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422章:就任巡检司
    这下李隆基可一点儿心理负担也没有了,能者多劳嘛,这是看重安江顺,户部尚书那可是六部中除去吏部最重要的一部了,某种程度上来说兵部尚书都比不上户部尚书,至于原来的户部尚书嘛,那就对不起了,李隆基可不是什么优柔寡断之人,能力不够那就让贤。

    当然这件事情还只是李隆基的一个想法,具体实施还需要一个过程,首先他得找一个借口让现在的户部尚书退位,然后再提出核查土地人口的事情,最后再‘力排众议’让安江顺上位担任户部尚书。

    晚宴的时候,李隆基已经在脑海中构思好了接下来的步骤。

    这不在晚膳结束的时候,李隆基突然问到安江顺:“贤婿啊,你有没有兴趣留在京中任职?这样也方便朕时常能见到女儿和孙子嘛。”

    听到李隆基的话,安江顺心中咯噔一声,明白这才是真正的主题来了,安江顺‘不假思索’的回到李隆基:“臣一切听从陛下安排。”

    “既然如此,那三日后的早朝,汝可不要忘记了。”李隆基没有直接说出答案,不过安江顺却能从李隆基的眼神中看出此时的李隆基很是高兴。

    “小婿告退。”

    转过身的那一刻,安江顺在心中长叹了一口气,该来的始终还是要来的。

    回到家中,李月婵迫不及待的问到安江顺和父皇到底聊了些什么,安江顺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到都是一些政务上的事情,他对李月婵说到:“婵儿,我们要在长安住下了,渤海是回不去了。”

    “我早猜到了。”李月婵没有感到意外,作为皇室长公主,她虽然不参与政治,但从小耳聪目染之下,她对朝堂上面,皇室之中的斗争看的太多了,权力让一个人失去自我,又或者为了权力牺牲一些东西,这种事情她早已经司空见惯。

    “就是不知道你父皇会把我放到什么位置上,希望是个养老的位置吧,这样我也可以轻松几年,多陪陪你和孩子。”安江顺‘毫无’上进心的对李月婵说到。

    李月婵嗔怒到:“我父皇还不是你父皇。”

    “不一样啊,不一样啊,毕竟泰山大人贵为九五之尊,我是不敢有任何不敬之处,不然就算陛下不追究,这御史也会扒我一层皮下来。”

    “哼,他们敢,你可是本公主夫君!”

    “行了。”安江顺宠溺的在李月婵鼻子上刮了一下然后说到:“我去通知彭宇让他给渤海送信,让霍大哥他们也都回长安,这北方镇守府想必用不了多久就要不复存在了。”

    “我知道了。”

    李月婵现在说不出来是高兴还是应该替自己的夫君感到伤心,留在长安这个繁华之地生活自然要比渤海更好,别的不说,至少气候自然条件就要好的多,但是留在这里,自己夫君很多抱负就实现不了,起码短时间内是实现不了,以李月婵对安江顺的了解,这对安江顺可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不过看刚才安江顺的样子又不像是遭到打击的样子,反而言语之间还有一种解脱的轻松感和愉悦感,一时间,李月婵也被自家男人整得有些糊涂了。

    这当然就是安江顺和李月婵两人的经历和站的高度不同的缘故了,虽然李月婵是皇室长公主,但终究李月婵也只是一朵温室中的花朵,充其量也就是一朵经历稍微多了那么一些的花朵,可安江顺呢,两世为人,他又经历过信息大爆炸时代,心中早就有了心理建设,所以对李隆基的行为没有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同时呢,根据安江顺看过的文学作品电视剧电影,李隆基作为皇帝没有直接间接的让他解甲归田,也没有扣押人质,而是选择让安江顺入京任职,这就说明李隆基本质上对安江顺还是信任的,这一系列的操作不过是预防万一或者说为了平衡朝中各党派罢了,安江顺可以说一个坚定的帝党,让安江顺入朝也算是给李隆基一种更莫大的底气让李隆基可以放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宋璟当了好几年的宰相了,也是时候再一次洗牌了,作为半个拥有上帝视角的男人,安江顺对一切看的很清楚,事前他很担心,但是这些事情真的来临的时候他反倒是心中轻松了,既来之则安之,他这一世不到三十岁就完成了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成就,安江顺已经很满足了,至于未来,安江顺准备等几个孩子长大了,就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说实话,到了这个世界大唐十多年了,他还没有过机会欣赏大唐的大好河山,若是条件允许,安江顺还准备乘船渡海去倭国,去更遥远的美洲游玩一群,看看传说中的印第安人还有玛雅文明。

    开元十七年三月一日,大朝会,安江顺如约入朝,当安江顺进入大殿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了,他们之中只有少部分有自己的消息得知安江顺已经回到了长安,其余大部分都还不知道这个消息,只不过最令人吃惊的还不是安江顺突然出现,而是安江顺竟然穿着一身甲胄走进了朝堂,这才令所有朝臣吃惊的事情,要知道在大唐朝议的时候,除非是紧急情况或者当值的将军,武将也是穿着朝服前来上朝,而不会身着甲胄,安江顺今天这是要干什么?

    所有朝臣恐怕只有宋璟一个人看明白了,当然随后走进太极殿坐在龙椅上的李隆基也明白安江顺身着甲胄的意思,今天过后,安江顺将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再穿上这一身华丽的甲胄了,这算是属于安江顺自己的告别吧。

    今天的朝会除了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恐怕就是安江顺这个北方镇守使的突然出现吧。

    “今日朝会,朕还有两件大事要宣布,高力士宣旨!”李隆基废话不多说,直接让高力士宣旨。

    高力士上前大声宣旨到:“大唐皇帝陛下诏曰:北方镇守使冠军侯安江顺劳苦功高,今北方战事已无,朕决意撤销北方镇守府,北方四镇直接听命朝廷,原北方镇守使安江顺改任京畿巡检司使领户部侍郎,大唐开元十七年三月,钦此!”

    “臣安江顺领旨谢恩!”安江顺大步上前接过高力士手中圣旨谢恩,这下所有人都明白安江顺为什么会穿着甲胄来上朝了,安江顺没有了兵权一些人松了一口气,但是很快他们又高兴不起来,因为圣旨后面说了,安江顺任京畿巡检司使,什么叫做京畿巡检司使,说白了还不就是监察他们这些朝官的。而且巡检司那也是有兵权的,巡检司使那可是组建一支隶属于巡检司的五百精锐,同时他们还可以在掌握确切证据的情况下调动千牛卫协助。

    这权力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因为巡检司只有抓捕和审讯权力,没有处置权,所有证据必须交给皇帝进行圣裁,同时还会交由大理寺进行复查,一旦事实有较大出入后果自然不用说也知道了,按照大唐法律,诬陷者领其罪,你诬陷人家什么罪你就会有什么罪,而且没有翻案的机会。

    当然了,这条法律也只适合在政治较为清明的时候,政治昏暗的时候,被诬陷的人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希望能够洗清冤白。

    安江顺起身后,心中也在窃喜,他可没有想到李隆基会把自己放到这样重要的一个位置上,京畿巡检司使,这也算是抓住了所有朝臣的命脉了,这时代的官员有几个底子是干净的,安江顺自己都不敢说这话,只不过一些人做的很隐秘不是那么轻易查出来的,但是只要用心思去查总能查到些蛛丝马迹。

    “大唐皇帝陛下诏曰:大唐国泰民安,又有勇士从遥远大陆带回红薯与玉米之作物,朕决意从开元十八年元月一日起,降土地之赋税为三十税一!改商税为十五到二十税一,地税征粮,商税征钱财……”

    “吾皇圣明!”

    “退朝!”

    “恭送圣人,圣人万岁万岁万万岁!”自从安江顺喊出万岁之后,在这个大唐朝堂万岁的口号便流传开了,毕竟说两句话就能拍拍皇帝马屁,让皇帝高兴一下何乐而不为呢。

    下朝后,一众朝臣纷纷前往自己的办公地点享用堂食,在皇城中没有衙门所属的自然就到了规定的地方一同用膳,安江顺刚想跟着大队人马去吃饭就被匆匆赶来的高力士唤走了,好像是李隆基要单独召见安江顺。

    原本还有几个想上前和安江顺拉拢拉拢关系的朝臣见状立刻走远了,免得引起别人的误会,同时用羡慕的眼前看向跟着高力士身后离开的安江顺,心中想到他们什么时候才会被圣人单独召见一次。

    高力士在前面一路小跑,安江顺在后面大步跟上,不一会儿就到了太极殿后殿,李隆基正在这里等着安江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