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637章:雒阳巨变 上
    刚刚收复亳州的李光弼接到安江顺要求他承担起整个南方的清剿任务后,立刻下令让亳州的军队停止休整,日夜操练,等待安江顺在许州重整军队后北上,李光弼接手南方所有军队后便开始清剿南方叛军的重要任务。

    安禄山的大燕军进入南方各州郡的时间并不断,大部分乡镇都有大燕零星军队和官吏捕快,当然乡镇上面的叛军大部分都是本地地方武装和小官吏在面对叛军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无奈之中选择了投降,对于这样的情况,安江顺已经在命令中提到了,只要他们在朝廷官军到达后及时反正,同时呢,经过调查他们在投降叛军的这段时间里没有做过大奸大恶之事,没有欺压过本地百姓,就不追究他们的罪责,他们仍然可以继续为乡镇官员。

    当然了,这些官员日后的升迁肯定就更难了,毕竟在他们的记录中永远都会有一条曾经委身贼寇的记录,日后升迁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干和功绩他们这辈子是别想往上面爬了,能安安稳稳的做到退休颐养天年就已经非常的不错了。

    “安帅的命令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只要及时反正就不要去为难这些小人物。”李光弼对一旁的都尉王炳义说到:“有了安帅的命令,接下来我们行事也就有方向了,不过在这之前本将军认为我们应当派人将这个消息散发出去。”

    “将军所言有理,将此消息散发出去后,南边那些被迫投降反贼的人肯定会立刻来与我军主动联系。”王炳义对李光弼说到。

    “南方叛军非常零散,只有几个州治所的叛军兵力还算比较集中,所以南下后我军需要分兵,到时便由你率领西路军,我率东路军,我们分成两路清剿南方的叛军,同时还有一点要记住,我军的队伍必须走到每一个乡镇,务必不能漏掉任何一个地方,本将可不想在我们发出捷报后,安帅又听闻南方还有反贼在作乱。”

    “既然如此,末将认为,我军南下后不仅要清剿所有叛军,还可以顺带着将一些土匪流寇剿灭。”王炳义对李光弼建议到,叛军失利被击溃后很多土匪与流寇巢穴都有有可能成为这些溃兵的躲避处,与其留下隐患,还不如将这些土匪流寇一同剿灭。

    “既然如此,那就先派出探子乔装打扮后南下摸清各地敌情尽快回报。”李光弼对王炳义说到。

    王炳义抱拳领命说到:“末将这就去安排。”

    “去吧,速度要快,安帅那边很快就会有新命令传来。”

    听到将军的话,王炳义点了点头,退出了帅帐,快步来到斥候营,叫出斥候营的统领,让统领自行安排手下的斥候乔装打扮后南下打探敌情以及各地的土匪流寇情况。

    在反贼占领南方一些州郡后,战乱导致了很多百姓流离失所,这上山落草为寇的人也就多了,有的是乱兵有的就是普通百姓不能维持生计后只能落草为寇,平时务农,有买卖的时候就会上山进行他们所谓的劫富济贫的事业。

    李光弼不是一个好杀的人,对于这样的匪徒呢,只要他们愿意缴械,便可以自行返回家中。

    就在李光弼积极准备的时候,在许州的唐军也完成了整编,将建制不完全的一些的队伍打散后填充进一些损失较少的营团,然后将一些建制还是不健全的营团留在许州作为防守队伍,一方面防守许州城,防止南边的唐军从许州一线逃回关内,一方面也是让这些队伍留下来保护照顾在大战中受伤的兄弟们。

    一些轻伤的士卒经过治疗和几日的休息可以跟上大军行军前往郑州,但是还有几千伤势比较重或者腿脚受伤的兄弟不便行军,等这些士卒伤势痊愈后便可以充实进停留在许州的这些建制不全的营团之中。

    “安帅,军队已经整编完成,粮草辎重也都统计完成,另外在许州城中我军还缴获了三十万石粮草,目前我军粮草还算充足。”袁成杰正在给安江顺汇报大军的情况。

    目前能够抽调到郑州去的军队只有十一万,其中还有七八千人或多或少身上还带着轻伤,不过等大军行军到郑州,这身上的伤势可能也就差不多了。

    十一万人加上郑州的军队差不多也有十六七万人,并且唐军还在不停的征兵,兵力暂时看起来是不缺的,经过许州大战,刚刚从军的这些新兵也得到了足够的锻炼,许州之战表面看起来非常顺利,但在实际的战斗中,许州之战非常激烈,反贼虽然败的很快,但是战斗的过程并不轻松,如果不是因为武令峋从一开始就出现了战术失误,同时呢,卫弘盛这个前线指挥官也出现了判断失误加上燕军虽然单兵素质好,大部分士卒都可以称得上是身经百战,但各部之间的配合算不上太好,尤其是在巷战中,若是将唐军和燕军的位置互换,这巷战绝对不会如此草草就结束了,说起来燕军嘴上说着要在巷战中狠狠的教训唐军,但是实际上,巷战开始后,燕军各部就已经各自为战了,相互之间支援沟通都不及时。

    如果换成是唐军作为防守方,唐军的配合和中下层指挥官肯定表现的更好。

    不过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再去讨论没什么大的意义了,当然安江顺、袁成杰等唐军将领还是会从许州之战中总结经验,这也是唐军成长迅速的原因之一,受到安江顺的影响,唐军上下都有这个习惯,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不管是内部竞武还是作战,每一次结束后,他们都会总结经验教训。

    安江顺经常对下面的人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败后没有吸取经验教训,下一次还会犯下这样的错误令自己失败。胜利也不要骄傲,你要学会在胜利中去发现自己的不足,也要将敌人的失误进行总结,这些失误很有可能你以后也会遇到。”

    安江顺的教导对下面这些将士影响很大,毕竟安江顺历来都有着常胜将军之美名,唐军将士对安江顺的教导也是非常的信服。

    而且安江顺本来说的也是真理,只不过在平常中,很多人根本不会想到这回事情,也没有这个习惯。

    唐军准备会师郑州的时候雒阳发生了一件大事情,这件事情足以影响接下来的天下局势。

    就在安江顺率领唐军在南方势如破竹节节胜利的时候,大燕朝廷发生了巨变。

    安禄山的次子安庆绪联合宦官李猪儿杀害了安禄山!安禄山死了,当安禄山死了的消息传到安江顺耳中的时候。

    安江顺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一个人走到了河边,望着北边的天空独自神伤,虽然他和安禄山闹了矛盾,甚至两个人刀兵相见,同时立场也相对了,但是在安江顺心中,安禄山的重要性从未降低过,他来到这个世界后,他就只有安高格一个朋友,也正是有安高格这个发小他才能成功的从部落中逃出来,若是只靠着他一个人,当年的他命运如何还不知道。

    现在突然听到安禄山死了,而且和他前世那个世界一样是被他的儿子安庆绪给杀了的时候,安江顺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于公于私,安禄山都是他的敌人,但是两个人之间又有着那么多年的友谊。

    安江顺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一旁的彭宇、袁成杰等人都不敢上前打扰,尤其是彭宇和陆羽他们对安江顺和安禄山两个好兄弟之间的恩怨情仇非常了解,他们也都知道安江顺这个时候心情肯定是非常的复杂。

    “安禄山死了,安庆绪上位肯定需要时间来稳定局势,这是我军的机会。”不远处的袁成杰等人只能自行讨论接下来的局势,不管如何,安禄山死了这对他们肯定是一件好事情。

    安庆绪作为安禄山的儿子,弑父篡位肯定得不到很多安禄山心腹的认可,尤其是史思明一圈的人肯定对安庆绪不满,伪燕朝廷内部可能出现分裂这对唐军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情。

    “坐山观虎斗?”蔡葵对袁成杰说到。

    “某是想这样建议安帅,不过安帅现在这样子,不敢上去说啊。”

    “哎,安禄山虽说是伪燕皇帝,但曾经毕竟两个人也是一同从部落中逃出来的生死发小,其中的情义是我们无法理解,此乃人之常情。”彭宇叹了一口气对众人说到,作为众人中跟随安江顺最久也是和安江顺每天呆在一起最多的那个人,彭宇对安江顺的事情基本上都知道。

    “安帅过来了。”就在袁成杰要说话的时候,他的余光看见安江顺转身朝着他们走了过来,赶紧止住了要张开的嘴巴。

    “你们刚才说的某都听到了,彭宇你立刻传信王成安,让成安哥发动在雒阳的细作,让他们散播谣言,就说史思明有将安庆绪取而代之的打算。”

    “是,安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