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159章:马通的转变
    离城十余里的时候安江顺就下令让所有亲兵换上了平民服装,分散开从四个城门进城,当然这些亲兵还不单单是自己进城,他们进城后还需要完成安江顺交给他们的任务,在辽州城内四处走动了解城内的情况,寻访百姓了解百姓对马通这个新县令的评价,辽州城不必铁岭县城,辽州城常驻人口超过了十万,是一个大城,光是安江顺自己一时半会儿是走不完的,和大唐一般城池一样呈基本的中轴线布局,南北对称的基本格局,安江顺是从东城门进城,使用的也是盖有渤海都督府大印的商籍文牒,而不是安江顺的军籍告身。

    “少年郎是从渤海而来?”东城门队正吴奇有些好奇的问到安江顺,他在守城门也算有些日子了,还真没有见过像安江顺这样的商人,一共也就五六个随从,后面也没跟着有马车运到货物,这做的算是哪门子买卖。

    安江顺虽不知道眼前这个队正为何要问这个,安江顺还是配合的回答到:“正是,不知这位官爷有何见解?”

    “没什么,我就是有些奇怪,你这做买卖的货物都没有。”吴奇随意的回到,原来是这么回事,安江顺笑了笑对吴奇说到:“官爷你有所不知,我此次来辽州是为了找船商商定货物出海之事,从水上直接运往南边登州沧州等地,也好节约成本嘛。”

    听到安江顺的回答,吴奇也笑着说到:“原来是这样一回事,倒是显得某有些大惊小怪了,你请。”吴奇一边将文牒还给安江顺一边对安江顺说到:“你这少年郎来的正是好时候,自从我们辽州划入了渤海都督府治下后,马通县令作了我们辽州县令后,我辽州城如今商贸发展迅速,在马县令治理下,我辽州港口也有了扩建据我一个在水军当差的兄弟说,最近船厂还新造了不少大船,此次你定能做成大买卖。”

    “那就借官爷吉言了,若是有机会定要请官爷吃酒。”安江顺对吴奇拱拱手说到:“还未请教官爷大名?”

    “谈不上什么大名不大名,我叫吴奇,东城门队正。”吴奇摆摆手客气的说到。

    安江顺离开后,吴奇身旁的小兵对吴奇说到,“队正你可有口福了这次。”

    吴奇笑了笑回到自己的岗位上,“你呀,什么是客套话都听不出来,一看那少年郎就出身不凡,今日一过那还会记得我们这些小人物。”大唐虽然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但是随着国家社会的发展,李隆基一朝,商人的地位已经渐渐得到了提高,毕竟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商人的,国家要强大也离不开财富,人类对财富和权力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这也才有了吴奇刚才那番话,摇摇头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吴奇不再去想刚刚的经历,不过他却不知道刚才那个人正是他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是真正的大boss。

    走在辽州城的街道上,安江顺一直在点头,这马通确实有些能力,从辽州城街道两侧的布局,安江顺能够看出来马通将都督府定下的总体规划然后根据辽州城的地方实际情况进行了一定的变通。

    霍宗作为一个低调人才见到辽州城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的样子也不住的点了点头然后对安江顺说到:“这马县令确实厉害,不到半年十年,辽州城发展的确实不错。”作为安江顺的亲兵统领,都督府里来来往往的,霍宗平日里听过的见过的事情也不少,以往辽州城没落的情形他也听人说过,现在辽州城街道整洁,方才他跟着安江顺还特意去各个坊内已经市场看了一眼,马通在城池治理上面做的确实不错。

    安江顺对霍宗说到:“当初,我在延吉图遇到马通后就特意了解了一番此人,延吉图如此贫穷的偏远小县城在马通手中都能泛发生机,更别提辽州这城这样得天独厚的城池了。”

    在城内转了几圈,安江顺这才带着霍宗几人慢慢走向了辽州县衙,不过几人走到县衙门口的时候却被门口的衙役拦了下来,安江顺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身上还穿着普通商人的衣服,衙役问话,安江顺又总不能说自己是来报案的吧,作为都督他可不能领头谎报案情搅乱地方治安,摇了摇头安江顺让霍宗送上一份名帖交给门口的衙役:“将此物交给你们县令,你们县令自然就明白了。”

    接过安江顺递过来的名帖,门口的衙役犹豫了一下,县令正在处理公务他要是进入打扰自己肯定会被骂,不过能在衙门口当守卫,这个衙役自然也是心思玲珑之人,他能看出来安江顺几人都不是普通人,身上隐隐约约有一种上位者的气息,而且坚持让自己去通报,自己若不是通报万一得罪了人家,那可就糟糕了,自己不过是县衙守卫,得罪的人还是不要做了,打扰了县令最多也就挨顿骂罢了。

    想通了,衙役立刻对安江顺说到:“还请郎君稍等,我这就进去通报马县令。”

    几分钟后,县衙中匆匆走出几个人,为首的正是马通,见到门口等待的人正的是安江顺,马通赶紧加快脚步走到安江顺身前揖手行礼到:“下官马通参见都督,不知道都督前来有失远迎还请都督见谅。”

    “不知者无罪嘛,今日倒是本都督打扰了,还请马县令不要嫌本都督烦人啊。”安江顺调笑着说到,听到安江顺的话,马通哪儿敢真的怪安江顺,讪讪一笑,马通赶紧小心回到:“岂敢,岂敢,都督能来辽州视察,乃是我辽州上下荣幸。”

    安江顺摆摆手让马通不要拍马屁了,他对马通说到:“好了,进去说吧,马县令不会想在衙门口招待我们把。”

    听到安江顺的话,马通这才反应过来,赶紧对安江顺说到:“都督请,都督请!”

    走进县衙,安江顺左右看了看,这辽州县衙内的官吏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到来而停止手上的公务,安江顺不由得点了点头,他对马通说到:“嗯,做的很不错,本都督就欣赏这样专心处理公事的官吏,而不是一群人围在上级身边溜须拍马。”

    作为安江顺一手提拔的县令,马通对安江顺的性格进行了深层次研究的,他知道安江顺就喜欢办实事的人,这一年来马通也将自己身上还有的哪种再世为人一定要学会拍马屁的想法抛之脑后了,在安江顺麾下做事,他就要做一个办实事的人。就像辽州船厂能如此之快的造出第一艘楼船就是因为马通不遗余力的支持,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下才能得到最快的发展,为此马通还特意令人到海对面的沧州等地挖了不少造船工。

    坐在县衙后堂,安江顺向马通仔细了解了楼船制造的相关事情,此前马通送来的公文写的不详细,在没有看到楼船实物之前,安江顺想从马通嘴中先了解一下相关的事情。

    听完马通的汇报,安江顺肯定了马通的努力,他对马通说到:“将你放在辽州县令的位置上是我做过最为正确的选择之一,海运事关未来我渤海商贸发展,你如此投入的非常正确。”紧接着安江顺又给在坐的几个辽州官员普及了一下关于海运的好处,为此他还特意的举了大运河的列子,前朝皇帝此举虽然劳民伤财,不过这大运河对大唐南北漕运确实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听完了安江顺的分析讲解,马通等人虽然诧异自家都督敢谈起前朝帝皇之事,但他们对安江顺的观点还是非常认同的,船运运量大,速度虽慢但耗费的人力物力较少,只是他们以往被所见所闻局限,对海运不了解,如今听到安江顺这么说了,马通赶紧对安江顺说:“下官明白了。”

    “明白就好,我说这些主要还是想让你知道船厂的重要性,未来对高句丽等地用兵,海上与陆地同样作用,你身上担子不轻啊。”

    “下官醒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