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434章:阴谋出现
    开元十八年七月二十三日,安江顺抵达太原府巡视河东道土地核查以及人口普查工作,总领河东道土地核查任务的官吏全部从剑南道以及山南西道调来,所有官吏打乱后重新编组组成一个个工作队奔赴各个州县镇督查当地的土地核查进行。

    同时各地的巡检司也派出了大量巡检到各个州县巡查,并且广发布告,凡是百姓发现有官吏在土地测量以及人口核查中有徇私舞弊趁机勒索者可以向巡检司举报。

    不过就算是在如此严格的监察之下,一些地方还是发生了官吏勒索当地百姓如果不给好处就会在他们的户籍册上少登记田亩数量或者故意将一部分差地瘦地分给他们家。安江顺也就是接到了此类汇报这才到的太原府来,因为影响最恶劣的一桩案子就发生在太原府治下的一个县。

    接到下面报告,安江顺就来了,这件案子牵扯的太复杂了,太原府下面一个县上的豪族和十几户农民在土地划界时产生争执,豪绅贿赂测量土地的官吏,农民想要上报被阻扰,好几个人被豪族家丁打成重伤,后案子侥幸被巡检司官员得知,豪绅还想要贿赂巡检司的人,其中有一个人心动了,但是另外两个年轻的官员依然坚持原则就将此事报告给了更上一级,最后这案子就被捅到了安江顺这里,请示过李隆基后,安江顺带着两队千牛卫就奔着太原府来了。

    匆匆赶往太原府的安江顺并不知道,太原府发生的这一系列事情完全是一场阴谋,一场吸引朝廷注意力的阴谋。原本是想杀鸡儆猴的安江顺根本没有料到太原府的的这只鸡只是一个诱饵,就是为了引诱他前往太原府。

    安江顺抵达太原府后第二天就升堂审案,有巡检司的官员在,太原刘家打人伤人贿赂官员意图强占土地等一系列犯罪事实证据确凿,同时受贿的几个官吏也全部被巡检司逮捕送往长安交由朝廷判决,而巡检司内部那个意图受贿的家伙当场革职并且用不被录用打回原籍,从此只能做一个农民。

    “刘家必须在三日内返还强占农户之土地,另需转每户耕地一亩以作补偿,刘家贿赂朝廷命官触犯大唐律法,按律将收押大牢五年或重罚五千贯。刘家主,你意何为?”安江顺问到跪在大堂下的刘家家主刘文生。

    刘文生立刻回答到:“小人愿意以钱财赎罪。”

    安江顺心中冷笑,老东西还挺有钱的,五千贯铜钱说拿就拿,一点儿也不含糊,看样子罚的还少了,不过这也不影响,对于这些地主老财主抓进去要不了几天他们就能在大牢里过上好生活,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还不如直接罚钱。

    “既然如此,限你两日内交齐罚金,若有超时直接收监。”

    “小人遵命。”刘文生离开时怨恨的看了一眼安江顺,安江顺不以为然的嗤笑一声,恨我?很快你们这些人还会更恨我的,再说了,你还能咬我一块肉下来不成。

    案子审的很快,那些农户也很快拿到了原本属于他们的田地和刘家补偿的一亩地,同时刘家缴纳的罚金也分给了每户十贯以作医药费。

    处理完这件案子,安江顺便带着人在整个河东道巡查,河东道人口分布密集,耕地相对较少所以各家各户在土地问题上的争端并不算少,尤其是一些地主财主更是想尽办法要趁着这一次机会占有更多的良田,不过整体上土地和人口核查工作还算顺利,到九月的时候,河东道的核查已经进行了一半。

    然而就在安江顺巡查监督河东道土地核查的时候,江南突然传来了一个坏消息,说是澎湖有大股水匪兴风作浪,抢掠沿岸百姓,甚至最大的一股水匪的踪迹都出现在了洪州附近,根据洪州太守汇报,澎湖最大的一股水匪人数高达七八百人,水匪乘舟船在水域中流窜,当地的百姓深受其害,洪州没有成建制的水师战船,特请朝廷出兵剿匪。

    世家出手了,同时还有地方一些人说这是因为朝廷核查土地人口,又是征收赋税让一些百姓难以维持生计云云,安江顺听到这种传闻不得不佩服散播此等传闻的人,污蔑政府政策你倒是想一个好点儿的法子啊,百姓难以维持生计你骗谁呢,大唐土地税都降到三十抽一,而且推广红薯这种高产作物,百姓怎么会难以维持生计?

    当然,有人肯定会以许多百姓家中尚未种植红薯为由进行反驳,确实安江顺也必须承认红薯的推广需要时间,但是有政府行为在,推广红薯也不需要太久,毕竟红薯是可以分株插苗进行快速种植的,每个村子带回十几根红薯一两年就能让整个村子的百姓都种上红薯,这不是自发性的推广,而是朝廷,是李隆基下旨进行全国推广种植,天下到处都有巡检司和李隆基暗中掌控的情报系统监督各地官员,没有几个地方的官员敢在此事上阴奉阳违。

    还没等安江顺起身从河东返回长安,南方又传来消息称洞庭湖流域也出现了大量的河盗水匪,这些人成群结队的上岸抢掠村庄,有的小镇甚至都被攻破,洞庭湖和澎湖虽然是江水流域最重要的湖泊之一,但是由于大唐内地和平已久,整个内陆地区的官府并不重视水师建设,只有少量的艨艟等小型战船打击小股流窜的河盗,此次大规模水匪的出现很明显是有组织的,有计划的行动。

    “立刻回长安!”

    身在魏州的安江顺来不及过多思考,离开了召集手下的人返回长安,事态变得有些严重了,他必须尽快回到长安和李隆基商议对策,大唐历来不重视水师,只有奏请李隆基同意后从渤海抽调一部分渤海水师南下平叛,同时还需要尽快在南方训练一批本地的将士配合渤海水师作战,渤海水师虽然装备精良,但是许多大型战船是无法进入江水流域的,只有三层楼船可以进入江水,其他小型战船又不适合远行,所以需要本地水师进行配合。

    安江顺以最快的速度想要赶回长安,然而就是有人不想让他如愿,途径潞州境内时,安江顺一行遭到了大量蒙面甲士的袭击,途径一处山谷,山上突然出现了数十名手持强弓的黑衣人朝着安江顺他们疯狂射箭,好在安江顺随行的千牛卫和亲兵队有二三十个专攻箭术之人才随身带了弓弩,开始反击。

    安江顺也从马背上取下了自己的宝弓,一连五箭射中五人,这时候突然从山谷两端冲出来大量的蒙面甲士前后围堵安江顺,安江顺知道这是有人不想让他回长安。

    安江顺冷笑一声,放下了弓箭,缓缓的拔出了寒星,这背后之人也太小看他了吧,这些人真以为自己不再军中就可以任人宰割了吗?

    “结阵!”安江顺一声令下,周围的士卒立刻以陷阵营老兵出身的士卒手持盾牌站在队伍前后两端,其他亲兵立马的从马鞍上悬挂的武器袋中取出了三节铁棍,他们在干什么?蒙面头领看着这一幕有些疑惑,不过夏一瞬间他立刻就反应过来了,因为士卒迅速的将铁棍组在一起。

    “该死!”首领怒吼一声,是长枪,安江顺的亲兵竟然随身携带了组装式的长枪,他娘的这也太有钱了吧,给一百多名的亲兵配备此等武器,不过很快他又反应过来了,自己对面那是谁,这点儿钱算个什么?

    不到一分钟时间,安江顺周围差不多五百名将士在就组成了一个完成的军阵,盾牌在前,长枪架在身,手持横刀的千牛卫在护卫在长枪兵身旁,这些千牛卫好多都是曾经跟随安江顺征战过安西的老兵,回到长安后被李隆基抽调了一部分充实进了千牛卫等天子禁军,所以在安江顺麾下作战,他们一点儿也陌生。甚至和安江顺手下的亲兵配合还很默契。

    “杀!”

    安江顺一声令下,人马立刻分作两波,杀向围堵的黑衣人,至于山头的弓箭手早就被安江顺手下的神箭手带走了,侥幸活下来的也不敢再冒头。安江顺骑着追云肆无忌惮的走在军阵中间,其余神射手也分作了两批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射击敌人。

    黑衣人头领此时有些后悔,是他大意了,应该准备的更充分一些再动手的,不过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战斗已经开始了,此时撤退,刚才牺牲的七八十个兄弟可就真的白死了,而且还有被查出身份的可能。

    “给我杀!”头领大吼到。周围的两三百个黑衣人立刻举起刀盾杀向谷中的军队,没有长枪的他们必须要冲到阵地前方和亲兵们短兵相接。

    好在百余干长枪也不是特别棘手,付出了三四十个人后,黑衣人队伍终于近身了,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是他们太天真了,他们的对手衣服里面竟然还穿着轻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