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412章:回家
    “还有一件事朕也一并宣布了吧。”李隆基转头示意后面的高力士将早已经准备好的圣旨取了出来,高力士上前宣旨:“大唐皇帝陛下有诏,鉴边地遥远,与朝中信息来往不便,特设节度使全权负责边镇军政要务!”

    !在场所有人,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被李隆基的圣旨给镇住了,节度使全权负责边镇军政要务,这职权也太大了啊,以往的都督府都护府不管怎么说,地方行政事务还是由长史或者别驾负责,都督和都护主要负责军务,虽然很多长史别驾就是都督亲信,但终究名义上军政是分开的,而且一个都督府并不大,军政不明影响也不大,又有边镇没什么经济只有打仗,但是这节度使就不一样了啊。

    只听高力士继续说到:“特设渤海节度使、平壤节度使、靺鞨节度使、平卢节度使,以上四节度使府皆有北方镇守使安江顺节制,另设咸海节度使,安西节度使以及北庭节度使……河西节度使,河东节度使……”高力士一连串说了十二个节度使,几乎整个北方边镇都进入了节度使时代。

    新设立的咸海节度使乃王忠嗣,安西节度使由杜暹接手,至于安禄山只能坐咸海都督府都督了,毕竟这咸海节度使下辖碎叶、咸海等镇!不是安禄山一个新出茅庐的年轻人可以担任的,不是每个人都是安江顺能让李隆基高看一眼,这是一种机缘,当然对于安禄山来说,能在不到三十岁成为都督,还是最前线的都督也能体现朝廷对他的重视了。

    甚至安江顺有意无意的对李隆基提到自己这个曾经的小伙伴后,李隆基还说找个时候让安禄山进京述职呢,安禄山不愿意跟着他去渤海,安江顺能做的也就这多了,不过安江顺也能理解安禄山的想法,毕竟这去了渤海,大的战事基本上没有了,安禄山去了也很难有机会赢取战功,还不如待在安西有安江顺在朝中或多或少的照顾,只要战功足够升迁肯定不成问题。

    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一次反击大食人的战斗中安禄山大发神威全歼大食人五万大军后一度被视为第二安江顺,受到了李隆基的亲自召见。

    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大殿里所有大臣都愣住了,只有宋璟几个重臣没有任何表情,这件事情实际上一早他们就知道了,李隆基也给他们通过气,当然,这其中还有安江顺的功劳,因为安江顺在好几年前就给李隆基出了主意,节度使可以设置吗?可以,但是一定要保证中央的军事实力,同时还要在各节度使治所以及辖区建立起监察机构,地方和中央的权力分配历来就是各个国家最为纠结的问题,中央权力过于集中不好,过于分散也不好,就看当权者怎么去平衡这个问题。

    李隆基找到了吗?他自己可能也不敢确定,安江顺也不敢确定他给李隆基的那些建议是不是真的有用,他是有超越这个时代的人的一些见识,但这并不代表着他就真的完全了解了这个时代,能拿出一套最好的办法,正如后世很多人争论东西方制度的时候,安江顺的老师说了一点安江顺深以为然,那就是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较为合适的。

    安江顺建议李隆基增设了新的监察制度,一定程度上还借鉴了安江顺此前在安东都护府设置的巡检司,中央设置巡检司直接对皇帝负责,但是人心难测,谁有知道这些地方巡检司会不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地方官员收买呢?安江顺只能告诉李隆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开元十三年六月,钦此。”

    “另,朕决意在六部之外设立巡检司只对朕一人负责,巡检司主要负责监察各节度使辖地大小官吏有无贪污枉法行为,一经发现直接向朕密奏,待朝廷巡检司组建完成后,将由各府衙或新科士人中抽调到地方巡检司任职!各地巡检司使最长任职时间三年,三年过后调往他地。”

    听到李隆基要组建巡检司,所有大臣这才明白李隆基并不是真的就敢将权力完全下放,有监察的人在,想必地方上那些节度使就算心有不诡也不敢轻易动手,毕竟他们周围不知道那一个人就是巡检司的,而且一地节度使叛乱对于体量庞大的大唐来说算不得什么,一些心有担忧的大臣悬着的心也就暂时放了下来,只有一个人这会儿非常迷茫,那便是安江顺,正是因为他的缘故才让这节度使制度早了一些年出现,也不知道是福是祸啊,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又该怎么办?这让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好兄弟安高格现在的安禄山,难道命运真的要在他身上重演吗?

    安江顺突然有些后悔没有把安禄山带到自己麾下看起来了,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他只能暗中做准备,毕竟现在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他也不能随便冤枉一个好人。

    庆功宴的最后安江顺是在彭宇等人搀扶下回到了居所,安江顺已经完全醉的不成人样了,好在他酒品还不错没有在醉酒后胡言乱语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

    庆功宴过后,安江顺又享受了一番家中车水马龙络绎不绝,每天都有人上门宴请安江顺,一些不知名的倒是可以推脱掉,但是诸如宋家、程家这样的宴请安江顺就不能推脱了,这一来二去的,安江顺竟然靠着吃宴请过了半个月,七月下旬的时候安江顺终于有机会进宫奏请李隆基许他离京返回渤海,离开家已经一年半有余了,安江顺很是想念自己的妻儿,安江顺是钦定的北方镇守使,长时间到任也确实不好,加上安江顺的请求,李隆基大手一挥准许安江顺返回渤海。

    得到皇帝的准许,安江顺出宫后立刻找到彭宇等人让他们准备粮食坐骑准备收拾回家了,什么?有些将士在长安找到了归宿?这倒是令安江顺脑壳有些疼了,思索半天只得同意让这些将士带上他们的新婚妻子甚至是新婚妻子一家人,有了这些人拖累,这行军速度就慢了下来,安江顺一想这样不行啊,岂不是又要在路上耽搁很久,干脆他直接下令让文间、郭子仪两人带着主力慢慢来,他带着彭宇以及亲卫营先行返回渤海。

    知道自家将军是急着回去看媳妇儿和孩子,郭子仪等人也不敢说什么,连忙将此重任接了下来,并且让安江顺放心,他们一定不会出任何事情,这一点,安江顺倒是相信,好歹也是万余精锐,还有陷阵营这等精锐中的精锐,又在大唐境内行军,那个不开眼的家伙敢招惹。

    得到恩许的安江顺在第二天也就是七月二十三日的上午从长安城出发,随行的有彭宇和数百名亲卫骑兵,怎么只剩下数百人了?说起这个安江顺就是气,就他手下的亲卫营找到新媳妇儿的家伙最多,这不安江顺只好让他们陪着自己新媳妇儿慢慢回去了,不过一想到这些兄弟跟着自己南征北战的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啃跟着自己去北方的媳妇儿也是不容易,能怎么办只能让他们慢慢回去了,反正他安江顺又不是去前线用不到那么多人保护。

    从七月下旬出发,安江顺一行全部骑兵用了十天就赶到了登州港,然后从这里登船抵达平壤,再一路向北回到渤海,先到平壤主要还是安江顺想了解一下倭国方面的战事,同时代天宣旨,由孟唯担任首任平壤节度使总揽半岛军政事务,同时还告诉孟唯,一个多月后,来自长安的巡检司使高森便要到平壤就任,让孟睢不用刻意去结交,以平常心态对待就行了,不过这巡检司的衙门还是要尽快帮人家修起来,不能等着人到任了再解决,不用刻意巴结,不代表不能交好,要知道这些家伙那可是可以直达圣听的,要是招惹到他们随便在皇帝面前参你一本,也够你受的。

    孟睢得到安江顺的授意,明白这是朝中有些人对安江顺这样的地方实权强硬派表示了担忧,皇帝为了平衡同时也是为了制约,才仿造安东都护府的巡检司设置了中央巡检司,并且各镇巡检司都直接由中央派遣直接对皇帝负责也是为了保证地方封疆大吏对皇帝的忠心,也是让皇帝安心,只不过这样做真的有用吗?孟睢这个对大唐帝国忠心耿耿的臣在在心中发出了疑问。

    在平壤城短暂停留了一天,安江顺直接启程赶回渤海,终于在八月十三日的时候赶回了渤海,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妻儿,当李月婵带着一双儿女扑入安江顺怀中的时候,安江顺落泪了,在这一刻他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思念,也终于体会到了家人在家中等候归人的愁绪,并不比远行的人弱,反而会更强,因为在外的人面临着更多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