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79章:离别最伤情
    张守珪大婚后八日,开元四年四月二十六日,安江顺与卢芳茵在幽州举行了一次简答的定亲宴,将两人关系定下,卢芳茵也成为了安江顺的未婚妻,两个人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只要不出现不可抗拒因素,两人日后一定会结发为夫妻。

    开元四年四月末,一封从长安传来的圣旨立刻打破了安江顺定亲后的平静生活,李隆基下诏召卢齐卿回京就任大理寺卿一职,算得上高升了,刚回到松漠府不久的安江顺又匆匆南下送行卢齐卿一家。

    幽州南城门外十里长亭处,卢齐卿一家在告别众人,卢芳茵依依不舍的拉着安江顺的右手问到:“安哥哥,我就要走了,你一定要想我啊。”看着卢芳茵汪汪的双眼,安江顺好心痛,刚刚定亲的小情侣没有一刻时间想分离,很可惜这里是大唐,虽然开放但也不会让一个未过门的女子就直接跟着未来夫君,除非那个女子没有任何家人如此或许不会有外人说闲话,但卢芳茵作为卢齐卿小女儿自然不可能如此洒脱,她只能跟着自己父亲南下。

    “茵儿路上小心,到了京城要听多岳父岳母教导,京城多繁华但也多危险,切记不要随意相信任何人。”安江顺嘱咐到卢芳茵,听到安江顺的碎碎念,卢芳茵眼泪再也忍不住了,直接就落了下来。

    卢芳茵眼泪汪汪的答应到:“茵儿记住了。”安江顺伸手擦去卢芳茵眼角的泪珠对着卢齐卿那边说到:“快去吧,岳父他们正在等你呢。”卢齐卿已经在催促了,时间已经不早了,他们要尽快出发。

    安江顺拉着卢芳茵的手走到卢齐卿身前让卢芳茵回到自己母亲身边,安江顺上前作揖对卢齐卿说到:“小婿在此恭送岳父岳母,祝你们一路顺风。”

    “王兄,安郎,元宝,老夫此去,这幽州就交给你们了。”卢齐卿回礼,对王德生三人说到:“契丹、突厥人现在是老实了,但是渤海国以及高丽等地你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我等明白。”

    “诸位同僚珍重!”

    “刺史(岳父)珍重!”

    卢齐卿走后,接任他担任幽州刺史的正是长吏王德生,这个消息对安江顺张守珪等人都是一个好消息,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建立起自己的班底,王德生是卢齐卿十多年的同僚,想必定不会在公事上为难安江顺张守珪两人。

    卢齐卿走了,卢芳茵也走了,安江顺依依不舍的望着卢芳茵所乘马车离去的方向,安江顺长舒一口气,不知道这一别他们要多久才能相见。

    张守珪走到安江顺身旁轻轻的拍了拍安江顺肩膀说到:“安郎不必介怀,这只是暂时分别,日后还会相见。”

    “兄长,小弟我也明白,只是一时间有些忧愁罢了,以往茵儿在幽州我在松漠还能时不时相见,如今茵儿随岳父去了长安,再相见就不知道几年后了。”安江顺此时心情有些不好,可这就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不管是亲人还是友人只要隔的远了余生也不见得能见得上几面,好在安江顺和卢芳茵有婚约在身,过几年等卢芳茵过了十六岁,安江顺便能去迎亲将卢芳茵娶回家了,那时,说不定自己已经回到京城做京官了呢,安江顺如此安慰到自己。

    安江顺对张守珪说了句没事儿,然后走到王德生身前:“王刺史,末将这便回松漠去了。”

    知道安江顺现在心情有些低落,王德生也没在意,此乃人之常情,王德生伸手制止了想要说话的张守珪,王德生对安江顺说到:“既然如此,那本官就不再送了,安都尉一路小心,关外蛮夷上一年虽遭重创,但仍不能掉以轻心,长城沿线安危就拜托安都尉了。”

    “王刺史放心,末将定不会将长城沿线经营得固若金汤!”

    “如此,本官便放心了。”

    “诸位保重。”安江顺与众同僚告别带着十几个随从朝着北方疾驰而去,每次来幽州都是来去匆匆,在路上消耗的时间远超过在幽州城待的时间,就算如此安江顺心中也是高兴的幸福的。

    数天后,回到松漠府的安江顺将所有心思全部投入到训练军队之中,刚刚补充进边军的新兵急需训练,在经历了几次大战后,安江顺已经有了将松漠府所有步卒训练到上马能战的程度,好在松漠府有自己的军马场加上如今有了安江顺发明的马蹄铁,战马受损率得到了极大的降低,例如年前的大战中,唐军骑兵损失就很少,不管是长途奔袭还是追击战都证明了马蹄铁果然是保护战马马蹄的神物,大战中唐军战马损失只有十分之一,比士卒阵亡率还低,也正因为如此安江顺才有了足够底气训练更多骑兵。

    “校场多流汗,战场少流血!”在松漠城外校场四周竖起了安江顺亲笔写下的标语激烈着所有新兵老兵,从后世穿越来的安江顺非常喜欢这句标语,当然一首精忠报国更是必不可少,每次训练结束前餐前全军将士都必须齐声高唱精忠报国,洗脑式训练也是提高军队战斗意志的法宝,安江顺没有去搞个人崇拜那没有意义,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要称王称霸,他就只想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做些什么事情,前世作为普通人他不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内心那种爱国思想便全部寄托在了这一世的大唐。

    安江顺孤身一人走在校场上巡视,王成安被任命为霍林郭勒新任守关校尉,李成在幽州时安江顺让其护送卢齐卿一家南下顺便给自己老师姚崇带去一些礼物,此时他身边最亲近的几人都不在身边,安江顺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便在校场上一圈又一圈的走来走去,一些新招募的士卒看见在校场上走来走去的安江顺不知道是谁便问到身旁的老兵,被问到的老兵不由分说现实一巴掌拍在了提问的新兵蛋子脑门上:“记清楚了,这是安江顺安都尉!”

    原来这是安江顺啊,所有被老兵拍了脑门的新兵心中立刻记住了安江顺的模样,他们之中有不少人都是为了安江顺这个少年将军才选择立刻离开父母家人加入松漠府边军。

    “参见都尉。”吕林走到安江顺身前行礼到。

    “嗯。”安江顺点点头然后问到吕林这批新兵训练的如何?说到新兵,吕林脸上立刻露出了兴奋的笑容,他回到安江顺:“都尉,这批新人体质都不错,一些人在参军前就有武技基础,很快就能进入状态。”

    “再有一个月时间,这些新人就可以上阵杀敌了。”吕林的话让安江顺很高兴,吕林说出这话的时候他想起来此前一次从幽州返回松漠的路上遇到过一次马匪,这些马匪据说是什么泽的,安江顺也记不太清了,他对吕林说到:“此前我从幽州返回松漠时遭遇过马匪,我想这些新兵或许需要一些实战锻炼。”

    北方各民族混杂,在大唐的治理下,大部分地区就是和谐繁荣的,不过还是有少量地区存在大量啸聚山林的土匪,这些人出身各个民族因为各种原因加入了土匪营寨,可不管是因为何种原因,他们已经选择成为土匪就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安江顺对吕林讲到:“对待那些土匪不必赶尽杀绝,只出兵目的是练兵,罪大恶极者斩首其余跟随者若无较大罪行便让其去边疆做苦役。”

    “是,都尉,末将明白。”吕林问到安江顺说:“都尉,我们何时出兵?”

    “先派出精锐探子查清我松漠府境内所有匪寨,半月后由新兵为主力组成讨伐队清剿这些匪寨,我给你一个地方,那边是乌罗泽,此前我从幽州返回松漠时遭遇的马匪便自称来自乌罗泽。”安江顺给吕林提出了一个关键地点,那边是此前他遇到的那波自称来自乌罗泽的马匪。

    吕林抱拳行礼回到:“是,都尉,末将记住了。”

    半个月时间过去的很快,从松漠府派出的精锐骑兵探子已经将松漠府内所有的匪寨探查清楚,松漠府内大大小小的匪寨一共有七个,其中三百人以上的大型匪寨有三个,其余的都是一两百人的小型营地,这些匪寨全部位于地势险要的地方,这也是为何这些匪寨一直没能被地方县衙剿灭,得到安江顺的同意,吕林抽调最近三个月新入伍的三千步兵在五百精锐骑兵的带领下出动剿匪。

    “新人们,听清了,此次出兵是为剿匪,同时也是为了锻炼你们,我只有一个要求!”点将台上,安江顺对着所有出征新兵说到:“那就是服从命令,全力以赴!”

    “是!”三千新兵大声回答到。

    就在松漠府出兵剿匪的时候,南下的卢齐卿一家已经抵达黄河北岸,此时正在黄河岸边欣赏日落,天色已晚,卢齐卿决定明日再渡河,渡过河水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们便能抵达长安,而那时卢齐卿便会一跃成为三品大理寺卿,成为大唐朝廷中顶层的那一群人。

    北岸,望着太西边的夕阳,卢芳茵不由得惊叹道:“真壮观啊。”

    “阿爷,渡过河水便到长安了吗?”卢芳茵问到一旁站定的卢齐卿,卢齐卿点了点头说到:“嗯,从郑州到京城若是快七八日便能抵达京城,你便能见到安郎老师了。”

    作为安江顺未婚妻,卢芳茵自然知道姚崇在安江顺心中的地位,她有些忐忑的问到自己父亲:“阿爷,你说安郎老师会喜欢我吗?”

    “放心,姚阁老人很好,他也是父亲朝中好友,茵儿这样乖巧,阁老他一定会喜欢上你。”卢齐卿欣慰的看着自己小女儿,如今自己两个女儿都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作为父亲自家女儿自然要多夸了,太阳已经完全落山了,卢齐卿唤到卢芳茵回到渡口驿站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