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229章:制定战略
    程野点了点头同意安江顺的说法,此前的大战靺鞨人失去了他们最精锐的骑兵,整个靺鞨军队遭到重创,上一次就打不赢,难不成这一次靺鞨人还能绝地翻盘不成?

    除非,程野对安江顺说到:“安郎,高丽人此前因宝藏悍然发动了战争因此遭到了不少损失,若是我们对大祚荣动手,这高陵会不会借此机会对我们发难?”

    “关于这一点,我已经想到了,这也是为何我只出动一半精锐之缘由,剩下一半军队要警惕南边高句丽与新罗两国!”

    “如此可行,我渤海军将士经过这半年训练足以称之为强军,以五万人防御高句丽新罗两国足以,更何况如今各个契丹部落已经真正臣服于我大唐,一旦战事紧张也可征召大量契丹骑兵为我渤海征战。”岳云对安江顺汇报到:“现今各大契丹部落骑兵已经完成了训练,除去在我渤海常备军附议之人,剩余部落骑兵有三分之一装备了我渤海骑兵制式兵器甲胄,战斗力堪比我渤海骑兵。”

    “听尔等这么一说,某也就放心了,某决定在下月初对靺鞨国大祚荣发起进攻,抽调渤海军主力刀盾兵长枪兵各一万,陌刀兵神箭手各五千,两万精锐骑兵以及子仪手中的陷阵营,同时给东山部落等发出邀约,让各个部落联合出兵三万,告诉他们只有付出了才会有回报!”

    考虑到大祚荣的靺鞨国零散的大小部落加起来有上百万人之多,安江顺决定还是要从归顺大唐的这一批契丹部落征召一部分仆从骑兵协同渤海军进攻大祚荣,若是顺利的话,安江顺能用以进攻大祚荣的军队将超过八万人,如此兵力已经完全可以碾压大祚荣了。

    根据细作刺探到的情况来看,大祚荣还未从上一次大战的创伤中恢复过来,此时的靺鞨国常备兵力不超过三万到三万五千人,就算大祚荣临时动员也最多只能征召到三四万新兵,一旦大祚荣这样做就只能走上穷兵黩武的道路,是一种透支未来的行为。

    安江顺其实倒也挺希望大祚荣可以征召这么多的新兵,这样正好可以一举将大祚荣战争潜力彻底消耗,二来只要能一举歼灭这些靺鞨军队,安江顺又可以得到大量的免费劳动力,出兵的事情已经定下了,现在安江顺他们要做的就是确定具体的进攻计划,靺鞨国是一个典型的游牧国家,人口分布及其分散,这一方面能够让渤海军可以各个击破,另一方面却又给渤海军的征伐带来了不少麻烦,游牧国家的典型特征就是人口分布极为分散,说是国家其实也就是一个部落联盟,只是比单纯的部落联盟更紧密,征讨这样一个国家费时费力,安江顺他们必须要制定一个比较完善的计划以保证毕其功于一役,安江顺可以不相在未来面对无休无止的小规模战斗,那会使得渤海军疲于奔波,劳民又伤财。

    “靺鞨国有大大小小数十个部落组成,这些部落一部分人口超过十万,人口最盛便是大祚荣本部有近二十万牧民,而一些小部落就只有两三千人,我们若是进攻首要解决的便是这些大部落,只要征服这些大部落,整个靺鞨国便是我们囊中之物。”程野走到地图上对众人讲解到:“在都督离开渤海南下这段时间,我渤海探子已经将大部分靺鞨人部落探明,其中最大的三个部落分别是大祚荣部、宁氏部落以及最北边之落坦部部落。而这三个部落中当以大祚荣最强,不过此前铁利部大战中大祚荣本部损失了大量兵力,如今大祚荣部实力已经和宁氏、落坦部两大部落相当,而大祚荣部大约有牧民十九万到二十万,宁氏有十五万,落坦部大约十六万余人。”

    “三大部落占到靺鞨国整体实力的一半,只要我们征服了这三大部落就相当于征服了整个靺鞨国。”

    “都督,某建议先以骑兵突袭落坦部部落。”作为刚加入渤海集团的新人,郭子仪也想在安江顺以及诸位同僚前面表现自己,在岳云话音落下的时候,郭子仪主动起身对安江顺建议到。

    听到郭子仪的建议,在座众人议论纷纷,岳云等渤海本土官员将领不太同意郭子仪的方案,敌我双方实力差距非常明显,作为稳妥派的岳云更倾向于一步步的稳打稳扎,郭子仪的建议稍显冒险了一些,不过安江顺以及程野两人还有几个一直追随安江顺的将领则对郭子仪的方案表示出了兴趣,安江顺自出道以来就以擅长出奇兵绕道敌人后方突袭敌军出名,郭子仪的建议正好符合了这一特点,程野等人对这个建议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安江顺抬头让众人不要说话,安江顺示意郭子仪继续说下去,得到安江顺的允许,郭子仪走到简陋的地图前指着落坦部部落所在地说到:“根据诸位上官刚才所讲,此次征讨靺鞨,我渤海军可动用精骑两万余人加上附属我渤海之契丹骑兵三万,共计五万精锐骑兵足以在总攻发起之前对落坦部部落发动一次突袭,落坦部部落精兵不过万余。在敌人未发觉之前我军以精骑将落坦部部落击败后五万精骑再以雷霆之势从北方压迫大祚荣之主力。”

    “你们怎么看?”听完郭子仪的分析,安江顺问到其他人,一开始不同意郭子仪方案的岳云等人在听完郭子仪的分析岳云黄柏几人明显也有些松动了,不管怎么说郭子仪的方案是具有极强可行性,只要成功也将会最终的决战减轻不小的压力,虽然此次大战渤海军处在明显的优势地位,但毕竟大祚荣还能召集六七万可战之兵,若是能在决战前削弱敌人之实力也能为最后决战的胜利打开一个良好的开端。

    “都督,原本属下是不太同意郭校尉之计划,不过听完郭校尉分析,属下认为郭校尉之建议具有较高可行性,不过属下觉得五万骑兵太多,若是将全部骑兵调走主攻方向就只剩下三万余步卒,兵力略不足,且机动性不足,所以属下建议还是应当留下一万精锐骑兵与主力一同行动。”

    “附议!”

    “附议!”

    岳云的话得到了其他人的一直支持,见此,安江顺对众将说到:“既然你们都同意了,那某也同意了,而且某还要做北路骑兵主将,统帅骑兵对落坦部部落的突袭,至于南路步伍主将则由副都督程野担任,岳别驾你继续留守渤海,而黄柏黄司马则负责国内城沿线之防御,统帅鸭绿水沿线五万士卒提防南方之高句丽新罗两国。”

    说完,安江顺环视四周问到所有人:“你们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属下没有。”

    “没有。”

    众人都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有意见,安江顺在渤海军说得上是一言堂,只不过是他从来不会因为自己是都督就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否决其他的意见,作为一个具有现代思想的人,安江顺已经习惯于在大事上先询问其他人的意见,然后再做出最后决定,这不是没有主见,而是在集思广益。

    见大家都没有意见,安江顺拍板下了最后的决定,他正式下达了作战命令和全军动员令,安江顺让众将将自己的命令传达到所有的士卒耳中,让所有人知道自己的决心,同时也让众将在军中以及整个渤海散播一些关于靺鞨大祚荣的谣言,激起将士以及百姓对大祚荣的敌视和战斗决心。

    当安江顺邀战的令函送到铁利部等契丹大部落之后立刻引起了铁利部各大契丹部落的重视,铁利部新任酋长耶律孟表示铁利部要铁利部要全力支持安江顺都督征讨大祚荣,耶律孟抽调了部落中最精锐的八千铁骑立刻南下渤海城汇合渤海军主力加入了征讨靺鞨人的队列。

    七月底,接收陷阵营的郭子仪已经彻底融入掌握了陷阵营,新加入的陷阵营的一些将士也与陷阵营老人完成了磨合训练,战斗力与日俱增,这时候,来自各个部落的契丹骑兵也已经完成了集结,开元七年八月一日,安江顺下达了开拔命令,安江顺亲率四万一千精锐骑兵作为北路军直插位于望建河中游地区的靺鞨落坦部,而由三万余精锐步卒以及一万骑兵组成的南路主力将由程野率领从正面稳步前进逼近靺鞨首府黑水府。

    最终的决战将会在黑水府城外打响。

    从渤海城出发,安江顺亲率四万一千骑兵朝着直奔着望建河也就是后世的黑龙江中游地区的落坦部,作为一个擅长骑兵突袭,兵行险招的将领,安江顺其实是有一些不太符合一个统帅的特征,因为从来还没有一个统帅会亲自率领骑兵对敌人的大后方发起突袭,作为全军统帅,安江顺就应该在主力坐镇,不过安江顺个人知道自己事,他其实并不太擅长指挥正面作战,与其在正面战场当咸鱼还不如领兵对敌人各部发起突袭,削弱靺鞨国决战前整体实力,这才是安江顺最擅长之事情,这也是一个合格上位者应有的素质那就是不要肆意插手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