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88章:奇兵突进
    从西京长安出发,经岐州秦州花费了十天时间大军终于来到兰州,这里已经非常接近战争了。

    “程野,你看出什么了吗?”应程野要求,在军中安江顺没有以私交称呼程野,他不希望让旁人觉得他只能依靠裙带关系,既然已经步入行伍,那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赢的尊重,这是程野的原话,作为朋友安江顺尊重他的决定。

    程野有些不明所以,周围全是来来往往的百姓,有什么好看的,程野疑惑的问道;“都尉,我要看什么?”

    “这些百姓,我们周围这些百姓,你能从他们身上看出什么?”骑在马上,程野指着周围的百姓问到。

    “看不出来。”程野摇头。

    安江顺指着周围的百姓说到:“你看这些百姓行色匆匆,脸上也全是担忧之色,战争虽然远在鄯州,但他们仍能感受到恐惧,每个人都会害怕,而我们这些行伍之人要做的便是让百姓不会感到害怕,能安享太平盛世。”

    “我明白了。”程野恭敬的回到安江顺,他知道这是安江顺在提点自己,“虽然我不知道你是报着什么目的参军,但我还是希望你能记住大唐军人职责是什么。”

    “是,都尉教诲卑职定当牢记在心。”

    兰州刺史陈长青在刺史府款待了远道而来的张守珪一行,同时将兰州府兵七千人交给安江顺两人统帅。

    陈长青对两人说道:“这已是我兰州刺史部最后兵力,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安江顺和张守珪两人当即起身抱拳行礼到:“我二人多谢陈刺史援手。”

    “我们同为大唐官员,此乃分内之事。”兰州是中州,陈长青乃是正四品上的刺史在面对安江顺两人还能以如何平和的语气和安江顺两人对话,这令安江顺还有些不太习惯,安江顺对陈长青说到:“陈刺史,末将进城时见城中百姓脸上多有担忧之色,难道是敌人已经打到兰州境内了?”

    陈长青否定了安江顺的猜测,他对两人说到:“鄯州大战开启后,有少量突厥骑兵流窜进兰州境内,一些村庄遇到了袭击,很多百姓都进了城。”

    “原来是这样,陈刺史,末将有一提议不知刺史以为何?”

    “但讲无妨。”

    安江顺轻声提议到:“我从麾下抽调三百精锐龙武军骑兵暂留兰州肃清境内突厥骑兵如何?”

    听到安江顺的话,陈长青脸色立刻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对安江顺说到:“如果有右龙武军精锐在,定能很快消灭兰州境内突厥骑兵。”

    “如此,我便让吴青率三百右龙武军骑兵留在兰州听从陈刺史调遣。”安江顺转身对李成说到:“立刻让吴青过来。”

    用过午饭,陈长青带着安江顺一行人来到校场,将七千府交给两人,同时安江顺也下令令吴青率三百右龙武军骑兵留在兰州听候此时陈长青调遣肃清兰州境内骑兵,还兰州百姓一个安宁。

    “大军出征!”

    浩浩荡荡的八万余人行进在官道上,安江顺率领骑兵在两翼护卫,张守珪位于行军队列中部位居中策应,八万大军一半是常备精锐,剩余四万人中有一半是秦州、岐州等地的府兵,比如兰州就出了七千府兵。

    “按照当下速度,我们将会在五天后抵达鄯州。”

    程野问到安江顺:“有前线最新战况吗?”

    “兰州刺史陈长青说过,鄯州正被超过六万吐蕃军队包围,不过这已经是十天前的消息,至于现在情况如何,很难说,很难保证吐蕃人没有后续援军。”

    “王刺史信使在长安说过,鄯州城内有镇兵五千,从鄯城退回来的边军也有一万余人,加上战时动员,鄯州城内守军至少超过两万余人,配备充足的守城器械,纵然是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也不用担心,而我们要做的便是以最快速度赶到鄯州。”

    “如果敌人数量远超我们怎么办?”程野问到。

    “唯有死战而。”安江顺目光坚定的说到。

    行军是最枯燥的事情,大唐军队有自己的一整套完善的行军流程,包括行进,扎营,人员配置都有一套标准流程,什么每日行军多少里,扎营营地一定要有水源而且视野开阔如若不然就要占据附近制高点。不过这一次安江顺他们是支援前线,一些不必须要的规矩直接被张守珪和安江顺两人舍弃,他们就只有一个目标,在尽可能保存最优体力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赶往鄯州。

    大帐内,安江顺看了眼帐内众人,然后对张守珪说到:

    “按照当前速度我们能在四天内赶到鄯州,张都尉,我有一个提议。”

    “安都尉请讲。”

    “我想以两千骑兵为先锋加快行军速度绕到鄯州西边吐蕃军队后方,待大军抵达后从吐蕃后方发起突袭。”安江顺指着行军地图上鄯州以西的一处峡谷说到;“根据向导所说,这个峡谷是鄯城通往鄯州必经之路,若是我们能以奇兵读者这个地方就能将整个吐蕃大军留在境内通通消灭。”

    “两千骑兵实在太少,这样你带走三千骑兵我再从辎重营抽调一千匹马带上五百弓手协助你作战。”

    “可。”安江顺想了想没有拒绝张守珪的好意,他们是专业的骑兵,有弓箭手协助能更好的封锁整个峡谷,到时候只需要从峡谷上方推下大量石头堵住峡谷通道再议弓箭手在顶部朝下射击便可以彻底封死吐蕃人后路。

    “你有把握吗?安郎,到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吐蕃军具体兵力。”安江顺的计划虽然不错,但张守珪还是有些担心会出现意外,不经意间张守珪都没有发现自己忘记此刻正在军中,当着众人都没有称呼安江顺官职。

    安江顺摇摇头:“大哥,任何一场战争都没有百分百的把握,我又是轻骑突袭,若是敌人数量超过预期,我不死守峡谷就行,你放心,我又不是暗那种不知变通之人。”

    “你有计划就好,既然如此,我这就下令抽调弓手、战马。”

    “多谢张都尉。”

    第二日,安江顺率领三千五百人一人双马越过主力大队人马朝着鄯州城疾驰而去,他们的任务是赶在主力抵达鄯州城前赶到鄯州城以西九十里处的一处峡谷设下埋伏,此处峡谷是吐蕃大军后退的必经之路,在主力抵达鄯州城后与击退吐蕃大军后封锁峡谷令吐蕃大军退无可退。如果计划顺利,这一战纵然不能全歼进犯的吐蕃军队也能将其重创。

    用四条腿赶路明显要比两条腿赶路快的多了,原本需要四天的路程安江顺他们只花了两天就完成了,这还是安江顺在保存马力的原因,抵达鄯州城后安江顺没有做任何停留悄悄从鄯州城以南四十里的方向绕过鄯州城朝着峡谷前进,不过他还是派了两个骑兵趁着夜色进城给刺史王清报信说是援军不日抵达,同时信使也带去了魏长林的亲笔信。

    得知援军即将抵达还有安江顺的计划,鄯州城内的王清终于放心了,提心吊胆这么多天,他每天都在焦虑援兵什么时候抵达,城池还能不能守住,城外的吐蕃军队若是打进城了,他是舍身成仁还是突围,现在王清终于放心了,援军马上就到了,城外的吐蕃大军末日即将到来。

    在不清楚城内是否有吐蕃探子的情况下,为了不破坏安江顺的计划,王清没有将援军抵达的消息通报全城,只是对少量亲信将领说了此事也好稳定一下连日来士气低迷的众将。

    鄯州城里的军官们听到援军终于到了的消息,一个个的心都放下了,他们终于不用每天都要给麾下士卒撒谎说援军马上就到,马上就到,说了快半个月了,这援军总算是真的要到了,明天兄弟们问起援军的时候他们也不用闪烁其词的回答了,可是昂起胸膛拍着胸脯说援军马上就到了,大家只要耐心再坚持两三天城外那些吐蕃人的灭顶之灾就要到了。

    十一月十六日,张守珪率主力抵达鄯州城以东三十里处,他立刻令人进城通知王清,待明日清晨吐蕃人发起攻城后他将会从南北两个方向对吐蕃军队发起突袭,这时张守珪也得到了关于吐蕃军队更详细的的情况,鄯州城外的吐蕃人共计约有七万人,连日来的攻城战后此时吐蕃应只剩下六万不到,领兵将领叫做松赞鹤鸣是当年松赞干布的第三代孙,也是吐蕃少有的统帅型将领,为此张守珪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因为这个名字他曾在魏长林哪里听说过,这是一个曾经和魏长林有过数次交手经历的将领,虽然在和魏长林的交锋中,松赞鹤鸣赢的次数并不多,但这并不能否认他的能力,和这样的老将交手,张守珪可不掉以轻心。

    同时他还派人绕过吐蕃大营朝着西边寻找安江顺一行想要和安江顺联系上,避免这边打响了安江顺那边还没有准备好,那样一来安江顺的计划可就白瞎了。

    “明日进攻,我率两万精锐从鄯州城以北发起进攻,其余人在鹰扬郎将卫威率领下从南边发起进攻,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打吐蕃人一个措手不及,将其击溃最终将吐蕃人堵在此处!攻击开始后,城外王刺史会在同一时间发起反击。”张守珪手指着地图上被标出的峡谷说到:“而右龙武军安江顺都尉会在此处设伏堵住溃退的吐蕃军队,若是我们不能在明日击溃吐蕃人令其溃退,那么此前安都尉所筹备都将成为泡影,所以本将不希望明日之战有人在其中拖了全军后腿!”

    “是,都尉!”主帐内,所有军官将领大声回答到张守珪,张守珪满意的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都下去休息吧,明日辰时三刻准时出击!”

    “我等告退!”

    随着众将退去,张守珪再度将目光转移回地图之上,粗略的地图上只有一些重要地点的名字,而安江顺所处的烈风峡谷正在赫然在地图上被张守珪用朱笔描圈了出来,明日一战是若是胜了那便是大胜,若是不能击溃当前吐蕃人,那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后路已经被堵,到那时松赞鹤鸣可能会直接选择撤军,安郎一切的谋划就都将化为泡影宣告失败,而那时他们就只能和吐蕃人一次又一次的正面对决,天气越来越寒冷了,张守珪和安江顺都不想将战事拖到深冬,那时别说是打仗了,在这西北苦寒之地,连行军都是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