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472章:广州城
    从苏州出发,安江顺一行十几人于九月十一日抵达广州城,广州太守听闻安江顺到访,赶紧从自己家里跑了出来,连衣服都没有穿好。

    “下官广州太守林伟晔参见冠军侯,不知侯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请侯爷见谅。”

    “不知这无罪,某来广州也未提前通报。”安江顺让林伟晔不必多礼,起身回话,安江顺对林伟晔说到:“此次本侯来广州为了两件事情,一关于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情况,这第二件事乃调查广州对外海上贸易情况,尤其是关于广州城内的外邦人情况必须要完完全全弄清楚。”

    “侯爷,下官斗胆请问侯爷,调查外邦人所谓何事?”

    “外邦人操控海上贸易,这一次本侯前来岭南就是为了开拓大唐海上贸易,我大唐乃天朝上国,这海上贸易主导权必须掌控在我们手中!”

    “侯爷雄心壮志,下官一定配合侯爷做好此事!”

    “嗯。”安江顺点点头然后对林伟晔说到:“本侯且问你,这广州有多少郡兵?”

    多少郡兵?这侯爷怎么想起问这个问题,不过林伟晔还是如实回答到:“广州城有一营郡兵,不过平时只有一半人在营中,其余士卒在乡务农”

    “明日你下发一道命令将能召集的郡兵全部召回军营,另外通知郡尉明日一早来驿站见我。”

    “是,侯爷。”

    安江顺这是要搞大动作啊,一营郡兵已经可以干很多事情了,不过很快林伟晔就知道安江顺为什么要这样做了,安江顺在林伟晔的领路下走进了广州驿站,驿丞刘威迎上前:“林太守,这位上官是?”

    “此乃冠军侯,刘驿丞,冠军侯来我们广州要待一段时间,你身为广州驿丞,可要照顾好侯爷日常起居生活,明白吗?”

    “原来是冠军侯当面,广州驿站驿丞刘威参见侯爷。”

    “刘驿丞不必客气,本侯在广州这些日子就麻烦刘驿丞了,大部分时间本侯都会在驿站用餐,饭食不必复杂,能填报肚子就行,也不必刻意准备羊肉猪肉,广州靠海的,有鱼肉就行。”

    “侯爷,不知道侯爷与诸位上官都能吃海鲜吗?根据下官了解,一些人是吃了海鲜是要犯病的。”

    “这个你放心,都能吃!”

    “那下官心中有数了。”

    “行了,就这样吧,先带我们去休息的房间。”安江顺转身对林伟晔说到:“林太守,本侯有些乏了,接风宴就算了,将方才本侯交代的事情办好就行,等差事都办完了,本侯做东犒劳广州官员。”

    “侯爷放心,下官马上就去传令。”

    刘威引着安江顺一行进了广州驿站最里面的大院子,“这院子刚刚扩建不久,也没有人住过,大小房间一共有八间还有厨房。”

    “行,就这样吧,本侯的马你可要给我照顾好了,要用最好的草料。”

    “下官知晓,下官会嘱咐马夫的。”

    第二天一早,广州郡尉窦德业带着两个校尉来到驿站,到了驿站后,窦德业先找到了刘威,“窦郡尉,你怎么来了?”

    “是侯爷让本官来的,侯爷起来了吗?”

    “这下官就不知道了,不过应该起来了吧。”刘威有些不确定的说到,安江顺一行住在单独的院子里,门口有亲兵站岗执勤,没有特殊情况,他也不敢去打扰。

    “那劳烦驿丞前去通报一声?”

    刘威点了点头,对窦德业说到;“那郡尉在此等候,下官去去就来。”

    “两位,烦请通报侯爷一声,广州郡尉窦德业求见侯爷。”刘威来到安江顺他们居住的院子外,对院门的两个亲兵说到。

    门口右边站着于金应到:“我这就去通报侯爷,你且在此等候。”

    “侯爷,刘驿丞前来通报,称广州郡尉窦德业正在驿站外求见侯爷。”

    “让他们进来吧。”正在练武的安江顺头也不回的说到。

    不一会儿,窦德业在刘威的引路下进了院子,刚好看见安江顺拔刀的一瞬间,吭哧一声,寒星刀出鞘,安江顺三十六式狂风刀法虎虎生风,就像是有刀气一样,窦德业作为武将,眼界自然是有的,安江顺这三十六式狂风刀法看似简单,但是在安江顺手中那就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了。

    就在窦德业和刘威四人注视的时候,周围的亲兵突然没人拿起了两根大柴火朝着安江顺丢了过去,安江顺手中的刀舞的更是密不透风,每一刀都能劈开一根柴火。

    五六个亲兵抛过去的柴火硬是没有一块落空,所有的柴火都被劈成了两节。

    终于,安江顺收刀而立,利刃归鞘,转身看向刘威和窦德业,“来了。”

    “下官广州郡尉窦德业参见侯爷。”

    “嗯,让你们等久了,我每天起床都会练武,这习惯雷打不动,倒是让你们见笑了。”安江顺对窦德业说到。

    “侯爷武艺高超,令我等佩服,能看到侯爷练武,也使下官受益匪浅,下官还得感谢侯爷指点呢。”窦德业情商还是在线的,听到窦德业的话,安江顺虽然知道这其中有拍马屁的嫌疑,但是听着还是很受用的,当然了窦德业不完全是在拍马屁,安江顺的武艺确实也在他之上,不过窦德业是用枪的,安江顺的刀法倒是不怎么适用于他。

    “行了,想必林太守已经告诉汝,是本侯找你有差事。”

    “请侯爷吩咐,下官义不容辞。”

    “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情,想必林太守已经告知了你,让你召集没有归营的郡兵。”

    “没错,来之前下官已经让营中队正伙长前往各镇通知在家务农的士卒,让他们提前回营。”窦德业对安江顺说到:“侯爷,召集士卒是为了什么吗?”

    “此事时机到了你自然会知道,等士卒全部归营后,加紧训练,武器甲胄一定要配备完整,本侯要的一支随时能拉上战场的队伍,另外,本侯以紫微黄门三品身份特许你可以临时扩编一千士卒!”

    “是,下官明白了!”

    “另外,让人将城外收拾出一个军营,本侯已经下令从岭南道各州抽调两百士卒前往广州报到。”

    岭南各州都在抽调军队,看起来这侯爷真的是要干一件大事情了啊,窦德业并不知道如果不是因为岭南地区的气候确实不适合北方人长期生活,安江顺就不是抽到当地的军队,而是直接从关中调来一支精锐了。

    大唐的广州城是整个岭南地区唯一的贸易港口,贸易也相当发达,为此朝廷还专门在广州设了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不过以往朝廷只是为了征收外邦商人的税,实际上对广州城并不重视,不然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一座城池,而且是有近十万外邦人的城池,竟然只有一营郡兵,这些郡兵还不是全职,是兵农结合的预备役军队。

    要不是太守府还有百余名捕快,市舶司有两三百士卒维持码头秩序,安江顺真的想把当初安排这一切的官员吊起来打一顿,要不他在江南巡视的时候想起在这个时代,他前世非常繁华的上海连一个小渔村都不是,大唐的贸易港口主要是广州城,他便想起了自己前世看到过的历史杂闻,安史之乱的时候,肃宗由于兵力不足朝外国借兵,这阿拉伯人战争结束后想从海上回国,在广州城时竟然联合城内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等发起了叛乱,洗劫屠杀了广州城。

    安江顺这一次急忙赶到广州,就是想趁着这个机会,解决这个麻烦,尤其是什么外邦人番坊自行管理这怎么行呢,这些外邦人必须接受当地官府和朝廷的管理,要建立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由于在广州城里的各国人民有近十万人,当然肯定不是所有人都包藏祸心的,安江顺召集军队也只是为了保险起见,毕竟根据他的了解,这些阿拉伯商团和波斯商团有不少商团都雇佣了雇佣兵组建武装商团,他们是有战斗力的。

    安江顺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和减少这些外邦商人的利益,难保这些商团不会狗急跳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