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437章:岳州整军 上
    从皇宫中出来,安江顺先是去了兵部领取调兵文书,这才往家里走去,妻子此时肯定很担心自己安危,虽然已经让彭宇回去报平安,但没有见到真人前,李月婵不可能完全放心。

    “夫君,你终于回来了。”见到安江顺的那一刻,李月婵直接扑进了安江顺的怀里,眼泪当即就掉了下来,安江顺赶紧手忙脚乱的将李月婵眼角的泪珠拭去,笑着说到:“看看,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在欺负你呢。”

    “你本来就欺负我!”李月婵满脸不高兴的说到,安江顺连忙安慰到:“好了,好了,我这不回来了吗。”

    “怎么样,没受伤吧?”李月婵对着安江顺上下其手,安江顺哭笑不得赶紧抓住李月婵的手说到:“到处都是人呢,放心,我没事儿,你夫君的本事你还不知道吗?谁能让我受伤。”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万一你被人偷袭了呢,你还是一个大将军呢,怎么连这一点都不知道。”李月婵‘教育’到安江顺,安江顺只能无奈的笑了,这是妻子对他的爱,他还能怎么办,总不能为了这么点儿鸡毛蒜皮的事情和李月婵对着说吧,那明显不可能,安江顺又不傻。

    “孩子呢?”

    “在后院呢,霍大哥在教他们练武。”

    果然,一提到孩子,李月婵的注意力立刻就被转移开了,她对安江顺说到:“霍大哥说采萱和守义天赋很不错,虽然守义不像采萱那样天生神力,不过资质也不错,只有承武对练武没多大兴趣。”

    “没兴趣就算了,让他每日跟着练主要是为了他有一个好身体,等再大一些就不管他了,随便他喜欢学什么就让他去学,强扭的瓜始终是不甜的。”安江顺对李月婵说到。

    李月婵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现在三个孩子都把练武当做玩耍,尤其是守义,更是如此,每天练武最高兴了,只要让他跟先生学读书立刻找各种理由推脱,就是不想学。”

    提到三个孩子,李月婵一脸幸福,不过也是一脑袋大,一个孩子就够难带了,她还要同时带三个孩子,好在她贵为公主,又是冠军侯夫人,不缺钱财和仆役,不用操心一家人吃饭生活,只需要关注三个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不然李月婵更累。

    “夫人,为夫准备与你商议一件事情。”

    李月婵奇怪的看了一眼安江顺,自家夫君还从没有用过这样的语气跟她讲话,今天这是怎么了?“夫君你说。”

    “江南道出现大量匪盗洗劫村镇之事你听说了吧?”

    “听说了,据说那些河盗杀人不眨眼呢,夫君提这件事情干嘛?难道那要去剿匪?”

    “嗯,刚才陛下已经正式任命我为剿匪大元帅,即日南下,不过这件事情不是我想说的,我想说的是,明日你以月婵酒楼的名义给朝廷捐赠铜钱十万贯以及粮草一万石。”

    “这是为何?”

    “当然是刷名声了,为你刷名声。”安江顺高深莫测的说到。安江顺为什么会突然想到让李月婵捐钱呢,说起来这也是安江顺的突发奇想,当然也是安江顺以一种迂回的方式去补偿南方遭到洗劫的那些村民,他们之所以被所谓的盗贼抢掠一部分诱因那是因为自己,没有自己这些百姓也不会遭到此等无妄之灾。

    甚至可以说这些百姓都是因为他和李隆基的改革计划而死的,安江顺心里面自然有些过意不去,朝廷自然会不抚恤,但是朝廷的抚恤那是朝廷的,安江顺还想自己做一点儿什么,他又不能直接拿出太多钱,于是就想到让李月婵出面做这件事情,毕竟李月婵的酒楼那是朝野上下都知道的事情。

    “原来是这样啊。”李月婵听完安江顺的话,点了点头,那些百姓遭难也确实是有因为安江顺的一部分原因,自己夫君这么也确实有他的道理,李月婵对安江顺说到:“夫君放心,等下我就让几个掌柜准备钱粮。”

    “这件事情不用着急,慢慢来。”安江顺对李月婵说到。

    由于正式的圣旨还没有下来,安江顺抓住机会在家中好好休息了几日,一直到十月二十日,朝廷圣旨正式下达,安江顺领取兵符和新的帅印于十月二十一日辰时率五千龙武军骑兵南下,同时安江顺还通过兵部调令抽调了关中地区一些军府的优质府兵组成一支六千人的骑兵,这些骑兵战斗力虽然不强,但和龙武军精锐形成高低搭配足以踏碎任何胆敢上岸的水匪河盗。

    同时洞庭湖和澎湖流域广阔,骑兵若是太少也无法完成他的封锁计划,领到兵符与圣旨后,安江顺也以八百里加急将命令传到荆州、岳州、江州等地,让各地郡县召集当地团结兵展开训练,准备武器甲胄筹备粮草,这些地方部队将是承担封锁河口驻守烽火台等任务。

    洞庭湖光是在地图上就有四五条支流汇入,那些尚未在地图上表明的小支流还不知道有多少,要想将这些河盗封死在水中就必须力求将每一条能够行船的支流封锁,这样一来势必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这才是安江顺最为头疼的事情,两大湖泊流域有大量以捕鱼为生的渔民,要封锁湖泊就势必会影响到周围渔民的生产生活,所以在剿匪的同时还必须要做好接济一部分百姓的准备。

    不过这南方粮食倒是不怎么缺,这一点倒是省了安江顺的事情,不必在北方出兵打仗的时候,还要长于跋涉的运输粮草,光是人马在路上消耗的粮食就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能够就地解决粮食问题那还是非常不错的,安江顺有皇帝圣旨又身兼剿匪大元帅,户部左尚书等职,也不用担心无法征调南方各地府库的粮草。

    十一月二日,安江顺抵达荆州,在仔细研究了荆州以及周边地区的情况后,安江顺当即下令招募工匠在荆州打造至少一百艘各式战船,所有战船必须是桨帆船,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也能出战,针对下面的汇报,沿岸作案的贼寇多是小船,安江顺下令要求新打造的战船大部分都是艨艟这样的小型战船,灵活机动的打击贼寇。

    渤海水师那些大船在实际战斗中恐怕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更多的还是一种威慑以及快速运输的作用。

    “当务之急,我们还必须要掌握这些贼寇老窝,不能一直这样被动防守。”安江顺对荆州、岳州两州太守说到。

    “侯爷,根据下面人查探,这些贼寇大多隐蔽在洞庭湖中的一些小岛,由于湖中小岛众多,芦苇丛生,想要找出这千百人,实属大海捞针。”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封锁所有可能的出入口,尤其是村镇附近,这么多人在湖中肯定需要吃饭,总不能天天捕鱼吧?靠捕鱼养活这么多人他们需要多少渔船渔民才足以维持千余人生活,所以汝二人回去以后立刻集中手中所有的船只和射手,明日开始进入洞庭湖巡查,每个岛都要进行仔细勘察。”

    “可侯爷,贼寇船多,我与王大人治下只有十几艘战船,如何是贼人对手?”

    “不用担心,这些贼人大多也不过是一些渔船,如何是战船对手,他们之所以能够如此嚣张,全仰仗小船灵活,便于逃跑和隐蔽,这才令官军数次剿匪不力,现在我们将整个沿湖地区封锁起来,他们就只能在湖中徘徊,这时候你们再进入湖心逐一排查岛屿,以荆州岳州两地战船和各式船舶怎么也能组织个五六十艘大船,大船准备大量弓弩,只要发现贼寇便搭弓射箭不让贼寇靠近,你们的任务是搜索,不是与贼寇交战,在没有彻底弄清这些贼寇有多少人,有多少船,老巢在何处之前,本帅不会采取任何大规模行动。”

    “汝二人明白了?”安江顺问到。

    “是,安帅,下官领命。”两个太守领命离开,对于这些地方官,安江顺也不能要求太多,尤其是内地这些官员大多都是文官出身,不通军事,安江顺只能更通俗更详细的给他们讲具体怎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好在能做到太守职位也都是精英,道理明白了,做起来就容易多了。

    两个太守离开了,安江顺立刻对彭宇、陈东、何洪涛等人说到:“收拾一下,准备去岳州。”

    “是,安帅!”

    荆州还是离洞庭湖太远了,为了便于指挥和及时知道前方消息,安江顺还是决定前往岳州坐镇,岳州就位于洞庭湖与江水的交汇处,同时,安江顺还下令让何洪涛、陈东两人率领五千骑兵前往朗州坐镇,朗州位于洞庭湖西边与岳州东西策应将整个洞庭湖封锁起来。

    十一月十二日,洞庭湖沿岸各县、乡镇、村庄全部得到通知,贴出布告,从即日起,任何人不的下湖,亦不得与外地人交易粮食等!一经发现有人违背此令视为通匪先行关押,待匪患平定后再行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