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110章:敌人出没
    由于现在还是新年,安江顺并没有将木纹部落有异动的消息散播出去,只是让程野暗中派出探子并且传令各县乡镇加强戒备,至于渤海城还是沉浸在一片祥和中欢乐过新年,自安江顺下令渤海境内不收入城税之后,从外地来渤海的人也就多了,城外乡下的百姓进城次数也变得多了起来,渤海城的人流量自然也就多了,人流量一多商业活动就更为频繁,安江顺税也就收的更多了,他可不会像地球历史上那些军阀一样就知道收人头税,那都是割麦子,割了一茬又一茬,迟早会因为土地贫瘠麦子不再生长。

    元日这上午,安江顺突然来了兴致,下令由都督府出钱出粮在渤海城北街都督府外举办流水宴席!以示自己亲民之心,流水宴席任何人都可以来吃,吃完就走,若是有心也可送上自家的美味菜肴送到宴席上以供乡民们品尝,渤海城内百姓听到这流水宴席非常惊讶,这是个什么说法,许多人都打着看新奇的想法来到北街,虽然这个时代美味并不多,但是有猪牛羊鸡鸭肉食,其中还有不少菜式都是厨子根据安江顺的建议做的前世的做法,什么红烧肉,东坡肘子这些安江顺可是想了很久了,接着这个机会安江顺正好让厨子琢磨出来也好享享口腹之欲。

    接到安江顺的命令,别驾岳云哭笑不得,不过他也知道自家都督做出的决定是无法改变的,岳云只能尽量去帮助都督完成这件事情,经过一天的召集准备,初二这天,都督府在北街摆上了两百张八仙桌,这也是工匠按照安江顺的图纸打造的桌子,街道上还燃起了火炉子取暖,随着初二中午一声罗响,许多渤海居民纷纷来到流水宴上坐下,同时一些轮休的军中将士也坐在宴席上,按照安江顺昨日的命令,今日流水宴上没有身份高低差别,大家都是一家人。

    “没想到这猪肉烧出来竟然如此好吃!”流水宴上,一个渤海居民一脸沉醉的对一旁的坐着的一个身穿甲胄的士卒说道,伙长王珣也是一脸满足的模样说到:“这官家厨子就是不一般,也不知道宫中御厨所做美味会有多美味。”今天正好轮到他这一队人轮休,不过他是孤家寡人一个,无家可归听说都督在城中举行一个什么叫做流水宴的东西招待渤海居民,王珣直接就跑来来了。

    “还好今天刚好轮到我休息,不然还享受不到这般美味。”

    “在美味也是我们吃不到之食物,渤海能有安江顺做父母官真是我们的福气。”

    “谁说不是呢,自从安都督来了渤海,像人头税这些杂税都取消了,连我们这些当兵的都能分到一部分土地,城中商贩也变得多了起来,还准许我们开荒土地种植,待到开春播种后定会是一年丰收。”

    流水宴上,渤海城内的军民那吃的叫一个欢快,从中午到晚上酉时结束都人权次啊慢慢的散去,今天一天都督府库的存粮少了五百石,宰杀了牛羊猪数十只,还有鸡鸭数百送上了桌子,参与宴会的人次近万,这下子整个渤海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安江顺的名气了,不仅是当世名将还是一个乐善好施的父母官,连渤海以北的许多契丹部落也都听闻了安江顺的名声,这为后来安江顺收服渤海以北的契丹部落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新年虽然欢快,但是北方确实是太过寒冷,初二的热闹场面一过,大部分百姓就窝在家中没有出门,这个冬天有都督府下辖煤炭司售卖的火炉和煤炭取暖,渤海城里的大部分百姓都过上了一个温暖的冬天。当然也有一些百姓因为侥幸心理没有安装安江顺所说的炉子与烟管导致了炭中毒,城中一连发生了数起类似事件,安江顺不得已下令所有家庭必须使用煤炭司与都督府铁匠坊出售的煤炉并且安装烟管通风换气,这才避免了更多的人因为炭中毒丧命。

    就在新年刚过,渤海众人正热切等待上元节灯会的时候,延吉图县令马通传来四百里加急官文求援都督府,说是有不明势力骑兵袭扰治下乡镇,目前已有三个镇子遭了洗劫,镇民更是十不存一,安江顺收到这个消息当即大怒,本来渤海人口就不多,纵然延吉图治下多是契丹、靺鞨以及高句丽民族百姓,但是这些百姓都承认自己大唐百姓接受的也都是儒家文化教导,而且还是自己治下百姓,听到有人洗劫抢掠自己治下百姓不说还搞大屠杀,安江顺怎么不恼怒。

    纵然现在还是天寒地冻,但安江顺已经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当即下令集合渤海所有骑兵,是时候让新组建的军队上前线见血了,正值新年期间,都督府却在大规模调兵,一时间渤海城内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听到城内的谣言,安江顺有赶紧让将真实情况告诉通报给全城百姓这才稳住了民心,更是让整个渤海百姓群青激愤,虽然被劫掠的是离他们很远的延吉图下面的乡镇,但是这也让渤海城内的百姓觉得这些还不知道是何方势力的骑兵就是在挑衅整个渤海,一时间都督府设在城内的招兵处人满为患,不过再没有接到安江顺命令之前招兵处官吏也不敢轻易直接招募这些士卒,只是进行了简单的体检测试,然后登记在册,言明下次都督府若是有招兵通告时他们拥有优先录取权。

    当然安江顺此时已经猜到了那股势力应当就是木纹部落此前消失的骑兵,劫掠城镇应当是沿途补给,这些契丹人在冬天出兵为了补给方便就选择了以战养战,哼,正当我渤海都督府好欺负是吧,下达完命令后,安江顺坐在都督位上冷哼一声,冬日出兵,虽然有些麻烦,但安江顺却有一个好东西那便是雪橇!为了解决冬天出兵运输和大军机动的问题,安江顺这时才想起来前世自己一直想要尝试却一直没有尝试过的运动那就是滑雪,安江顺紧急给工匠坊送去图纸,让木匠打造了大量马拉雪橇以及单人雪橇板,并且即将出征的将士加紧练习雪橇的使用。

    开元六年正月初九,安江顺在渤海北大营誓师出兵,整整五千五百名将士在校场上整齐排列,三千五百名骑兵,两千步卒身背雪橇板准备出征,为了增强大军机动性,安江顺调集了超过一千五匹驽马,这些驽马两匹拖拽一架雪橇,一架雪橇正好可以载上一什人也就是六人,两千步卒三百余架马拉雪橇便能解决,剩余雪橇则是运输粮草辎重。

    虽然天寒地冻,但是安江顺却能将这大血转变成可以利用的条件,只不过有一点儿还非常干扰大军在冬日野外作战,那便是保暖的问题,这也是为何安江顺只出动了五千余将士,就是因为保暖确实不易,就这五千人已经安江顺收集了的大量毛皮衣消耗一空,至于更多的人还是待在营房在室内保暖比较靠谱。

    也正是此次出兵才让安江顺发现自己此前有些忽略了利用雪天了,雪橇这么简单地物件他尽然在这之前没有想到,还真是失策,好在现在想起来还不晚,临出征,安江顺也让岳云加紧在渤海普及雪橇方便百姓的出行。

    誓师出征的时候,安江顺还特意打开军营让城中百姓走进军营观看为大军送行,有前面的舆论宣传,渤海城百姓对安江顺此次出征那可是百分百的支持,并且所有人都希望安江顺能够得胜归来,而此次也是安江顺入主渤海后第一次出征作战,他自然也要展现自己常胜的名声来,要是这一战没有打响自己的名声那后面自己在渤海可就不那么好站稳了,尤其是那些契丹部落,要想收服可就麻烦了。

    此次安江顺亲自领兵出征只留程野留守渤海,如果此前探子的情报没有错误,敌军只有三千人,他则出兵五千余人,若是这还不能拿下敌人,安江顺就真的要怀疑自己这几年是不是虚度光阴了,当然这五千余人有三千余人都是新兵没有战阵经验,此次出征也算是对他们的一次考校,若是合格这些士卒便是将来渤海军扩建时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