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161章:楼船
    在军营用过简单的午饭,安江顺一行又在澹台孝的带领下来到了港口登船参观由辽州造船厂打造的楼船,还未接近港口,安江顺就看见了这艘被命名为渤海甲号的楼船,船高首宽一共三层外观与楼相似,难怪被叫做楼船,历史的楼船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汉期间发扬光大,一直到宋代都是历朝历代水军的主要战船类型之一,这艘被命为渤海甲号的楼船是由辽州造船厂一百多名工匠不分昼夜打造出来的,楼船一般由战船和游船两种类型,渤海一号自然是战船型号,一共三层,每层都设有防护女墙防御敌方射来的箭矢,女墙上开有箭眼,弓弩手躲在女墙后方发射弓弩,得益于渤海地处北方不缺少皮革,渤海甲号表面蒙有皮革,用来防御敌军火攻。

    渤海甲号可运载士卒一千人,可以说一艘渤海甲号就将能将目前的渤海水军主力装下,当然这只是指运载量,战斗人员并没有这么多,登上楼船,安江顺才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不过楼船船身过高,重心不稳遇到大风浪极易翻覆,所以这艘渤海甲号楼船只适合在近海作战,并不适合远航,同时由于航速较慢一般楼船只是作为运输舰和指挥舰使用,不过这也证明了辽州工匠的技艺水平。

    楼船两侧,还有十几艘其他类型的战船,最主要的就是艨艟和斗舰两种战船,经过澹台孝的介绍,安江顺心中大概有数了,这艨艟就相当于古代水战中的进攻性快艇,外形狭长,以浆为动力航速快,船身蒙皮防护性较高,在水战中用于突破敌军队形。而斗舰则是兼于艨艟和楼船两种战船之间的一种综合性战船,是水战中的主力。

    听闻安江顺来了,船厂匠监佟伯闻讯来到港口,听到亲兵通报,安江顺让人将佟伯请到前来,“小人匠监佟伯参见安都督。”

    “不必多礼,你来的正好,本都督正好有事要问你。”安江顺让佟伯不必多礼,听到安江顺说有事要问,佟伯赶紧回到:“小人定知无不答。”

    “作为船厂匠监,想必你也知道未来我渤海水军主要作战水域,楼船缺陷很明显,所以我想知道以辽州造船厂目前之能力能否造出‘海鹘’战船。”安江顺直接问到佟伯。

    作为造船二十余年的老工匠,佟伯如何不知道安江顺所说的海鹘为何物,还无是一种体型比楼船小,但是船型头低而尾高,船身前宽而后窄,是仿造海鹘外形设计建造出来的战船,船上左右还安装有浮板四到八具,船舱左右以生牛皮围做城墙状防止巨浪损坏木制的船体,抗风浪能力强,更适合未来的渤海水军。

    虽然有些难度,但是佟伯还是肯定的点了点头“回都督话,海鹘船虽然难,但小人在登州港也曾造过海鹘,而渤海木材更为丰富,造出海鹘不成问题,不过受限于人力,海鹘战船恐每三到五月才能下水一艘。”

    “无妨,无妨,本都督需要的真正适合海上作战的战船,楼船虽好但在海上容易翻覆,远航时还是以海鹘战船为主力较好。”对佟伯提出造船周期较长的问题,安江顺没有一丝意外,毕竟这还是一个纯手工的时代,安江顺又对佟伯和澹台孝两人说道:“战船虽然重要,但也不能一直造战船,用于运输的船只也要抓紧打造,未来用兵高句丽新罗等地我还需要大量船只运人运粮,你们可明白?”

    听到安江顺的话,澹台孝、佟伯两人赶紧行礼说到:“是,都督。”

    参观完楼船后,安江顺又在佟伯的引导下,来到造船厂参观,从一无所有到现在能造出楼船下水,上百造船工匠以及数百学徒以及其他一些普通匠人组成的造船厂,安江顺心中个充满了豪气,辽州造船厂能发展到现在非常不错,见到船厂里仍然完全依靠手工作业,安江顺给佟伯出了一个主意,引辽河之水修建水车利用水车动力为切割木材以及处理配件。听到安江顺的建议,所有工匠立刻陷入了沉思,似乎安江顺的建议有一些可取之处,不过这还需要经过大量试验才能知道是不是真的能达到实用效果。

    参观完整个军港,安江顺为水军军营命名为狂鲨营后,安江顺一行出发返回辽州,其实本来安江顺是想给水军命名为蛟龙军的,不过这是封建时代,龙可是犯忌讳的字,他作为一个都督哪儿敢命名带龙字的荣誉称号,哪怕是蛟龙也不行,最后安江顺只好取名狂鲨,待日后水军扩建发展后,还有巨鲸等等,都是水中巨无霸,都能彰显出渤海水军的强大。

    亲眼检阅了目前渤海水军实力以及了解了造船厂工匠实力后,安江顺心中对未来渤海水军的发展已经有数了,只要再给他两到三年时间,他手上就能有一支较为强大的水军辅助他攻略高句丽等地。

    临近天黑,一行人才回到辽州城,在市场一旁的民坊内找到了九州酒楼,安江顺带着马通几人走进了酒楼,点了几个招牌菜以及一壶下品将军醉,几人相对而坐饮酒吃菜,相谈甚欢,经过白天的检阅,安江顺对马通还是非常满意的,吃饭时,安江顺对马通说出了他下午的想法,从现在开始辽州港口的水军将从辽州县衙编制中脱离直接隶属了都督府衙门,对此,安江顺想问问马通有没有意见,当然了,脱离了辽州县衙后,水军的任务还是不变,只是说渤海县衙没有了对水军的指挥权。

    马通能有什么意见,自己都督来摘桃子他还能怎么办,还不是只有认了,对此早已有了心理准备的马通表面宁静的回到安江顺自己没有任何意见,毕竟他一个县衙也没有必要掌控水军,未来的狂鲨军少拥有三四十艘各式战船以及大量运输船,兵力至少也有四五千之众,自己作为一个县令确实也不应当掌握如此兵权。

    在辽州又待了一夜后,安江顺集合所有亲兵换上甲胄军装检阅了辽州驻军府兵后,安江顺于十五日上午从辽州出发返回渤海,不过安江顺并未选择原路返回渤海,而是从辽州出发朝东边国内城而去,此次出来安江顺就打算趁着这个机会将自己治下的一些城池里看看,实地微服私访一番,看看巡检司有没有履行职责,各地父母官是不是用心治理地方,渤海都督府治下范围宽广,各地民情自然环境尽不一样,地方治理方式自然也不一样,安江顺这一次也是打算用自己的双眼看一看以往的政策是不是有什么漏洞,有什么不足,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善,前世安江顺只是一个屌丝每日在新闻上看到那些官员,总会摇头评论吐槽那些官员这里不行哪里不行,但是这一世他自己成为了一个年轻的地方封疆大吏后,安江顺才明白,当官真的不容易,不管是为了政绩还是真心为了百姓都不容易,作为一地父母官你必须要对治下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做出最正确的决断,颁布正确的政策。

    而不是就这样坐在衙门内上下嘴皮子一番就能将军政给处理好,尤其是古代,消息本就闭塞,安江顺要是不出门巡视那就真的什么也不知道了,安江顺就是这样一个人,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而且他还立志不要让自己重蹈这句身体的在历史上覆辙,他要改变这句身体的命运,他要做一个匡扶大唐的名将名臣!

    从辽州到国内城沿途是漫漫官道,途中只有一个小镇,当天夜里安江顺一行人就住在了这个小镇上,这是一个契丹人、高丽人、汉人混居的小镇,也是在这个镇子上,见到小镇上各族百姓相处融洽,邻里和谐相处,自从进入镇子,安江顺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过,虽然他此前通过战争手段征服了其他部落,但是他内心更希望的还是各民族百姓能够融洽的生活在一起,战争不过是一种手段,若是能以和平方式达到同样的目的,安江顺更希望能以和平手段达成自己的目的,他不是战争狂,他只是一个在努力改变命运的人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