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518章:家人回来了
    “黄皓,这是令牌,整个江南道百骑司所属你都能调遣。”张毅将一块铜铸令牌丢给黄皓,再次嘱托到黄皓:“到了江南,一定要谨慎行事,侯爷在各地百姓商人心中地位很高,若是引起了侯爷反感,所有事情你自己承担。”

    “是,司使,属下明日就带人出发。”

    “等等。”张毅叫住了黄皓,“我且问你,你知道你到扬州要做什么吗?”

    “保护冠军侯啊。”黄皓理所当然的说到,张毅白了一眼,自己手下怎么有这么蠢的人,张毅提醒到:“你难道忘记侯爷刚被人暗算吗?”

    “记得啊。”

    张毅长舒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对黄皓说到:“既然你知道,还不明白吗?”

    “噢,属下明白了,属下一到扬州就会暗中调查此事。”黄皓对张毅说到。

    “明白就行,我这边有什么消息也会以最快的速度告知你,陛下让我们百骑司暗中保护冠军侯也是为此,侯爷虽然武艺高强,侯爷身边亲兵也战力非凡,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们的任务就是防止暗中有人刺杀侯爷。”

    “失败了一次那些人还会再动手吗?”黄皓有些怀疑的问到。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张毅说到:“虽然我和侯爷没有什么交集,但是本官仰慕冠军侯已久,冠军侯也是我大唐英雄,我们一定不能让侯爷再次被人暗算,如果是那样,那就是我们百骑司的耻辱!”

    “末将明白!”

    第二天,黄皓带着十几个亲信手下直奔江南,一路着急赶路的他们甚至比安江顺一行还要早到扬州。

    开元二十七年七月,安江顺没有惊动任何扬州官员进入了扬州城,第二天就在彭宇的迎接下前往扬州城下属的一个县城,彭宇根据安江顺的要求,在扬州下面一个叫做宝应县风景秀丽的小镇上买了几公顷无主的山边荒地,是一处依山旁水的风水宝地,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安江顺可能会在这个地方与李月婵渡过自己的余生。

    新家的地基已经开始了,由于跟着安江顺的还有数百亲卫,安江顺干脆就让人设计了一个大庄园,自己的小家位于庄园北部靠着*的位置,前世的安江顺就一直想要自己打造出一个舒适的小院子和小楼,上一世实现不了的事情终于可以在这一世实现了。

    “整个庄园其他地方你们看着来,弟兄们的住所也可以由你们自己设计,在庄园这个位置给我留下几亩地,我自己设计一个小院子。”安江顺指着简陋的土地地图对彭宇说到:“现在最重要的是先建造一批临时住所,让兄弟们不必风餐露宿。”

    “另外等庄园住所建的差不多了,就让有家室的弟兄们将家眷都接来,未来基本上我们就住在这里不挪窝了,本侯开始享受生活,也不能让我的弟兄们与家人两地分居嘛。”

    “侯爷,我还是建议可以将周围的土地买下来,镇子上的人家耕地都集中在镇子附近,我们这里离镇子有七八里地,我建议可以将这一片地方买下来然后改造成稻田。”

    “你是想用稻田作为警戒线?”安江顺立刻就明白彭宇的打算,彭宇是想给庄园留下足够的警戒距离。

    “正是,我打算把整个庄子四周的土地都改造成稻田,只留下四条通道通往外界和后山,如此一来,弟兄们也就不用那么累的巡逻了。”彭宇对安江顺说到:“侯爷,我这也是为了你的安全。”

    “行,就这样做,今年是来不及了,明年就在庄子四周种满水稻,也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嘛。”安江顺对彭宇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这些人就要从行伍之人成为农户了。”

    “对了,明天还是分出一些兄弟或者去镇上雇佣一些人开垦土地,种下蔬菜和红薯,水稻是来不及了,种一些蔬菜和红薯还是来得及。”

    “好的,我记下了。”彭宇一边在纸上记录安江顺的要求,一边对安江顺说到:“我已经让人去扬州采购了一万石粮食,有五千石稻米、三千石玉米和两千石红薯。”

    “对了,我记得从新安回来的时候,我们不是带了一石土豆吗?土豆呢?”安江顺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他从新大陆回来的时候,不是带了一石土豆吗?土豆呢?

    “好像还在吧,等下我去问问陆羽他们,从云州分别的时候,东西应该留在了云州,陆羽他们南下的时候应该带上了吧。”彭宇有些不确定的说到。

    “算了,遗失了也所谓。”安江顺无所谓的说到,反正已经找到了这个东西,晚一两年早一两年种上也所谓,如今的大唐粮食是不缺的,丰富粮食结构不急于这一时。

    “文渊。”安江顺突然叫出了彭宇的字,语气有些郑重的问到:“这些年跟着我后悔了吗?”

    “属下从未后悔跟着侯爷,若不是侯爷一手提拔栽培,我也不会有今天。”

    “可是如今,你还四十不到就跟着我隐退山林,就不后悔吗?”

    “有侯爷在的地方就有属下,属下这辈子只愿在侯爷手下效力。”彭宇的话每一个字都透露着真诚和坚定。

    “侯爷,如果你觉得厌烦了属下,尽可以让属下……”

    “好了,文渊,我只是突然感慨而已。”安江顺叹了一口气说到:“我从来不会怀疑你们这些与我共度生死十几二十年的兄弟,我只是觉得你们都是人才,就这样跟着我归隐山林,有些浪费人才了。”

    “侯爷的归隐才是大唐最大的损失,也许过不了多久,京中那位圣人就会来旨召侯爷你回京。”

    “除非大唐到了生死关头,否则某不会出山。”安江顺摇摇头说到:“这几年,我真的感受到什么叫做人心利欲。”

    “日后,等庄子修的差不多了,我们就在庄子外修一所学堂,为大唐培养更多人才。”安江顺站在一个山坡上指点江山,彭宇也心有所感认同的点了点头,既然侯爷不再出山,就在此处设以学堂教导更多孩子成为大唐的人才也是一个不错的事情。

    “我们还可以经商,让我大唐的商船遍布全天下!”

    ……

    花费了两个月时间,安江顺在*旁亲自参与修筑了一家人居住的小院子,说是小院子实际上也是一通三进三出的大院子,前院待客,虽然接下来很多年,新的侯爷府可能一年也见不到一个上门拜访的客人。但是这修房子还是应该有一个应有的格局,屏风前院一一不可缺。

    房子的内部装修并不复杂,有安江顺的参与建造,这一座新院子也不像一般大唐人的家,卧房格局很小,让人觉得难受,安江顺作为一个现代人,对狭小的卧房确实没有办法接受,而且卧房还必须要有大开窗户,其他内部装饰就很简单了。

    简单而不失大气的内部装饰让人眼前一亮,不管是谁看着都很舒服。

    十一月的时候,李月婵和四个孩子终于到了扬州,安江顺早在半个月前就接到了程野的六百里加急,所以安江顺提前了半个月到了扬州外港等候家人的归来。

    “安郎。”李月婵走下船的第一眼就看到了安江顺,眼角的泪水立刻留了下来,经历了一次生死之后的分别,李月婵对夫妻之间感情又有了新的认识,分别了这么久,李月婵心中对丈夫的思念一点儿也不比安江顺心中的思念少。

    正当夫妻两人要互述衷肠的时候,四个孩子叽叽喳喳的声音直接打破了这唯美的画卷。

    “爹爹,爹爹。”

    三个孩子叽叽喳喳,一边叫着爹爹,一边往安江顺身上扑,就连最小的四郎也在努力的往安江顺身上爬,安江顺顺手抱起四郎,然后摸了摸其他三个孩子的小脑袋说到:“想爹爹了吗?”

    “想。”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到,当然了四郎嘴巴里面说的什么暂时还没有人听的明白。

    “爹也想你们。”安江顺溺爱的说到,将四个孩子一一抱上马车,安江顺这又才牵住妻子的手“走吧,我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