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447章:朝堂争辩 上
    开元十九年四月十九日,安江顺回到长安,自从安江顺回到长安已经不止一次的听人议论关于南方匪患以及各个士族门阀的事情,尤其是身为五姓七望的崔家人,竟然出现了与贼寇为伍的族人子弟,这让整个崔氏蒙羞,就连小房崔氏老族长暴毙也被传闻成崔氏多行不义,这是天谴,族长暴毙那不过是代整个崔氏受过。

    这流言啊,传着传着就变了,传到后面竟然变成了什么崔氏大族长死了,还有的人说崔氏因为被贼寇的事情牵连,所有崔氏族人都将被罢免等等,对于这样的流言,李隆基也不去辟谣,他才懒得去管这些事情呢,在安江顺南下剿匪的这段时间里,帝国其他地区都开始了土地核查和人口普查工作,不过不包括西域地区,那片地区虽然归大唐控制,但是大量小国家仍然在名义上有独立自主权力,加之人口本来也不多,李隆基特地下旨让西域各地区不必只需统计辖区内户籍数。

    看着各地汇总的数据,帝国朝廷直接控制的人口和耕地的不断增多,这让李隆基非常开心,他时常当着高力士等一众宦官说到:“朕能有安卿,实乃朕之幸,实乃大唐之福。”

    当然,深深的宠信之下也隐藏了一丝丝的忌惮,安江顺在朝野上下的威望越来越高,尤其是进过这一次的土地改革政策以及核查土地过后,安江顺在许多百姓心中的印象非常好,当然了,他李隆基这个皇帝也得到了很多百姓赞扬。

    “侯爷,宫里来人了。”

    “派的谁来?”

    “高力士。”

    看到彭宇每天为了府上忙上忙下的,安江顺不由得说到:“彭宇啊,以后这种跑腿的事情呢就让别人来做,好歹你也算是有爵位的人了,天天干这跑腿的事情,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这冠军侯仗势欺人呢。”

    “侯爷,我本就是侯爷亲卫,此乃属下分内之事嘛。”

    “行了,你呀,先把高力士请进来吧。”安江顺无奈的说到,等彭宇走出房间,安江顺这又才对李月婵说到:“看样子,我们得培养个管家出来了,这每次都让彭宇做这些事情,有些大材小用了。”

    “有时间我去找几个人先试试。”李月婵回到安江顺。

    “对了,我不在家的时候,府上没发生什么事情吧。”安江顺突然问到李月婵,李月婵奇怪的看向安江顺:“这府上能有什么事情。”

    突然李月婵脸色变了问到安江顺:“夫君你与父皇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你不问我还忘了,这些天,府外明里暗里多了不少护卫,而且有不少还是千牛卫。”

    这皇帝也真是的,你要保护你女儿和孙子嘛低调点儿嘛,连李月婵都能发现,你这做的也太过明显了一些吧。安江顺赶紧笑了笑对李月婵说到:“没有,怎么会有事情瞒着你呢。”

    “别说谎,你每次说谎就会耸鼻子,快说,你们到底瞒着我什么。”李月婵面露寒霜的说到,以她对自己夫君还有父皇的了解,如果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事情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说吧,你在外面惹到什么麻烦了,连父皇都要派人保护我?”李月婵单刀直入,安江顺尴尬的笑了笑然后说到:“也没有什么大麻烦,就是和一些士族家族闹起来了,小事儿,都是小事儿,陛下他就是担心过度了。”

    “哼,清河崔家的事儿是你干的?还有潭州陈家,洪州伍家。”李月婵才不会相信安江顺鬼话连篇,她直接就问了出来,“你不用回答我,看你这表情我就知道了!”

    哎,安江顺无奈的摇头,他能骗到别人,但是骗不到自己最亲近的人,尤其是李月婵这个枕边人,李月婵对安江顺的一切熟悉的很。

    “好吧,好吧,跟你说实话吧,这些士族都是暗中资助贼寇的势力,我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安江顺解释到。

    李月婵眉头紧皱,她有些不解的问到:“为什么这些家族要资助贼寇,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吗?”

    “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我说不清,不过对朝廷不利确实真的。”

    “夫君你的意思是他们是想给朝廷试压?”

    “没错。”

    “他们怎么能这样。”

    “为何不可,这些世家只会考虑自身利益,在他们眼里家族利益最为重要,什么国家大事那都比不上家族利益。”安江顺不屑的说到:“这些士族十个有八个都是依附在国家庞大身躯上的蛀虫,没有他们,大唐还会更加繁荣,百姓生活也会更加幸福。”

    “听夫君这么一说,那些家伙倒也死的活该。”作为一位知民情懂民生的帝国公主,李月婵对民间疾苦百姓需求还是非常了解的,农民要一块能够养活一家人的土地,不被地主豪强欺压,普通小商人想要一个安全的市场,寒门士子想要出人头地,但是这一切都有大士族在其中作祟,加上这一次,这些大士族为了让朝廷收回成命竟然暗中资助水贼抢掠百姓,李月婵心中愤恨。

    “可夫君,妾身还是不明,区区几个水贼怎能撼动朝廷呢?”

    “那是因为他们自大了。”安江顺对南方士族的手段非常不屑,这些士族家族天真的以为几千水患就能撼动朝廷政策,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央朝廷的控制力还是很强,大唐也不是一个权力分散的帝国,而是一个权力不断集中的帝国,更重要的是,这一次朝廷的政策那是有利于广大农民的,不是苛政暴政,农民不仅不会响应这些强盗匪徒,反而还会主动的对抗这些贼寇。

    “这一次朝廷政策皆是有利于农民,百姓并不会响应贼寇。”安江顺对李月婵说到:“历史上农民造反是为什么,是因为苛政暴政,农民失去了土地,所以才会有人云集响应。但是这一次朝廷颁布的所有法令都让百姓感受到了实惠,保护了他们的权益,而水贼只会让他们的生活更坏,各地农民也就不会响应贼寇。”

    “也正因为此那些士族想制造大规模的暴乱根本不可能,他们把百姓当做了愚民,他们以为世上所有人都跟他们一样,其实不然,绝大部分百姓只要不挨饿,不受冻,不被贪官污吏欺压就已经满足了,他们只想过上平静而温饱的日子。”

    对于那些士族为什么资助水贼,安江顺也是有过研究的,一部分水贼的口号就是反贪官污吏,反朝廷暴政,这样的口号如果李隆基确实昏庸,朝廷上下也确实毫无作为,那确实能得到大量百姓响应,但是现在的大唐在正处在国力顶峰阶段,而且朝廷颁布的政策法令又对百姓有利,这些士族啊,想问题还是太简单了一些。

    安江顺对李月婵说到:“不过这一次,我和崔氏等望族算是彻底撕破面皮了,以后恐怕要麻烦不断了。”

    “门阀望族势力根深蒂固,牵涉甚广,很难将之根除。”

    “我此前与陛下……”就在安江顺准备继续说下去的时候,彭宇领着高力士走了进来。

    “侯爷,高力士到了。”

    “见过冠军侯,见过长公主。”

    “高兄,到了我府上就不必这么客气了。”安江顺热情的招呼到高力士,并没有因为如今地位的不同而对高力士又任何的歧视,这让高力士非常受用。

    安江顺转头对李月婵说到:“你先去照看孩子吧。”

    “那妾身先下去了。”

    李月婵翩翩走出了前堂,安江顺伸手邀请高力士在右手一边的椅子上坐下,令下人端上一杯茶,这才问到高力士:“高兄此番前来,可是陛下有什么吩咐?”

    “正是,陛下让侯爷明日进宫参加朝会。”

    “劳苦命啊,刚回来就又要被拉去做事,还真是半点儿不让人休息。”安江顺吐槽到,高力士放下茶杯笑着说到:“侯爷得陛下信任,可是许多大臣羡慕不来的事情。”

    “高兄,你我兄弟就不用遮遮掩掩了吧,是不是又有人在圣人身前弹劾我了?”

    “正是,为了这事儿,圣人已经愁眉苦脸好多天了。”高力士说到:“不过,侯爷放心,圣人对侯爷你还是很放心的,圣人主要是愁这些望族大家趁机闹事。”

    “本侯看他们是受的教训还不够!”安江顺充满杀气的说到,他在大唐生活了这么多年,对大唐充满热爱,最重要的是这些望族世家想要破坏的是他一手促成的成果,用一句油腻的话来说,这些就是他的孩子,安江顺怎么能随便让人破坏呢。

    “高兄,还请你回禀圣人,就说我已有了万全之策,明日朝会一定不会让圣人失望。”

    “如此,那在下便回宫回复圣人。”高力士起身对安江顺行礼。

    “高兄,某送送你。”

    “不必,不必,侯爷劳师远征回家,还是在家多多休息。”

    “既然如此,那某就不远送了,彭宇,替我送送高力士。”

    “高兄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