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660章:错综复杂的安西态势
    “但我们也不能让大食人一直这样下去,若是大食人再继续在城中劫掠,我们在龟兹可就真的站不稳脚跟了。”蔡旭对安庆绪说到。

    “陛下,我们必须想一个办法让大食人停下抢劫行径。”

    “哎,去告诉巴萨罗穆,朕愿意拿出五万两黄巾和一批珍宝补偿他们,不过你去的时候要与巴萨罗穆讲清楚,若是他麾下士卒再有人在城中抢劫依法处置!”安庆绪虽然懦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安庆绪就会任由巴萨罗穆纵兵抢劫自己的子民。

    没错,在安庆绪严重,龟兹城这些百姓那就是他的子民。大食人现在在城内抢劫这就是在断掉他大燕的根基啊,若是这百姓都不支持他了,何谈东山再起,何谈征集军队。

    “也只能如此了。”蔡旭无奈的点了点头,现在也只能这样了,他们暂时还不能和大食人决裂,毕竟只依靠自身的力量,不管是安庆绪还是蔡旭心中都很清楚,他们绝对不是安江顺的对手。

    “去吧去吧。”

    安庆绪也非常无奈,当初在严定的怂恿下,他弑父篡位或许是享受到了几日帝皇享受的生活,但是到了现在,安庆绪像个丧家之犬更像过于一个帝皇。

    甚至于连偏安一隅都算不上,好歹人家偏安一隅的小国也没有太大的危险,而他的大燕此时正面临随时都有可能兵临城下的唐军。

    安江顺率领的大唐军队随时都会打到龟兹城来,在这种情况之下,安庆绪是肯定不敢立刻和大食人闹翻的。

    蔡旭从库房中取出了五万两黄巾以及一大批一般的珠宝,带着两千士卒押送着这些钱财来到了巴萨罗穆的住所。

    “巴萨元帅,陛下听闻贵军与我军发生了一些矛盾,陛下考虑到收复龟兹城贵军所付出的伤亡确实很大,便让某带着一批钱财前来慰问贵军,算是陛下的一点儿心意。”蔡旭开门见山的对巴萨罗穆说到。

    巴萨罗穆冷笑了两声:“一点儿钱财就想打发我?”

    “那元帅何不如来看看陛下到底让某带来了多少珍宝黄金呢?”蔡旭使自己保持冷静,不能因为这一点儿小事耽误了大事情。

    巴萨罗穆想了想还是跟着蔡旭走出了房间,他之前给下面这些的士卒做出了承诺,现在又完成不了,此前已经被洗劫了一次的龟兹城内的百姓他们再怎么收刮也刮不出来几两油水。

    若是安庆绪给出的好处足够堵上下面这些士卒的嘴巴还能让自己获得一些好处,他下一道命令让下面人不得抢劫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巴萨元帅,这里是五万两黄金以及几十箱各式珠宝,这些东西已经足够补偿下面的士卒了吧。”

    看到眼前这些钱财珠宝,巴萨罗穆心中其实已经有些心动了,不过这谈判就应该有谈判的样子,还可以讨价还价嘛,巴萨罗穆故意说到:“这点儿东西可能有些勉强,某也不敢保证下面那些兄弟们会不会满意。”

    “既然如此,那某再私人支援元帅五千两黄金如何?”蔡旭对巴萨罗穆说到,听到蔡旭的话,巴萨罗穆勉强的点了点头说到:“既然蔡将军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本帅要是再不同意就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了。”

    “这样吧,这些钱财我就收下了,下面那些士卒我也会约束,不会在骚扰城内百姓。”巴萨罗穆对蔡旭说到。

    “那就多谢巴萨元帅理解了,还望后面贵我两军能精诚团结对抗唐人。”

    “这是自然,我们毕竟也是盟友嘛。”这拿到了好处,这好话还是得说几句嘛。

    得到巴萨罗穆的承诺,蔡旭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从巴萨罗穆住所出来,蔡旭赶紧回到了安庆绪的临时行宫,对安庆绪汇报,暂时燕军和大食军队之间冲突被压了下去,不过双方的矛盾的根源还是埋下了,这也为日后两军发生了更大规模的冲突甚至分道扬镳埋下了祸根。

    “此事暂时不要理会了,尽快在城中征兵,我们要尽快收复碎叶等地。”安庆绪对蔡旭说到。

    “是,陛下!”

    “陛下,目前我军还有一个困难,那就是粮草问题。”蔡旭也提出了当下他们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那就是粮草的问题,不管是钱财还是军械,实际上燕军这个时候是不缺少的,他们最缺的是粮草。

    然而这个问题也是安西之地,最难解决的问题,安西各镇荒漠广布,能够进行耕作的土地很少,如果没有足够的稳定的粮食来源要想养活一支大军这根本不可能。

    “粮食想办法去大食人哪里去买,还有让百姓尽可能的去开荒。”安庆绪对蔡旭说到:“整个赤河沿岸还是能开垦出不少土地来的。”

    安庆绪根本不懂什么叫做水土流失,什么叫做土地荒漠化,在几乎是迫在眉睫问题前,安庆绪就算是懂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在这个时候也不会管怎么多了,要是这片土地破坏了那就破坏了,日后他们还能抢回来更多土地。

    安庆绪令人唤来了李归仁,安庆绪对李归仁说到:“丞相,安西各镇耕地较少,要想养活这么多的士卒,我们只能想办法增加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那陛下唤臣来,是不是已经找到了解决之法?”李归仁问到安庆绪。

    安庆绪点了点头:“当下只能勉强维持,向大食商人还有天竺等国的商人购买一些粮草应急,不过此办法路途遥远,运输成本太高,沿途的损耗也很大,所以不是长久之计。”

    “整个赤河两岸实际上土地非常肥沃,水源也是不缺,所以朕决心在赤河两岸开垦荒地。”

    “微臣明白,此事微臣会尽快落实。”

    “此事暂且不必慌张,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尽快搞到一大批粮草以应对接下来的战争。”

    “国库钱财充盈,只是粮草太少,微臣这就派人前往周边各国,各势力部落购买粮草和肉食,应当可以撑到明年夏收。”李归仁在心中盘算了一番,然后对安庆绪说到:“陛下,现在整个龟兹只有百姓三十余万,而且分布极为分散,城池内的百姓只有不到一万五千户,若是想要征兵,朝廷必须派遣官员和武将深入各地的游牧部落,若只在城中招兵纵然是将壮丁全部抓起来也凑不出来万人的军队。”

    “此事你们自行决定即可。”

    安庆绪将权力全部下放给了自己这几个心腹,然后自己便开始了在城中的享受生活,之前发生的一切也都被抛之脑后。

    逃到了疏勒镇的史思明也没有闲着,他还控制着疏勒镇以西,以南广袤土地,虽然九成的土地都不能耕作,但是就剩下的一层也足够史思明养活手下的大军了。

    不过史思明也不是没有烦心事麻烦事,虽然史思明占领了疏勒镇,但是疏勒镇的居民对史思明并不是很支持,大部分百姓在史思明要求交税,征兵的时候,根本不予理会。

    百姓眼睛也是瞎的,他们自然也明白到底哪一方更好,哪一方的优势更大,而且史思明以往从未和疏勒镇有过任何关系,史思明要想在疏勒地区站稳脚跟那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到的事情。

    又刚刚打了败仗,丢了安西最繁华的城池,史思明的伪周也是人心浮动,许多将领和官员都在思考别的出路了,就算他们不愿意归降大唐,他们也可以选择继续向西或者转而向南,去大食,去天竺,或者去更远的地方,只要有钱手中有一定的实力,到了任何地方他们都可以成为当地势力的座上宾,甚至于他们自己就成为一方的土皇帝。

    随着安庆绪和大食人攻占了龟兹城,史思明逃亡疏勒镇,甚至于想跑到条支都督府,玉门关外的大唐军队主力也在安江顺的率领下缓缓的朝龟兹方向驶来,整个安西的局势开始变得扑所迷离了,在三方势力中间还夹杂着不少的小势力,有马匪,有流寇,还有一些独立的小国,这些势力在大唐和安庆绪、史思明之间摇摆不定。

    这安西的局势错综复杂,不过安江顺并不在意,他是一个崇尚武力的人,在他看来没有什么错综复杂的态势,就算是有,那也可以用武力来解决。

    而就在安西局势越来越复杂的同时,幽州的李亨和在扬州的李隆基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做好了启程返回关中故都长安的准备。

    一场龙争虎斗即将到来,这是一场关于父子两人的皇权争夺,在这个世界由于安江顺的蝴蝶效应,李隆基虽然也丢了祖业,丢了国都,但是李隆基仍旧掌握了很大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不像安江顺前世的历史上那个李隆基在安史之乱爆发后那般的不堪。

    不过这对于整个大唐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李亨已登基了肯定不愿意将皇位再让给李隆基,而李隆基呢,祖业是在他手上丢掉的,他自然以皇帝的身份回到长安,并且就算是要将皇位让给李亨,那也必须是他这个皇帝主动退位或者他死了,而不是李亨自行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