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492章:往来不过一个利字
    这天下之事,来来往往一个利字*始终,不管是人与人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利益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如今的大唐已经被安江顺带上了一条就连安江顺也无语预料未来的道路,这个世界的大唐历史已经彻底偏离了安江顺前世熟知的道路。

    不过对于已经羽翼丰满,功成名就的安江顺来说,这个也不重要了,这就像你打游戏,你都已经九十九级了,这时候你那颗原本可以帮助你升到九十级的直升丸子就不重要了。

    一个男爵起身对安江顺提问到:“侯爷,能给我们这些人讲讲这经商之道吗?”

    如今的大唐已经不在歧视商人,贵族经商也渐渐变得常见起来,现在官员、贵族在聚会的时候讨论商贸也不会被人看作不入流的低俗了。

    这些贵族已经可以很自然的提出如何经商,如何挣钱的话了,不再局限于眼前的那一亩三分地,按照如今大唐流行的一句安江顺的话,“想挣钱就应该做挣钱的事儿,死盯着你那一亩三分地不思改变,不思进取你不仅挣不了钱而且还会日渐落后于他人……”

    听到这个有贵族主动向自己提问要怎么经商,安江顺非常高兴,他先问到这个贵族叫什么名字,贵族回答:“在下陈放。”

    “那本侯就称一声陈兄了。”

    “侯爷,万万不可,万万不可,侯爷与在下尊卑有别,在下万万当不起侯爷一声陈兄。”

    安江顺挥手打断陈放的话,说到:“诶,今天是私宴,没有所谓上下之分,包括你们也是一样。”安江顺对其他官员贵族说到;“你们也是一样,今晚是私宴,没有上下之分。”

    安江顺还特意问了一声张义:“对吧,张太守。”

    张义赶紧起身回到:“下官听侯爷的。”

    安江顺佯怒:“既然听本侯的,那为何还如此恭敬呢,随意一些。”张义称是然后坐下。

    见到大家都领会到他的精神了,安江顺这才对刚才提问的陈放说到:

    “既然陈兄也问了,今天本侯就给你们讲一讲这为商之道。”安江顺高兴的说到:“以往啊,人们提到商人总是各种瞧不起,这种思想啊,在本侯看来非常不好,现在大家可能都认识到了,这贸易发展起来了,大家的生活是不是过的更好了呢?不仅是我们,包括一般百姓生活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那诸位同僚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吗?”安江顺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个。”很多人犹豫了,他们还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一些想过这件事情的人其实心中也没有个准确答案,都是一些零散的想法,安江顺看这样子就知道这些人是给不出一个准确答案的了,他缓缓的说到:“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以前我也对其他人讲过,举个简单的例子,例如农具,一些地区没有丰富的铁矿,缺少铁矿本地农具生产量就很少,那怎么办呢?这时候就需要商人将外面的铁矿石贩运到没有铁矿的地区,或者直接贩运农具……诸位,你们想一想,如果没有商人,远方的物资从哪里来?”

    “诸位,你们又看看,这酒桌上,这美酒佳肴有多少是扬州所产?我们能吃到这些美酒佳肴都得感谢商人。”安江顺做了一些铺垫,然后说道:“以往不管是朝廷还是民间都不太重视商贸是因为那个时候,百姓甚至连饭可能都吃不饱,根本没有心思去想其他事情。”

    “但是现在不同了,新作物在整个帝国推广,朝廷粮仓充盈,百姓家中余粮也堆满了自家粮仓,朝廷也就不必再只着眼于让百姓吃饱饭了,而是应该想着如何增强国力改善民生。”

    “可是这跟经商有什么关系?”陈放疑惑的问到。

    “陈兄,我且问你。”

    “侯爷请问。”

    “假如陈兄只是一个普通百姓,家中粮食充足之后,你会想什么?”

    “那当然是让妻儿穿上好衣服,住上好房子,每天都能吃上肉。”陈放的话让在场所有人都笑了出来,不过还没有笑到几声他们就看见坐在主位上的安江顺脸色有些不好看,他们赶紧停下了笑声。

    “很好笑是吗?”安江顺问到。

    “不不不,不好笑。”

    安江顺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到:“你们笑,本侯倒是也不觉得有什么,毕竟在场大部分出身都不算低。对普通百姓的生活也不了解,实际上陈兄刚才所说正是最广大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吃不饱饭的时候他们要得努力让自己和家人能吃饱饭。但是这吃饱饭就够了吗?不,远远不够,因为衣食住行百姓最重要的四方面需求这才堪堪满足吃饱饭的需求,还有穿衣住房需要解决。”

    安江顺的理论有些超前,毕竟这个时代的上层人士对百姓的认知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吃饱饭就足够了,甚至朝廷也是一样,安江顺对众多贵族说到:“改善民生不是只让百姓吃饱饭就足够了,你们是贵族,是帝国精英,思考问题啊不能太简单。”

    “要改善民生就需要更多布匹,牛羊猪,但是百姓也不可能每家什么东西都能出产对吧……”

    安江顺足足讲了一炷香时间,让所有人明白商人和商业的重要性,说完后,这才问到众人:“本侯讲了这么久,你们可悟到了什么?”

    “请侯爷明示。”

    “你们呀,思想还是没有打开,仔细想想,百姓要想生活的好,需要什么?”

    “衣服,住房?”

    “包括这些但是不限于这些。”安江顺说到。

    “这天下来来往往,这么多人奔波不断为了什么?都是为了一个利字,要挣钱就要知道什么挣钱,你们不是问本侯经商之道吗?其实很简单,缺什么商人就去卖什么。这个地方不产粮,那我们就卖粮食,这个地方需要铁矿石铁器,那我们就从铁矿石丰富的地方将铁买来运到缺铁的地方。”

    “正所谓奇货可居,为什么大食人、波斯人、甚至更遥远的罗马人也就是大秦人会不远万里的来我大唐购买瓷器、丝绸、茶叶呢?”

    “因为他们没有?”陈放立刻接到。

    “没错,不过也不止于此,外邦人不辞万里来我大唐购买瓷器还因为丝绸穿着舒服,那是身份的象征!一匹丝绸运到他们国家价值百金,你们说说这利益打动人心吗?”

    “不得不说,侯爷,连下官也心动了。”张义开玩笑的说到,他的话倒是没有人当真,虽然如今这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一定提高,但是这政治地位还是略有不足,像张义这样的人还是更愿意在仕途上发展。

    “本侯这生意经就一句话:买多卖少,缺什么卖什么,这个地方没有什么,我们做什么。”

    安江顺和一众扬州贵族、官员聊了很久如何做买卖,其实安江顺对做生意也是个半罐水,不过应付这个时代的人还是足够了,今晚上安江顺讲了这么多废话其实就六个字,买多卖少和逐利。

    当然了,不是简单的买多卖少,而是从货物丰富产区买来货物贩卖到贫乏区,这是一种非常简答的商贸模式,但这也是*了整个人类经历发展史的商业贸易模式。

    “本侯酒喝多了,这废话有些多了,还请诸位不要见怪。”

    “侯爷言重了,我们这些人还要感谢侯爷,侯爷可是让我们这些人茅塞顿开啊。”

    安江顺讲的道理其实很浅显,很多人都能看到,但是很多人却又看不到,尤其是这个时代很多人思维和眼界受到束缚,道理和规律虽说很简单,但是若是没有安江顺这一番话,他们可能还要很多年才能看明白。

    “本侯有些不胜酒力,还请诸位同僚见谅,本侯就先回去休息了。”

    “我等恭送侯爷,公主,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