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645章:关中乱局 上
    史思明宣布向西进行战略转移的消息突然传出,立刻就搅动了关中地区的风云,心向大唐的士人百姓心中自然明白,大唐军队要打回来了,那些为害一方,为虎作伥的家伙这个时候立刻就慌乱了,史思明都走了,他们应该如何是好。

    之前他们这些人之所以这么猖狂,因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有史思明和安禄山等人放纵他们,甚至于史思明占领长安这短短的时间内,还特意连下了好几道命令设置了很多有利于他们的法律,让他们可以更自由自在的去收刮民脂民膏,虽然说他们收刮来的这些民脂民膏会拿出三成到五成上交给史思明,但是他们至少也落下了一半多。

    “老爷,史思明都要跑了,我们现在怎么办?”周府的管家周升问到自家老爷,在李唐王朝统领的时候,他们周家不过是三流都算不上的小家族,自从他们榜上了史思明之后,一跃成为了长安城中的大家族,虽然这个所谓的大家族地位是一个空中楼阁,他们周家并没有坚实的基础,就像现在安禄山死了,伪燕朝廷已经是风雨飘摇,史思明也要跑了,他们又该怎么办呢?是跟着一起跑,还是留在长安。

    故土难离,他们若是离开长安,就会失去经营了这么多年的基业,可是不离开,等唐军打回来,他们周家也不会有容身之地,之前安禄山建立大燕的时候,他们周家出力可不少,史思明占据长安之后,周家也是史思明建立伪周政权的急先锋。

    “老爷,要不然我们跟着史思明去安西吧,虽然有些偏远,但安西地处东西来往的交通要道,商业贸易往来密集,至少也能保证家道不会中落,若是不走,等李唐回来了,别人家说不好,但是我们周家肯定会成为李唐杀鸡儆猴的哪一家。”周升对自家老爷说到。

    周康泰没有作声,他有些犹豫,走还是不走这是一个问题,如果不走后果会如何谁也无法预料,但是走,至少结果不会太坏。

    周康泰还是在犹豫,他对一旁的周升说到:“汝先出去探探其他家的口风,如果其他家都不走,那我们便不走,本老爷就不信了,这李唐朝廷回到长安会清算所有人,正所谓法不责众,难道李唐朝廷还能将我们这么多的人杀光吗?”

    “好的,老爷,老奴这就出去打探打探其他几家人。”周升对自家老爷微微欠身,然后退出了房门,周康泰嘴中的其他几家,自然是和周家一样之前是伪燕的支持者,现在也和周家一样转身支持离他们最近的史思明,不过谁都没有想到史思明这么快就不行了,唐军这才刚刚使力,史思明就要跑了。

    一个时辰后,周升回来了,带回来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那就是其他几家已经在收拾行李家产了,准备和史思明一起走,好歹史思明身边还有数万大军,中途还可以汇集沿途的燕军,当然现在应该说是周军了,长安以西的大部分郡县在史思明占据长安后便归降了史思明,毕竟对于这些郡县长官都是安禄山和史思明老兄弟要不就是安禄山一手提拔起来的,安庆绪这个弑父篡位的儿子在他们心里面可没有什么地位,也不值得他们信任,相比较下,他们更愿意相信史思明。

    长安城中风云涌动,关中陇右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每个地方都有人在思考自己是不是要逃走,虽说故土难离,但是不走的话,有可能连命都会丢。

    只要有钱,有实力,不管到了哪里他们都可以再建立起一片家业。

    大大小小的家族以及个人都在考虑跟着史思明一起西撤到安西,史思明也在积极准备,要朝着西边撤。

    离开前,史思明决定效仿昔日的汉帝国末年董卓那样,在离开之前,狠狠的收刮一次,要将整个长安周边收刮个一干二净,甚至史思明都将目光放在了李唐皇族的皇陵上,不过李唐皇族在修建皇陵的时候修的都很坚固,最后史思明也只能将外围的一些装饰物件值钱的东西全部带走,重点则是放在了长安的皇宫,之前安禄山他们占领长安雒阳等地后,将这些地方看作了自己的底盘,也就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收刮,现在史思明都要跑,还不抓紧时间收刮怎么能行。

    史思明直接派出了五千士卒,下令要将整个长安皇宫全部搬空,不仅是长安皇宫,还有东宫以及一些大家族的院落,现在史思明也没有心思要拉拢这些人了,只要没有站在他们这边,那就是敌人,既然是敌人,那敌人的家产就应该全部充公了,用来扩充自己的军队。

    “抓紧时间,三天之内所有物品必须全部打包打走。”史思明要求手下人尽快将收刮来的财产全部装上马车,为了搬运这些财富,史思明还派出了军队将长安周边的所有百姓家中的马匹马车牛车全部征集了,史思明这样做同样还等达到一个目的,那就是尽量削弱长安附近百姓,增加唐军接手长安等地后的负担,唐军被这些百姓拖累,就不能在第一时间追击他们。

    “大食人估计也快到了,等大食人到了,不要告诉大食人事情,就说我们是带着财富回安西征召更多的士卒,让大食人去雒阳找安庆绪,就说大哥是自然死亡,现在大燕由安庆绪继位。”史思明对手下几个心腹将领说到。

    “陛下的意思是,让大食人去挡枪口?”

    “没错,就让大食人替我们挡住身后的唐军。”史思明对韩桥西说到:“大食人连续派出了两波十万大军,这二十万精锐军队覆没了,想必大食人也不会再有实力威胁我们。”

    “一石二鸟,陛下高,高招呀!”韩桥西立刻拍到史思明马屁,随着如今地位已经不一样了,史思明也是一国之君了,史思明也就越来越喜欢众星戴月的感觉了,享受这种被所有人当做中心的感觉。

    “对了,朕还记起一件事情,那就是要将长安附近的百姓迁往玉门关外,安西等地最缺的便是人口,未来要强大我大周,需要更多人口才行。”史思明对韩桥西说到:“这件事情就交给你来做了。”

    “陛下放心,微臣一定做好此事,将百姓全部迁往安西各镇。”韩桥西对史思明说到。

    “你做事,朕还是放心的。”

    随着史思明一系列的动作,关中各地的局势更加混乱了,甚至一度影响到了雒阳等地的局势,不过安庆绪并不知道这一切,只有严定这个真正掌权的人才知道现在局势已经到了何等严峻的地步。

    不过严定再怎么着急也改变不了当下的局势,所谓的大燕国已经从一开始占据了整个大唐的半壁江山到现在只剩下雒阳方圆数百里地了,兵力人口已经到了最低点,这个时候安庆绪弑父篡位的恶果也终于体现出来了,史思明振臂高呼后,大量的原安西旧部纷纷靠向了史思明,而不是安庆绪这个法理上的继承人,谁让安庆绪弑父了呢?在绝大部分人看来,安庆绪连生父都敢杀,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自然也就很少人敢直接投靠安庆绪了,相比而言,还是史思明这个他们已经了解了十几年的人更值得他们的信任。

    作为一个善于投机的人,严定面对这样的局势,自然也就有了自己的小算盘,严定已经在思考自己是不是应该想办法和李唐朝廷联络上,投靠李唐朝廷。

    作为一个投机倒把专家,严定丝毫不觉得这样有什么可耻的,更何况,安禄山当年是对他有恩,但是安禄山后期对他也是拳脚相加,而且最重要的是安禄山都死了,安庆绪又是一个扶不上墙的阿斗,稀泥,不值得他在这一棵树上个吊死。

    “这封信,汝务必要亲手交到安江顺大帅手中,明白吗?”

    “相爷放心,人在信在,人不在信也在!”

    被严定赋予厚望的信使立下军令状,严定满意的点了点头,“事成之后,本老爷大大的有赏。”

    “是,相爷,小人一定完成使命!”

    信使怀揣着严定送给安江顺的迷信,在一队换上了便装的精锐护卫护送下,从雒阳最偏远的一个侧门出了城门,没有惊动任何人。

    虽然此时雒阳城基本上处在严定控制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人是支持安庆绪的,而且很多人是不愿意投降大唐的,要是走漏了风声,严定首先就会面临这些死忠分子的围攻。

    关中等地的局势越来越复杂了,北边唐军的骑兵先锋正在不停的逼近长安等地,安守义率领的北方军团主力可不是现在雒阳、长安等地这些新征召的杂兵,安守义手下的精锐不是安江顺特意抽调的军队就是经历过数次大战的步卒,实战经验比较丰富,一旦安守义的北方军团主力全部越过了河水防线,关中等地的收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