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523章:李亨的到来
    “你看看这是谁。”安江顺猛的闪到一旁,露出了身后的身影。

    “三弟,你怎么来了?”看到安江顺背后的身影,李月婵吃惊都叫了出来,她看到李亨的一瞬间和安江顺反应一样,不是说来的是信使吗?怎么出现的是李亨呢?

    “姐姐,好久不见,你还好吗?”李亨笑着问到李月婵。

    “三郎,你怎么来了?”李月婵又问到。

    “想姐姐了,就来看看姐姐一家人。”

    “德性,我还不知道你吗?”李月婵瘪嘴说到:“你会这么远来扬州看我?你肯定是有什么事情想要求你姐夫帮忙。”李月婵才不会给李亨留面子呢,直接就戳破了李亨的遮羞布。

    “姐,你就不能给我留个面子吗?这么多人呢。”

    “好了,你和你姐夫先聊着,我去后厨看看,让他们给你们烧几个好菜,晚上你和姐夫好好喝上一杯。”李月婵让李亨和安江顺先在院子里聊聊天喝喝茶,既然是一家人就不用坐在会客厅这么正式的地方了。

    “姐夫,最近过的怎么样。”李亨这个时候也不和安江顺聊关于朝堂事情,安江顺这个人对待身边的人就是典型的吃软不吃硬,李亨要打亲情牌,走迂回路线,先把安江顺的马屁拍舒服了才说其他的事情。

    “还行吧,每天去田地里劳作,溜溜马遛遛狗,然后陪着你姐姐,虽然不精彩,但足够幸福。”

    “侄子侄女呢?怎么没有看见人?”李亨问答安江顺,以提到孩子,安江顺脸上就充满了父爱的光辉,“彩萱和承武乘船去了新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守义现在我也不知道在何地,至于承文这小子现在皮的不行,这不刚刚才将我的茶壶打碎了,现在也不知道跑哪儿玩儿去了。”

    安江顺的言语看起来是在表达对几个子女的不满,但实际上安江顺的语气中充满了对四个孩子的满意和骄傲,看到自家姐夫这样子,李亨心中也很开心,不管怎么样,姐姐一家的生活过的还是很不错的,作为太子,李亨比李月婵更能感受到什么叫做勾心斗角,叫做人心冷漠。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最后继承大统,李亨大部分时间都是戴着面具在看人,现在到了安江顺这里才能真正的感受到一种名为家的温暖。

    “孩子长大了,也有自己的想法了。”

    “不过只要他们过的好,过的开心就行了。”安江顺从来没有要求过自己的几个孩子必须做到什么,家里有这个条件,他们愿意做什么就去作什么,当然在大唐,也不可能像安江顺前世社会那样有着五花八门的职业,孩子们的选择其实也不多,不过不管选择什么,只要不违背道德法律,安江顺就会支持孩子们去做,至于家业,他才四十,还能再撑二三十年,到那时,第三代差不多也快成年了,总会出现几个接手家族产业的人。

    “姐夫一家的生活真是令人羡慕啊。”

    “羡慕了?”安江顺问到。

    李亨点点头又摇摇头,“是羡慕姐夫和姐姐的生活,但是姐夫你要是让我放下这一切我也不做到。”突然一瞬间,李亨竟然有些懂了,他突然就明白为什么安静顺要挂印离开,表面上的原因是因为朝政争斗的黑暗让安江顺心中受伤了,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还有安江顺对待生活完全不一样的态度吧。

    “伯母怎么没有接过来?”李亨突然问到,安江顺无奈的摇摇头:“阿娘说她年纪大了,不想远行,而且南方气候湿热,阿娘不习惯,前几年来过一次,没待几天就走了。”

    “那真是可惜了。”

    “没事儿,母亲身边还有两个兄弟,他们能照顾好母亲。”安江顺和李亨在溪水边的凉亭中坐下,安江顺唤来一个下人。

    “你去告知夫人,就说今晚在亭内用餐。”

    “是,老爷。”

    “姐夫,你这小楼庭院修的不错,虽然比不上长安的皇宫贵族豪华,但却不失精致,不错,不错。”李亨对安江顺的院子表示出了极大兴趣,安江顺也是一来骄傲的对李亨介绍到:“这个小院子虽然简单,但却倾注了我所有的心血,每一砖每一瓦都是我与亲手铺上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对我来说,修院子就是为了自己住,过于奢华的房子和装修并没有实际用处,我和你姐姐都喜欢这样温馨的小院子,而不是奢华的大庄园,整个庄子实际上大部分房屋院落都是我那些老兄弟在居住。”

    “陛下近来身体怎么样?”安江顺问到李亨,李亨点点头:“父皇他能吃能喝,每天都和杨贵妃在一起,不是在饮酒作乐,就是在欣赏贵妃娘娘的美妙舞姿。”

    “这杨贵妃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把父皇迷的颠三倒四,也不上朝了,不然李林甫这老贼也不会有机会掌控朝政。”李亨的话语中透露出他对李隆基不理朝政的不满,说实在的,作为皇帝,李隆基从一个非常开明的君主到如今一个不理朝政,听信小人谗言的昏君,李亨作为儿子心中对自己父皇也有很多不满。

    但是李亨也不能轻易做篡位的行为,不管是从政治资本还是从道德束缚等方面来看,李亨在这个时候都不能直接篡位或者逼迫李隆基退位做太上皇,他来做皇帝。

    李亨就算对朝政不满,最多也就只能想办法获得代理朝政的名义,太子理政也是一个方法。

    安江顺突然对李亨说:“如果你真想这么做,还需要一个契机,虽然陛下这些年是不大理会朝政了,但怎么说呢毕竟现在绝大部分朝臣都还是支持你父皇的,而你缺少必要的资本。”

    安江顺微微笑着说到:“看你这样,还是不够沉得住气,李林甫这些在朝中有不少亲信,你需要一步步的来,不管是以太子身份理政,还是未来继承大统,你都需要沉得住气,一步步的来。”看着李亨欲言又止,安江顺也是有些想笑,看他这样,安江顺干脆主动提起了这个话题,不管怎么说,李亨都是自己妻子的兄弟,而且还是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兄弟,关系很不错,而且李亨平日里对安江顺也很尊重。

    李亨的计策果然比较管用,这不安江顺就主动开始说起这些事情了。

    “姐夫,以你在朝中的威望肯定能制住李老贼。”

    “我不行,如果这个时候我回到长安,不仅会引起李林甫他们的激烈反弹甚至采取过激行为,而且陛下也会多想,怀疑我回长安有其他目的。”安江顺对李亨说了很多,包括根据这些年长安传来的消息和李亨提到的事情,现在的李隆基非常多疑,以往李隆基对安江顺确实很信任,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安江顺和李隆基除了最初的那几封圣旨外,没有任何的信息往来,李隆基是否还跟多年前那样信任安江顺?很难说,而且安江顺还是在李亨的邀请下回到长安,就更难免会引起李隆基和一些大臣的疑心。

    同时,李隆基对安江顺有很大的恩情,不管李隆基现在怎么样,安江顺都不能去做对不起李隆基的事情,安江顺可以想办法去改善这件事情,但是他绝对不能做直接架空李隆基甚至是逼迫李隆基退位的事情。李亨和李隆基是父子,他们之间的事情,安江顺就更不好参与了,如果李亨能凭借自己的本领以太子身份理政,安江顺也不会说什么,只要没有伤及李隆基生命,便就顺其自然吧。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安江顺这就是给自己立牌坊,但其实也没有那么严重,这其实就是个人恩情和国家大义交织在一起之后复杂情感一种表现罢了。

    李亨对安江顺行了一礼说到:“是小弟我考虑欠妥,还请姐夫见谅。”

    “无妨,我们都是一家人,不必多说”安江顺摆摆手,让李亨不要这么见外:“我也知道你是为了朝廷,为了大唐好,毕竟陛下长期不理政确实对国家不利,至于其中你是不是还掺杂了私欲我也不想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