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70章:渤海之行
    从东城门缓缓走出,安江顺身后紧跟着一千精锐骑兵,这是松漠府最后一支骑兵,渤海前线急需要骑兵支援,渤海的突于部落叛军有超过三万骑兵,长吏王德生急需骑兵支援,这才有了安江顺此时率领松漠府最后的一千骑兵支援。

    幽州不缺少战马,唐朝也一直在推行马政,唐军并不缺少战马,少的是骑兵,尤其是精锐骑兵,府兵不属于常备军,只有战时才会临时征召,府兵中的骑兵并不足以和契丹骑兵抗衡,唐军众将嘴上虽然总说看不起契丹蛮夷,但是所有人提到契丹骑兵语气就没那么强硬和不屑了。

    这也是为王长吏会着急想要集合更多边军中的精锐骑兵支援他抗衡突于部落的契丹骑兵,作为军中公认的青年猛将,安江顺不仅是因为何明让出了任务才得到了这次机会,更重要的还是他自身的实力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从松漠出发,全军每日前进五六百里,终于在四天后赶到了渤海汇合王德生主力大军。

    “末将松漠府左果毅都尉安江顺参见王长吏。”

    “无需多礼,无需多礼。”王德生走下位置扶起行礼的安江顺:“本官早就听说了安果毅之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真不愧是一少年猛将。”

    安江顺赶紧又微微拜了一下说到:“长吏盛赞了。”

    此时战事正急,王德生也没跟安江顺多说,直接问到他:“你带了多少人来。”安江顺回到:“末将此次只带了精骑一千,这已是我松漠府仅剩之兵了。”

    王德生并未责怪安江顺所带兵少,松漠府乃是边境重镇此次大战中松漠府霍林郭勒关又是两个主要战场之一,王德生只是问到安江顺:“我听闻此次大战霍林郭勒关主将是你,损失大吗?”

    “损失很大,此前关内并未传来叛军前关内守军足有超过两万步卒六千精骑,关内叛军爆发后,抽调了大量兵力南下,关内只剩一万步卒之后又有三千府兵增援,兵力只有敌人一成,数次大战后,关内仅剩下不足五千弟兄。”

    说完,王德生长叹了一口气:“真是苦了你们。”

    安江顺当即语气高昂的说到:“都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

    王德生让安江顺坐在一旁和安江顺寒暄起来,两人毕竟是初次合作,还有很多不了解,先王德生需要进一步了解后才能更好的安排安江顺“军中有汝这般后起之秀乃是朝廷之幸,现在你来了,本官决定令你率七千骑兵为大军右翼负责牵制叛军骑兵。”王德生突然就将如此重要任务交给安江顺,安江顺内心一紧,机会这是机会,安江顺压下心中的欣喜上前两步抱拳,自信的说到:“末将领命!”

    王德生默默的点了点头,他最喜欢果断的人,安江顺如此自信的接下命令,王德生心中本就对安江顺有好感。

    “松漠府此前就有六千骑兵在此,加上你近日所领一千精锐正好凑齐七千之数。”

    “末将明白!”

    将原属于松漠府的骑兵交给安江顺也足以见到王德生的诚意,安江顺欣喜接过兵符对王德生施了一礼,说到:“末将谢过长吏成全。”

    “不必,我这也是从全军考虑,如此安排也能令你尽快进入状态。”王德生倒是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是从全局来考虑,将安江顺安排在了合适的位置。

    这公事安排完了,也该聊聊私事了,王德生突然就问到安江顺:“我听押粮官从幽州带来消息称尔与刺史千金定亲了?”

    听到这话安江顺立刻就无语了,这怎么所有人都知道了,说好古代消息传递极为不便呢,这便是安江顺在某些地方的误解了,但是相对而言像王德生这样的地位了他们获取消息的途渠道还是很多的,只有越是底层的普通平民才是真正了解不到外界的消息。

    不过人家都提出来了,安江顺不回话也是不好,安江顺只好回到:“回长吏话,却有此事。”

    “我与刺史共事已过十载,茵儿也是本官从小看到大,现在本官想以私人身份嘱托汝两句话。。”

    “王叔父请讲。”既然王德生说了要以私人身份,安江顺此时也不称呼王德生官职改称叔父。

    “茵儿乃是吾等从小看着长大,吾希望你以后要对茵儿好,切莫做那负心汉你可记住?”

    “王叔父放心,我定当谨记。”安江顺斩钉截铁的说到,王德生满意的点了点头,安江顺虽然不是出身名门,但就他自身能力还算得上与卢芳茵两人是门当户对。

    王德生又说到:“虽然我很看好你,老夫也没有门户之见,但就以你现在官职吾认为你还不够,你可明白我意?”

    安江顺肯定的回答到:“我明白。”

    “既然你明白,老夫便不再多言,不然日后茵儿又要说老夫欺负她未来夫君了。”王德生哈哈大笑:“卢兄得你这佳婿,老夫甚是开心,甚是开心啊。”

    王德生和卢齐卿也是很多年的老伙计了,如今卢齐卿得到安江顺这样的好女婿,“今晚我要与你同饮一杯如何?”

    “长者邀不敢请辞。”安江顺礼貌的回答到。

    王德生点头让安江顺离开尽快去熟悉部下,明日又要和叛军正面对决,安江顺必须尽快与麾下兄弟磨合。

    来到军营,所有隶属松漠府的骑兵全都兴奋的叫了出来,“是安果毅,是安果毅!”

    “安果毅来了!”

    松漠府骑兵与安江顺接触可是不少,这些骑兵亲眼目睹过安江顺在战场上大发神威,从安江顺外观看安江顺像是一个邻家少年,弟弟一样的存在,但是当走上战场的那一刻开始,安江顺立刻就会化身一个修罗战神,令所有人不寒而栗。

    骑在青葱身上,安江顺对众多兄弟招手问到:“兄弟们,多日不见,可曾想起本果毅!”

    “不想!”所有人调皮的回答到,他们和安江顺接触了不少日子,知道安江顺不会真的生气,这不只见安江顺对众人说到:“尔等不想本果毅,本果毅要不高兴了。”

    “完了,果毅发怒了,兄弟们快跑啊!”众人跑了几步又迅速的回头围拢在安江顺身旁在周杰的率领下对安江顺行礼到:“我等参见果毅。”

    “兄弟之间不必多礼。”安江顺扶起周杰又对着周围兄弟说到:“兄弟们快快请起,不必多礼。”

    “果毅,你怎么突然来了?”周杰走到安江顺身边问到,安江顺眉头一挑回问到:“怎么,你就这么不想我来吗?”

    “没有,没有!”周杰赶忙撇开话题:“果毅既然抽身来到渤海是霍林郭勒管战事已经结束了吗?”

    “数天前,关外联军便退走,应当是收到营州叛军溃败消息慌忙撤退。”安江顺解释到。

    “如此说来,我军便是胜了。”

    “胜虽是胜了,但我军伤亡可是不少,大战后有一半兄弟我们以后再也看不到了。”安江顺语气沉重的说到,他心中又一次想到了霍林郭勒管倒下的那些兄弟,不管是那些已经倒下的兄弟,还是此时还活着的他们,在遥远的未来不会有人记得他们的名字,也不会有人知道他们曾经在这里为了这个国家做出了怎么样的贡献。

    也许在未来数十年中,他们之中还会有人在某一天进过这里想起这里曾经在这里战斗过,自己的兄弟就在掩埋在脚下的某个地底。

    见到周围有不少其他府的将士围观,安江顺便对周杰讲到:“前面带路,我们回营!”

    夜里,安江顺赴王德生所邀来到王德生大帐,大帐内已经坐了不少人,见到安江顺走大帐,王德生赶紧唤到安江顺,王德生走下场拉着安江顺的手对众人介绍道:“诸位同僚,本官与你们介绍,本官身旁这位青年才俊便是你们闻名已久之人,安江顺安果毅!”

    安江顺上前一步抱拳朝着所有方向施礼:“某松漠府安江顺见过诸位袍泽。”

    “安郎,许久不见,可还好。”人群中走出一人走到安江顺身前说到。

    安江顺当即欣喜的说到:“兄长!”

    王德生有些不太确定的问到张守珪和安江顺:“你们这是?”

    张守珪回身对王德生行礼道:“禀长吏,我与安郎相识于北庭大战,两人一见如故后来便以兄弟相称。”

    王德生点了点头,张守珪和安江顺这样的事情在军中很是常见,经过一两次生死大战后两个人觉得脾气相投成为生死好兄弟,“既然如此,那安果毅便坐在张都尉身旁如何?”王德生语气中询问着两人,安江顺张守珪两人当即相视一笑齐声拜谢到王德生。

    “诸位,今晚设宴有两件事,这一嘛是为了给安果毅以及这几日陆续赶到的袍泽接风,第二便是商议明日对突于叛军发起最后之进攻,此战已经拖了很长时间,眼看年关已至,纵然不能让全军将士在家中吃上元日团年饭,也要他们能与家人共度上元佳节。”

    被王德生提起,安江顺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已经要过年了,时间过的可真快啊,安江顺脸上露出了笑容不过很快便隐没不在,团年饭,无论前世今生这对他都是一个很遥远的词汇。

    一旁的张守珪察觉到了安江顺心情起伏,张守珪知道安江顺此时已经没有家人可以依靠,他赶紧安慰道安江顺:“安郎宽心,你还有我们这些生死兄弟。”

    说罢,张守珪突然出声调笑道:“愚兄可是听说你与刺史千金定亲了,有此等喜事你怎么没有与兄长讲,莫非安郎觉得兄长不重要?”

    “非也,非也,还请兄长见谅,此事还未真正定下,老师远在长安,还需请示老师后才能定下日子,这才没有先通报兄长,还请兄长见谅。”安江顺一连道歉两声,惹得张守珪都不好再继续揶揄他了,张守珪举起酒杯示意安江顺:“愚兄并未有责怪之意,安郎还请宽心。”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安江顺连忙说到。

    “来,饮酒,饮酒,不说那些败兴之事。”张守珪拉着安江顺与周围的袍泽喝起酒来,安江顺很快便融入了,一直暗中观察的王德生暗暗点了点头,见到安江顺能与众多同僚相谈甚欢,他心中最后一丝担心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