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34章:随军出征
    从大殿中出来,安江顺当即找到张守珪。

    “张参军留步,张参军留步。”

    听到后面有人唤自己,张守珪止步转身,原来是方才朝上两次帮助自己说话的安江顺。

    “卑职安江顺拜见张参军。”

    “安兵曹不必如此,我们乃是同僚当一视同仁之。”张守珪可不是什么无知的人,他昨日便在兵部听说了眼前少年的传闻,什么发明活字印刷术,天生神力两月前春狩还以一己之力打死了大虫,此乃猛将之资啊,而且安江顺还深受圣恩,如此之人张守珪肯定不会等闲视之。

    安江顺揖手说到:“君乃前辈,我只是一小辈对参军应当行以长辈礼。”

    “郎君有心了。”张守珪说到。

    “这两日便要出征了,还请参军日后多多照顾。”安江顺拱手说到。

    张守珪说到:“好说,好说,日后我便是同僚,互相照料乃是分内之事。”

    安江顺与张守珪两人结伴走出宫门,正待张守珪要与安江顺道别时,

    安江顺突然伸出右手邀请到张守珪说到:“既然如此不如让某做东请参军吃一杯水酒如何?”

    张守珪一愣然后哈哈大笑道:“没想到安郎小小年纪竟如此豪气,那某若是不应倒是显得某小气了,请。”

    出得宫城,安江顺与张守珪双双上马,朝着皇城东边走去,出得朱雀门又朝东走了三个坊这才到了东市。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历史上的缘分,一路上安江顺与张守珪交谈甚欢,大有一种引为知己的冲动,这不安江顺已经很自在的称呼张守珪为兄:“张大哥,你可是不知道小子最初到长安时还只是一个牙郎,在商队做事就在这东市之中。”

    张守珪出身虽然也算平凡但比起安江顺年少时的经历,他少年过的倒也还不错,开元初年时便以平乐府别将身份跟随郭湛驻守北庭,仕途还算一帆风顺,不过比起现在的安江顺倒又落了些下风。

    “安郎幼时多磨难倒是令人痛惜。”

    “还请张大哥见谅,小弟这一时又提起了往日之事,不说了不说了,今日乃是小弟为张大哥接风,也许明日或后日我们便要随军出征,此番也当是给我们两人践行了。”

    “有理,有理。”

    “张大哥请,这东市之中有不少酒肆小弟还未曾光顾过,今日倒是又可品尝一番这些人间美味了。”

    被安江顺这么一提,张守珪也回忆起了中原美食,久居西北边疆地区,他也很长时间未曾吃过了,“我也久未吃过长安美酒,今日倒是借安郎光了。”

    安江顺赶忙说道;“不说这些不说这些,小弟前些日子领了些虚职,这每月俸禄倒也无处可花,今日正好派上用场。”

    走入酒肆,一个伙计赶紧迎了上来,安江顺与张守珪两人刚下朝连朝服都未曾换过就来了,伙计怎不热情,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在这长安城中开酒肆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得罪那些官老爷们,安江顺与张守珪皆穿着八品朝服,也算是不大不小的官了,而且还是武将那就更令酒肆伙计小心伺候了。

    “两位客官里边请。”

    “伙计,给我们找个僻静座儿。”安江顺对伙计说到,一边说一边丢给伙计两百文铜钱;“先给我们上几盘小菜再来一壶酒,若是不够再与我说。”

    “好嘞,两位客官这边有请。”伙计搭子一甩迎着安江顺走到二楼靠窗角落,手脚麻利的给两人倒上一杯茶水。

    “两位客官还请稍等片刻,我就让后厨尽快给两位客官上菜。”

    不消一炷香时间,小二端着托盘走了上来。

    “客官,酒菜齐了,请客官慢用。”

    “赏你的。”安江顺随手丢出十几枚铜钱。

    “多谢客官。”

    “你忙去吧,有事儿我再唤你。”

    安江顺挥手让小二退下,他站起身拿起酒壶给张守珪斟酒。

    “张大哥,来,小弟敬你。”

    张守珪拿出“请!”

    “张大哥,小弟有些事情想请教大哥,还请大哥给小弟解惑。”

    张守珪微微一笑,不过他也是豪爽之刃,这吃人嘴短,而且安江顺不过是问些问题罢了,“我就知今日这酒没那么简单,不过安郎但讲无妨。”

    “大哥也知小弟出身突厥入朝不久,对朝中情况不算了解,对北庭都护府情况便更不清楚了,还请大哥为小弟简单介绍一番北庭,也好在弟出征前心中好有一些准备。”

    “我还当什么事呢,纵然是安郎不问,愚兄也应与你讲一些这北庭情况,要说这北庭便要说到太宗时期了……”张守珪滔滔不绝的给安江顺将其北庭都护府历史以及现如今北庭都护府的实力,“如今北庭都护府在郭都护治理下,有镇兵一万两千人,其中庭州有七千精锐其余兵力多为分散这也是为何庭州被围后郭都护立刻让愚兄入朝奏事请援。”

    “原来如此,我还在想这沙钵罗不过派了两万人怎么就能突入北庭进犯庭州,原来是因为北庭兵力分散驻守之地又太多之因。”

    “是极。”

    张守珪对安江顺说到:“今日在殿上,安郎与我想法倒有些一致,不知道安郎可有具体想法?”

    “小弟想在抵达北庭后挑选一批进入以及会突厥语之军士潜入突厥铁骑背后。”安江顺也没保留,直接对张守珪说到。

    张守珪一巴掌拍在大腿上说到:“此计甚妙!”

    “大哥小些声。”

    ……

    从东市出来,安江顺与张守珪便在朱雀门分手,张守珪自是前往驿所,安江顺则是返回姚府面见姚崇。

    “安郎,你真打算随军出征?”

    “老师,今日在大殿之上学生当着圣人与满朝文武已经表明我之志向。”

    “你有此志向老师自当鼎力支持。”姚崇对安江顺说到。

    “这里有金五百两。”姚崇从身后书柜中拿出一盘黄金对安江顺说到:“这些钱与你招募亲兵。”

    安江顺赶紧伸手推辞:“老师这怎可使得。”

    姚崇把黄金放在安江顺身前说到:“安郎,按照大唐律法你如今有正八品散官可有役力六人,若是平日生活则可,可这上阵杀敌仅仅六人远远不够,为师知道你有圣人赐你黄金,但那也不够,要知道练武最是耗费钱财,日后你需要金钱远不止这些,为师年老也无甚地方需要用钱,这些钱便当做是为师资助你成家立业。”

    “师长赐学生不辞,这五百两黄金学生收下,就当作是老师借给学生待日后再还老师。”

    “也行,就这样吧。”姚崇点点头。

    第二日下午宫中有圣旨传来,由右龙武军出兵五千由龙武军右郎将宋超领兵,北庭都护府参军张守珪、宣节校尉安江顺领北庭都护府兵曹参军为副将两日后出征急援庭州解庭州之围。同时兵部将在十日之内集结关中府兵五万出征北庭与北庭镇兵一同反击突厥。没错就是宋超,他升官了,谁让他教出来安江顺这样一个好徒弟呢,李隆基一高兴宋超这沾了点安江顺福气升了两级,宋超晋升为右龙武军右朗将此番出征也由让领兵其中未免不是有李隆基照顾安江顺之意。

    “老师,圣旨到了,两日后出征,此一去便不知何时才能归来,还望学生离开后老师保重身体。”姚府书房,安江顺与姚崇告别,接到圣旨之后他便要前往右龙武军军营交接兵权与部下磨合,今日便当做与姚崇告别。

    “管家昨日与我说,王成安愿做汝之亲兵,你便带他一同去吧也算有个亲近之人。”

    “是,老师。”

    安江顺有正八品武散官官衔在身,按照大唐律法安江顺可带亲兵十二人,这些人不算做出征行列。

    “成安哥!”安江顺在偏院找到王成安。

    两人相拥,王成安拍着安江顺后背说到:“好你个安小子这才几月不见就已经是八品校尉,若是再过两年怕是就要当上将军了。”

    “这一切都拜成安哥霍大哥你们救我与危难之中,若不是你们将我从河中救起,纵然是我安江顺再有天资也不会有今日成就。”安江顺就是这样一个人,若是对他好的人他一辈子都记得,若是对他不好对他有敌意的人他也一辈子都记得。

    王成安霍宗他们对安江顺有救命再造之恩,此等恩情安江顺自当铭记一辈子。

    安江顺对王成安说到:“成安哥,现在起你就是我亲兵伍长,虽然只是不入流军职,但是从今日开始只要弟弟我有一口吃食便不会委屈成安哥你。”

    “那某王成安便拜见安校尉。”王成安大笑着对安江顺。

    开元三年七月二日,自开李隆基继位后,这还是长安城中第一次有大军出征援助边疆,虽然今日只有龙武军精骑五千,但是加上辎重民夫以及领兵个将领爵位散官衔所携带亲兵侍卫加起来也足有上万规模,长安百姓已经好多年没看到如此兴师动众的出征了,更有消息灵通者还在议论几日后五万大军出征,今日不过是先锋大军。

    “必胜!必胜!”

    城外校场,出征大军齐声呐喊,所有精气神似乎近凝聚在了一起,五千精锐的凝聚在一起的精气神竟然有冲破天际之感觉,站在出征队列中,看着点将台上几个上将军在与众将士誓师,安江顺心中也不由得生出了另一种豪气,此刻他心中有一种壮志凌云之感觉,这便是大唐军威,大唐必胜的军威!

    “出征!”

    “出征!”

    “安郎定要得胜归来!”竟然是程野那家伙,行军队列中,安江顺笑着与程野打了一个招呼:“程兄,等着小弟得胜归来定当与你一醉方休!”

    原来那员小将便是安江顺!那个少年搏虎的小英雄啊!

    这时候周围的长安百姓才知道那员身材有些弱小的小将便是前些日子坊间传闻少年搏虎的安江顺!是说不得,我大唐雄师中怎么会有一员如此身材收瘦弱之人,原来是那个少年英雄啊。

    上万人的队伍不像数万大军十数万大军那般行进缓慢,全员骑兵的龙武军行进速度非常快,若不是考虑到辎重的缘故,宋超更是想让全军以最快速度行军驰援庭州,他们若是能早到一天庭州坚守的袍泽便能少一些牺牲。

    “狼烟起,江山北望……”

    “前面何人喧嚣?”行军队列中传出一阵声响,宋超皱眉问到,大唐军规中有规定行军时不得随意喧哗,这是谁敢当众违反。

    很快有士卒前来回复:“回将军乃是宣节校尉安江顺安郎君与其麾下士卒。”

    “传安江顺来见我。”

    “见过将军。”

    “安江顺,你为何在队列中出声。”

    安江顺在马上拱手回到:“回将军话,末将那是一首军歌,行军时以此军歌鼓舞将士们士气激发他们斗志。”

    “嗯。”宋超站在路边看到安江顺那团人确实要更为精神,沉思了一会才对安江顺说到:“如此你便将此军歌教于全军将士。”

    “遵命,将军!”

    看着安江顺背影,宋超不由得笑骂道这小子,倒是有些歪理,不过这军歌确实鼓舞人心待回师后倒是可以尝试禀报上级将此推广,宋超如此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