,但我已经习惯了在安西的日子,而且这里也还有不少生死与共的兄弟,我也舍不得他们。”

    “我尊重你的选择。”安江顺沉声说到,他本来是想借此将安禄山调到自己手下,如此就算是将来出现什么问题,他相信有自己在安禄山在安东军体系下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但没想到的是安禄山拒绝了安江顺的好意。

    不过安禄山不管怎么说都是自己的生死伙伴,纵然安江顺担心前世历史重演,他也不能够强行让安禄山做什么,既然安禄山想在安西军就让他在安西军吧,安西地界军队少,经过这次大战更是人口锐减,就算未来有出现了什么问题也不太可能会威胁到大唐根基,何况不是还有他这个安东大都护以及十余万精锐安东军在嘛,更别提李隆基手中的中央禁军也不少,还有一众西北军那也是对皇室忠心耿耿的保皇党,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人虽然带不走,但是安江顺留几颗钉子在安西军还是非常轻松的事情,不是他有被害妄想症,只不过是对未来一些不可控因素提前做一些准备罢了。

    留安高格在自己的帅帐用宴,用宴后安江顺特意让彭宇将安禄山送了回去,很快城内许多将领官员也都知道了,安禄山是安江顺的发小,当初两个人一同从部落中逃出来走而后走散了,如今昔日兄弟重逢也是喜事一件。

    大军在城内外驻扎,卢文涛带着八万人隔岸驻扎,大食军队在城池以西五六十里的地方扎营与安江顺大军对峙,唐人的援军再次抵达,作为统帅的哈里不敢大意,唐帝国军队战斗力以及装备之精良此前他便已经见识过了,虽说他打赢了张守珪,但是他那是伏击趁其不备,就算是这样唐人都还是有一支残兵突围成功,而且杀敌一千伤己八百可不是说着玩儿的,唐军将士的战斗力更是让哈里记住了这句话。

    虽然大食人与唐人样貌迥异,但耐不住哈里麾下政府了一部分西亚人,这些西亚人化身为探子在龟兹周边四处打探情况,安江顺自然也没有闲着,郭飞和佟石两人指挥的斥候密探也不断出击刺探大食人的虚实。

    大食人没有继续进攻,安江顺也不着急,他下令让王忠嗣、杜暹两人将安西军中剩下的精锐骑兵集中起来,然后又从龙武军和安东军中抽调一部分状态不错适应力强的十足加入其中,组成了一支八千人的精锐骑兵,然后配给他们龟兹境内能集中起来的西域各族骑兵组成了一支一万三千人的骑兵每人两马在一天夜里趁着夜色悄然出了龟兹城。他们是安江顺放出去的游击队,将分成三支队伍从不同方向偷袭大食人的后方道路,袭击大食人粮草辎重队伍,他们好歹也算是本土作战吧,这本土作战的优势必须要利用起来的。

    骑兵出击后,安江顺又将大军分作了三部,一部为军中精锐和安西兵等拥有较多实战经验的军队,他们作为中军保持基本的训练和休整,随时备战。第二部分为中央禁军和一部分训练比较全面的府兵他们作为轮值军队负责警戒。第三部分则是那些临时征召的新兵蛋子们,他们将接受安东军精锐的训练,以求尽快完成脱变。

    之所以如此安排,一方面是因为安江顺要留出一部分军队应变,另外就是要尽快让这些新兵掌握技战术,虽说战争都避免不了炮灰,但安江顺还是想让炮灰更强大一些,当你麾下的炮灰就能比得上人家手中的一般常规精锐了,那这战斗胜负还说吗?这也是为何安江顺记着尽快将那些新兵蛋子训练出来。随着自己率领的援军抵达,双方的兵力差距倒是不大,但是两军平均战斗力还是有区别的,尤其那十万余府兵中起码有八九万士卒那就是一些雏儿,安江顺不止一次的当着诸将的面说过,这些雏儿甚至比不上大食仆从军,好歹人家那些仆从军也是有不少战斗经验,是见过血的存在。

    持续一个月时间两军都未爆发大的战事,只有斥候与小股骑兵之间不断有战斗爆发,双方互有伤亡,当然这点儿伤亡安江顺还不放在心上。

    经过一个月时间的训练,那些新兵也终于有了一些变化,安江顺适时抽调了三千禁军两千安东军接手府兵的指挥,他们将成为府兵中的中流砥柱,避免这些没有经验的人在战场上不知所措,至于抽调后的缺额缺则由从府兵各营抽调。

    骑术又好又能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传令兵营也组建完成,同时郭飞等探子也不断的送回来最新的情报,包括大食人的兵力配备,重型器械以及粮道和营地巡逻警戒状况。

    有了这些情报,安江顺心中也就有数了,在七月底的时候,安江顺召集了麾下包括身在南岸的卢文涛等将领也都来到了龟兹的中军帅帐。

    众将到齐后,安江顺这才缓缓到来,值官大声吼道:“安帅到!”

    由于此次军队成分复杂,对安江顺各种称呼也是五花八门的,安东军的称都护,西域各族的将领有人称安江顺为大将军,王忠嗣他们又称呼安江顺为安帅,为了军令通达,安江顺最后发话不管军政统一称他为大帅。

    反正以他头衔行军大总管也称得上一声大帅了。

    “坐吧。”

    安江顺压压手让众人坐下答话。

    “各师、营训练得如何了。”安江顺横刀立马坐在帅位上问到众将,负责总领全军训练的郭子仪立刻起身回答到:“回安帅,各师营将士都已合格,只差上战场这最后一关了。”

    “上战场有的是机会,没有战事就各营团互相对抗,以往我们怎么弄的就这么搞。”

    “是,安帅。”

    “城墙修复的如何?”安江顺又问到杜暹,杜暹回到:“安帅,损坏城墙已经修缮完成。”

    “如此某便放心了,如今就只等九月十月天气转凉,便是我军反击的时候。”

    “安禄山!”

    “末将在!”

    “本帅封你为押粮官,专职验押运粮草辎重,某会给尔五千步卒两千骑兵以及一队重装步卒。龟兹与后方相距甚远,粮草乃重中之重,尔可有信心担此重任。”

    “末将定当不辱使命。”安禄山斩钉截铁的说到。

    只不过表面信心十足的安禄山内心深处并没有表面看起来这么淡定,现如今军中绝大部分将官都知道他与安江顺之间的关系,安江顺今天将押粮官如此重任交给自己既是信任也是对他的鞭策,安禄山心中的压力并不小,一旦出了什么意外不仅他倒霉,就连安江顺这个主帅也会因此受到牵连。

    “其余各部继续待命,按照既定计划训练轮换。”

    “我等领命!”

    时间缓缓地过去,很快就从七月步入了八月,随着夏天缓缓地过去,不管是大食人还是唐军将士还是夹在中间的西域各族百姓都感受到了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道,虽然这个时代的人还不知道硝烟是何物。

    在龟兹的这两个月里,安江顺也确实感受到了这西域地界儿白天热晚上冷,围着火炉吃西瓜到底是什么感觉了。这种昼夜温差对农业瓜果种植倒是有利,可是对他们这些来自内地的人来说可真不好受。

    安江顺也有些明白为何赤河流域水土流失这么严重了,有啥办法晚上这么冷,都在砍木头烧火取暖,树消耗快,长的慢,怎么不荒漠化嘛。

    想偏了想偏了,安江顺使劲儿摇摇头驱散脑中乱七八糟的想法,现在最重要的是处理战事,而不是想更遥远的未来,若是战事失败,未来设想的才好也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