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499章:远渡重洋
    安江顺一家人在北海待了一周时间,在七月二十八日清晨迎着黎明的晨光踏上了东渡重洋的道路。

    在北海的这一周,安江顺也不是白待的,北海城是安江顺力主修建新式城池,也是日后大唐向东边海外扩张的基地和北方海外贸易中转站,虽然现在北海城只是一座只有五六万人的城池,但随着航路的开拓,北海与新大陆之间已经有稳定的航运往来,虽然现在可能十天半个月才会看到一支十几艘船组成的船队才会抵达,可是运回来的大量物资,尤其是安江顺凭借先知先觉在阿拉斯加淘金运回来的黄金那可是大唐最需要的物资。

    如果不是因为造船业还不足够庞大,民间航海技术、海员还不多,安江顺甚至想在大唐发起一股淘金热以此来吸引移民。

    上了船,安江顺对李月婵说到:

    “月婵,这第一站我们去倭国看看,如今倭国已经正式成为我大唐藩属国,我身为大唐宰相理应去藩属国视察民情,也好让倭国人知道我大唐宗主国心中是有他们的。”

    虽然从北海出发去倭国绕了一些远路,不过安江顺还是打算先去看看,一来大唐在倭国的驻军需要去慰问,二来这倭国已经成为大唐的藩属国,他也又必要去实地查看一番,同时他还有一个重要的计划将在倭国开展。

    作为帝国长公主,李月婵还是识得大体,不过她奇怪的是自己夫君这一次什么礼物都没有带啊,这可不符合天朝上国礼仪啊。“可是安郎,你去倭国这啥礼物都没有带?”

    “谁说我没带礼物了,这一次我可是给这些倭人带来了最好的礼物。”安江顺站在甲板最前方对自己妻子说到:“我可是给倭人带去了一个大礼。”

    “夫君,什么礼物啊,我没看见呢?”李月婵好奇的问到。

    “我呀,准备让我大唐丝户教习倭人种桑养蚕。”安江顺对李月婵说到,安江顺可是记得前世看过一本小说提到过这日本四岛很多地方适合养蚕,这生丝产量不笑,安江顺准备在这个世界也让倭国人大力养蚕生产生丝,甚至直接在倭国开手工工场,生产高品质丝绸然后直接装船运到广州出口给阿拉伯人、波斯人、罗马人,安江顺这是准备从经济上控制倭国,让倭国成为大唐的原料生产地,以及其他商品的倾销地。

    “夫君,我发现你是越来越坏了呀。”李月婵脸上的笑意都快掩藏不住了,安江顺耸耸肩,然后对李月婵说到:“我这也是为了朝廷考虑嘛。”

    “你们男人的事情,我才懒得管呢,我去看看孩子去,别让这三个小家伙又把什么地方给弄坏了。”李月婵才懒得管安江顺他们男人的事情,她只需要照顾好三个孩子就行了,刚才李月婵也只是好奇安江顺为何要去倭国罢了,现在知道原因了,李月婵也就不想再知道其他事情了,反正身为妇道人家她只需要顺应丈夫的意思。

    “彭宇,彭宇。”

    “侯爷,什么事,今天是出发头一天,去告诉所有兄弟,日落前我们要好好吃上一顿,今晚我们吃烤肉喝酒!”

    “不过这酒可不能喝醉了,我们现在已经在海上了,这一旦遇到什么事情,人却喝醉了,那可是大大不妙了,所以这酒可以喝,但是要适量,若是被本侯发现有人喝醉了甚至喝醉了发酒疯,我就将他绑在船舷上丢到海里清醒清醒。”

    “是,侯爷,我一定将话传给所有兄弟。”

    “对了,走的时候,信送出去没有?”

    “侯爷放心,我已嘱托北海驿丞务必以最快速度送回长安送到陛下手中,再说了,还有千牛卫那帮子人呢,他们肯定会办妥的。”彭宇的话充满着对这群人的鄙视,不过安江顺作为冠军侯,作为宰相可不能像彭宇这样随意说话,他呀只能对彭宇说到:

    “诶,彭宇,怎么说大家也都是兄弟,只是隶属不同但职责都是一样的,人家也没什么坏心思,不过是听命行事,再说了这也事陛下关心我,担忧我和家人安全,能理解能理解。”

    安江顺对彭宇说到:“再者说,现在这千牛卫都在另一条船上,你又见不到,想这些干嘛,行了,晚上吃酒吃菜的时候都我把细点儿,别失了火,那可就闹大笑话了。”

    “是,侯爷,我会让兄弟们都小心的。”

    “行了,那就去安排吧。”

    让彭宇走开,安江顺一个人在甲板上眺望着远方,似乎那边有什么在等待他。

    就在安江顺抵达倭国的时候,长安的李隆基也收到了安江顺的加急信件,得知安江顺已经出海远渡重洋,李隆基又是大怒,又是欣慰,怒的是安江顺不打招呼直接去了遥远的海外新大陆,这一去最少也要个两年才会回到大唐,看完安江顺给他的信件,他又感到了欣慰,感受到了安江顺对朝廷,对他的忠心。

    安禄山、王忠嗣、程野等大唐边镇节度使,起码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是跟着安江顺打过仗的故旧,至少从表面上这些人都算是安江顺的故将,安江顺考虑到节度使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安江顺给李隆基的信中建言让李隆基在自己离开后逐步召各地节度使回京述职,同时要在法律上细致的规定每一个节度使府所辖具体兵力,同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节度使不得兼任!

    简单的来说,安江顺就是想通过此举防止和前世历史上一样出现一人身兼数镇节度使,在中央尚有精锐的情况下,就算某一镇节度使出现问题影响也不会太大,毕竟这节度使都设在了边疆,大部分地广人稀的,就算是造反,一镇之地也凑不出来多少兵,好歹长安城中李隆基直接就能调动的中央军队还有十来万,虽然其中只有不到一半是精锐,另外一半大都是滥竽充数的货色,要不就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编军队或者京兆府本地团结兵。但就算是这样也足够震慑各地的节度使了,一旦出现问题,李隆基便可以用京兵震慑其他各镇军队前去围剿。

    其实安江顺这也是在给自己未来留一些余地,他临走还关心朝廷安慰,圣人安慰,足以见证安江顺对李隆基的忠诚嘛。

    “安卿真不愧为帝国忠臣,不愧为朕之贤婿。”

    李隆基当即拟旨传召各地节度使,让他们在二十二年除夕前回到长安,安江顺从倭国四岛离开的时候从北边刚刚开拓的新航路前往新大陆。

    入秋的时候,关于安江顺一家人坐船出海这长安城中关于安江顺一家人坐船出海前往新大陆云游去了,一时间,整个大唐众说纷纭,有人说安江顺是代表皇帝代天云游,去新大陆也是为了宣扬大唐国威,有的人说安江顺是遭到了朝中大臣排挤,反正说什么的都有,不仅是民间议论纷纷,包括官员中间也是一样。

    之前大家都当真认为安江顺是这么多年征战累了,乏了,想要休息,但是现在安江顺直接就出海远渡重洋去了新大陆,一些官员就怀疑是不是安江顺已经失去了皇帝的宠信,或者两人之间生了什么矛盾,这才导致了安江顺出走。

    一天上朝,李林甫终于忍不住了,直接在朝堂上问道:“陛下,臣听说这冠军侯去了新大陆,是真的吗?”

    听到李林甫的话,李隆基脸色猛的一变,呵斥一声问到:“汝是从何处听说的这件事情?”

    “这,陛下这事儿朝野上下都已经传遍了,说侯爷带着一家人出了海。”

    “还说什么了?”

    “说什么的都有。”李林甫小心的说到,从李隆基刚才的反应中他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了,这李隆基和安江顺之间并不像传闻中说的那样闹翻了。李林甫知道自己今天惹到麻烦了,赶紧跪下说到:“陛下,我等也是关心侯爷,毕竟侯爷去海外太过危险了,这万一路上遇到了风暴可怎么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