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487章:终于可以休息了
    “既然安卿同意,那从今日朝会后到明年入秋之前,汝自由了。”

    皇帝只同意了半年假期,虽然没有达到安江顺的预期目标,但也算是一个好的开始,如今改革各项措施基本上得到了落实,不管是商业贸易还是农业的新发展都走上了正轨,广州城里的外邦武装商团隐患也被安江顺解决,可以说现在大唐朝廷只要能保持现有的发展路径就能让大唐甩开其他其他国家老远。

    “等回到家再让婵儿他们去皇宫磨一磨李隆基。”安江顺在心中算计到,他是真的想去海对面的新大陆看一看,一来是好奇,二来是为了实地考察,制定大唐未来的移民计划,既然在这个世界大唐人已经掌握了较为安全的路径前往美洲大陆,那么大唐就应该在新大陆上建起行政区划,和进行一定数量的移民,只有移民和建立了行政单位这个地方才能算是大唐的传统领土,否则日后西方人也发现了新大陆发生了冲突,大唐一方没有建立行政区或者殖民地又没有大规模移民,不仅在实力上比不过,而且在道义上也要输一层。

    “微臣谢陛下隆恩。”

    “行了,别得了便宜还卖乖,朕只不过不想让众爱卿觉得朕是个恶人,只知道剥削大臣。”

    “既然安卿想与家人云游天下,朕作为皇帝又是汝之泰山,于公于私都不应该小气,这样吧,除了汝之亲兵,朕再配给汝一队千牛卫作为随行护卫如何?”

    “陛下,微臣是想和家人过一段时间闲淡生活,这人多了反而不美,一百人确实太多了,不如就十人吧,微臣一个臣子,出游能有三四十随从就够了。”安江顺讨价还价到,李隆基转念一想,安江顺说的也对,安江顺是为了到处游玩,肯定不想暴露身份,这人带多了诸多不便。

    安江顺也知道李隆基派出千牛卫也是为了监视保护安江顺,出于这一点,安江顺又不能直接拒绝皇帝的好意,于是安江顺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安卿言之有理,那就带十个人吧,朕一定让子健挑选十个好手。”

    一时间,朝堂竟成为了李隆基和安江顺商量私事的地方,好一会儿,李隆基终于反应过来了,尴尬的笑了笑,然后对所有大臣说道:“不仅是安卿,诸位爱卿也都可以有假期嘛。”

    李隆基话是这么说,不过大殿中所有大臣都没有将李隆基的客套话放在心上,一来李隆基的话呢不能全信,二来这些朝臣也和安江顺不一样,他们可做不到像安江顺这样淡泊权利,可以放下手中已经拥有的权利辞官云游。

    若是一个被打压的官员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没有人奇怪,这样的官员已经心灰意冷了,他们辞官归隐太正常不过,又或者上了六七十岁的老臣想要归隐养老也正常,但是安江顺如今在朝堂上,那可是如日中天啊,圣人跟前的红人,同僚中的能人,百姓眼中的财神爷,又是同三品,又是宰相,还是冠军侯,安江顺身上的头衔实在是太多了。

    安江顺这样的人突然就要辞官,就要带着老婆孩子云游天下,这实在是令人费解,有些心理比较阴暗的大臣可能会在想是不是私下安江顺和李隆基有了什么矛盾,又或者是其他一些原因,反正就是一些不好的事情。

    “私事日后再说,今日还有爱卿有事要议吗?”李隆基询问到。

    “启奏陛下,微臣有事请奏陛下。”

    看到又是安江顺起身,李隆基头都大了,李隆基嫌弃的说到:“说吧,又有什么事情。”

    “启奏陛下,臣之前忘记一件事情了,此前臣在广州时,与市舶司市舶使陈元有过一番交流,陈舶使提出在广州新修卫城,微臣和陈舶使商议后也觉得在广州海湾东西两侧各修一座新城,新城用城墙隔离南北。两座新城一东一西正好控制整个海湾,外邦人来我大唐后应当先在这两个口岸上岸。”

    “有地图吗?”李隆基问到。

    安江顺也不知道皇宫中有没有地图,秘书监起身说到:“陛下,朝廷并没有岭南详细地图。”

    听到这话,安江顺苦笑一声,这古代啊是真的不重视地图测绘,他对李隆基还有众多朝臣说到:“陛下,诸位同僚,看起来我们又有新议题了。”

    “微臣建议如今我大唐官道越修越多,往来更为便捷,臣认为朝廷有必要重新测绘天下地图。”关于地图的事情,安江顺以前好像也提到过,不过并没有引起朝廷重视,但是这地图在古代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地图。一般百姓对帝国认知还停留在道听途说,大部分百姓甚至都没有出过所在县。

    “测绘天下地图,还要让每一个县镇衙门都能有一副全国大略图,以及一份本地州县的详细地图……”

    “有了地图,官员才能对帝国有一个更详细的了解。”

    “臣认为,朝廷有必要让大唐每一个百姓了解如今的大唐。”安江顺对李隆基说到:“地图只是一个工具,一个能便捷百姓和朝廷的工具,朝廷不应该将地图锁起来,而是要真正发挥他的作用。”

    “此事待议,先说说广州。”

    “笔墨。”安江顺出声让一旁的管事宦官送来笔墨,然后当着众多朝臣的面,画出了广州湾大概的样子,在预定的两个新城城址圈出说到:“广州湾很大,新修两个卫城主要目的就是让这些前来我大唐贸易的外邦人物无法在第一时间深入内地。”

    “贸易自然是有来有回,所以我们不能敌视外邦人,但是必要的防范还是要有的。微臣建议,朝廷未来应该划出一些城市作为专门的通商港口,其余各地港口虽然也对外邦人开放,但是只有专门的通商港口才有市舶司,可以登记信息,发放文牒,一般港口没有这个职能,而没有文牒的外邦人则不得前往其他地区。”

    安江顺的建议基本上就是复制了前世的海关以及护照制度,只不过由于这个世界还没有所谓的大使馆,这外邦人护照只能等外邦人来到大唐进入港口后在港口市舶司办理。

    “同时陆上边境各关隘也要如此办理。”

    “不过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广州,这关中地区虽然也有大量外邦人,但毕竟关中是我大唐中心,外邦人再多也不会有什么大影响。”

    如果不是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安江顺甚至想让提出相片的概念了,不过在现有条件下只能做到这么多了。

    最后李隆基拍板说到:“既然安卿说有用,那就如此安排吧,关于新城修筑所需钱财人力,由岭南道与户部各负责一半,今后两年广州府赋税可自行截留七成,不过如何使用必须分文不差上报给户部,户部则根据账本进行核对。”

    李隆基痛快的同意了安江顺的提议,同时还给出了便利条件,广州作为南方最大的贸易港口,每年商贸税收很多,李隆基让广州截留七成赋税加上岭南道和户部的支持,足够在最快的时间修好两座新城,毕竟安江顺的方案中并不打算为新城修筑城墙,筑城成本一下子就降了下来。

    “陛下英明。”

    “退朝吧。”

    李隆基今天是真的乏了,直接宣布退朝,不管还有没有朝臣有事,李隆基直接宣布了退朝,他需要平静平静,这安江顺太能给他找事了,虽然安江顺提出的绝大部分建议都是有利于朝廷的事情,但是他这个皇帝现在已经逐渐没有了几年前的雄心壮志了。

    “退朝!”

    “恭送陛下!”

    走出宫门回到家中,安江顺兴奋的对李月婵说到:“夫人,收拾收拾,过完除夕,我们一家人就可以出去游玩了。”

    “父皇答应你了?”

    “答应了,今日朝会上,陛下当着众朝臣的面,应了我半年假期。”安江顺高兴的说到。

    “可是半年时间,是不是有些太少了?”李月婵问到。

    安江顺无所谓的说到:“没事儿,这几年你多去陛下哪儿说说,实在不行,到时候时间到了,我们不回去不就行了,陛下总不至于让人把我们抓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