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246章:大都督府正式成立
    “既然你们都同意这个提议,那就尽快实施某刚才提出的两条提议,尽快取消掷斧兵等兵种,原有士卒改训为其他兵种,新组建的各师要尽快完成编组,各师师长人选有限考虑表现优异的各级校尉。”安江顺对程野等人说到。

    安江顺提出的两条建议得到了所有文武官员的同意,并且程野等人还提出了一些细化的方案将安江顺的提议进一步完善,安江顺最终拍板全军必须在九月中旬前完成整编,到时候安江顺要看到齐装满员的六个步兵师两个骑兵师以及隶属各师的独立骑兵营。安江顺并没有打算将大规模改革当下的兵制,首先他只是一个地方边军统帅,无权对军队进行大规模改革,这二嘛就是现代的制度并不一定完全适合当下的环境,安江顺增设师一级作战单位也主要考虑到战场指挥的问题,随着军队规模越来越大,安江顺就算是在厉害也做不到直接指挥所有营级方阵。

    渤海都督府升格大都督府后,所辖的军队的编制并没有的到增加,这就进步促使安江顺必须精简大军,将一切没有太大价值的兵种全部取缔,尤其是投掷兵这样可有可无的兵种就不应该存在,完全可以由刀盾兵和长枪兵兼任了,每个士卒在自己身上多携带两柄投斧或者背上一袋投枪就可以替代这些投掷兵。

    还有轻装甲士也完全可以替代这些投掷兵或者弩兵,将自己麾下的士卒全部训练成为十八般武艺精通的精兵这也是安江顺夙愿之一,他现在正朝着这个目标在前进。

    最终,安江顺与渤海众高层商议完决定将军中现有的投枪兵等投掷士卒以及三分之二的弩兵全部裁减原有士卒就地打乱编入各个步兵营,按照安江顺等人的设想,未来渤海每个步兵营都将有五分之一的士卒装备三连弩,而步兵营中的刀盾兵会加强投斧训练,长枪兵加强投枪训练,所有刀盾兵在战时配备五把投斧,长枪兵装备三把投枪。

    “如此一来,战斗时敌人还未靠近我军军阵就将损失至少五分之一士卒,而两军短兵相接时,后排士卒也不会因为够不到敌人而无所事事,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短矛和投斧杀伤敌人后阵……”

    “好了,军队的事情已经处理完了,现在我们来讨论有关靺鞨郡的事情。”安江顺让程野将靺鞨郡以及对靺鞨人的安置方案简单的给岳云等人介绍了一下,然后安江顺问到岳云:“岳别驾,你是渤海政务一把手,依你看,这个方案还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回都督话,下官以为程副都督所说方案非常完善无需任何改进,只不过都督这靺鞨郡太守可有人选了?”岳云问到安江顺,安江顺摇摇头:“还没有人选,目前靺鞨郡初定情况非常复杂,不仅要面对大量靺鞨人还要面对极北之地的铁勒人威胁,这太守的人选必须谨慎。”

    安江顺问到岳云:“不知岳别驾可有什么好的人选推荐?”

    被安江顺这么一问,岳云倒是真的想起一个人然后对安江顺说到:“下官心中倒真的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谁?”

    “原建安州守备况後旗。”

    “况後旗现在何处?”安江顺对况後旗并不了解,但这是岳云提出的人选,安江顺准备亲自见一见这况後旗再做决定。岳云回到安江顺:“况後旗目前暂任建安州县尉。”

    “县尉?”安江顺点点头,转头对岳云说到:“马上召况後旗来渤海,某先见见,若是合适就让他去做靺鞨郡太守。”

    “根据宁三中所言,极北之地的铁勒人部落一直都在与他们交战,如今原有的靺鞨领地已经通通成为我大唐国土,靺鞨人名义上也全部归顺我大唐,那便是我大唐子民,所以未来靺鞨郡面临的军事威胁并不会减弱,据宁三中说,铁勒人人口虽然不多,但整个族群全民皆兵,上到五十下到十五六之少年平日放牧,一到战时便立刻成为军中士卒,这些士卒虽说不一定就是精锐,但毕竟也是一群常年在马上征战之士,我们必须要引起重视。”

    “随着靺鞨领地尽归我大唐,双流堡作为前沿要塞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战略价值,继续驻军已经没有必要。”安江顺对程野和岳云几人说到:“不过这并意味着我们要完全放弃双流堡,双流堡地处两条河流交汇之处,水运便捷又是来往渤海靺鞨郡之间的要道,虽然我们不再将其作为军事要塞,但我们完全可以将其建设成为一个贸易中转站,增强渤海与靺鞨郡之间的联系。”

    岳云将安江顺的话记在自己的备忘录中,这将是他后面形成政令的重要依据,安江顺也趁机给岳云讲了关于对靺鞨人输出奢侈品腐化他们的上层的打算,同时也能为渤海商人增添一个毛皮产地,将这些毛皮贩卖到关中去,将为都督府带来一笔不小的财富。

    趁着今日渤海军政主要官员都到的差不多了,安江顺也向所有人表明了今后渤海军政两方面的主要目标,政务没的说那就是继续加强渤海的农业发展,同时商业和手工业也不能落下,繁荣的商业是税收的主要来源,发达的手工业尤其是冶炼业能让渤海百姓用上更好的生产工具,能让渤海将士的装备更精良,甲胄更坚固,刀枪更锐利,战斗力更强。

    安江顺强调到:“手工业是必须要要大力扶持的,尤其是冶炼和造船两方面更是扶持重点。”安江顺仔细的在做的人再次强调了商业和手工业的重要性,在这个时代安江顺也只能强调手工业的发展,至于什么跟前世看的那些yy小说那样进行大唐工业革命在安江顺看来是非常不现实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蒸汽机而言,安江顺也明白蒸汽机的基本原理,但是具体怎么操作他完全不懂,而且以现有的技术水平,渤海工匠根本没有办法打造出合格的蒸汽炉,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安江顺已经在有意的在渤海手工行业推行流水线昨夜以及利用河流打造大量水车让水力代替人力完成一些无休止的重复劳动,比如锻造盔甲时需要捶打出一片片的甲片就完全可以使用水车带动巨锤来完成,不仅省力而且水车带动巨锤爆发的力量远超人力能将甲片打造的捶打的更紧密防御力更强的同时也能让盔甲的整体重量降低,单片甲片的防御力增强了,一副盔甲便不再需要更多的甲片,这重量也自然就降低了。

    这只是安江顺在利用自己知晓的知识改变这个世界的大唐的一小方面,就连安江顺自己也不知道他正在一步步的改变大唐。

    见在坐官员尤其是户曹、工曹等官员已经完全领会自己的意思,安江顺点点头起身对所有人讲到:“今天就到这儿吧,回去后尽快将所有事情落实,未来还有更多挑战在等着我们。”

    “是,都督!”

    随着一道道命令从渤海都督府传出,整个渤海军包括鸭绿水沿岸的守军立刻按照安江顺的要求开始整编,整编完成后渤海军队立刻形成了一套从都督府到军师营团五级指挥体系,进一步完善了渤海军队的指挥体系,同时各部队少量编组的投枪兵掷斧兵以及其他辅助兵种被裁减,全军只剩刀盾兵长枪兵等主战兵种,一部分单独编制的弩兵也被裁减合并进了各步兵营。

    所有部队整编完成已经是九月中旬,而这时来自长安的圣旨也刚好送到,前来宣旨的仍旧是安江顺的老相识高力士,安江顺恭敬的从高力士手中接过圣旨,然后对身后的渤海一众官员宣布,从今天开始渤海大都督府正式成立了,在场文武官员按照圣旨上的要求,都将在原有职位上官升一级,听到这句话,所有人一同欢呼起来,虽然他们一早就知道渤海将升格为大都督府,但今天这件事情才算真正落实了,安江顺宣布在晚上举行宴会庆祝渤海大都督府的成立,顺势安江顺也邀请高力士参加。

    “将这个消息传达给所有渤海军民,让大家一起乐呵乐呵。”安江顺对站在一旁的霍宗说到。

    “是,都督。”霍宗转身传达安江顺的命令去了,安江顺则邀请高力士进入内堂休息,让仆役送上一杯茶水,安江顺问到高力士:“高兄,你此番前来,陛下还有什么其他指示吗?”

    “除了圣旨,陛下并未有其他口谕,不过陛下让吾转告都督,你做的很好,陛下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这个势头为大唐开疆扩土。”

    “此乃某之职责。”

    “另外长公主有一封信让某转交给都督。”说完,高力士从自己怀中掏出了一封还带着体温的信封交给安江顺,安江顺赶紧打开信封取出里面厚厚的一叠信纸逐字逐句的开始读信。

    信中的每一句话都能让安江顺感受到李月婵深深的思念之情,安江顺将信纸放在自己的鼻尖使劲嗅了嗅,仿佛这样做能让他感受到李月婵的气息,他也深深的思念着远方的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