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290章:平壤之战
    五月十日,安江顺已经推进到了平壤东北四百里处,此处已经是新罗国和高句丽两国的北部边界线,安江顺下令全军停止东进,他暂时还不想去碰新罗人,毕竟己方的军力有限,无力支撑两线作战,等收拾了高陵在腾出手收拾金彬炳也不急。

    “都督,莫鱼师长送来消息,他们已经兵临平壤城下了。”彭宇将一个信使带到安江顺身前说到,莫鱼率领的南路军可就不像安江顺率领的北路军那样进展顺利了,莫鱼军队自从渡江后就一直遭到高句丽人的不断袭扰,和北路战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一切都是高陵在背后指挥的,此时身处平壤的高陵已经疯了,他下令征召平壤以及周边地区所有六十到十四岁男子从军,已经进入春耕时间的农业播种被完全打断,在高陵的强令下,高句丽将领不断率军袭扰莫鱼率领的南路军为他训练新的军队争取更多的时间。

    从第二次国内城战争勉强脱身的高陵不去思考如何求得安江顺宽恕,求得大唐友谊,反倒是竭尽全力要和安江顺再次决一死战,如此决心安江顺也只能说一声佩服,他是真的有些佩服这个已经魔怔的大王,为了振兴高句丽他不惜断送真个高句丽之未来,也不知是真的复国振兴还是他就是想把这最后的一点儿祖辈积蓄全部败光。

    复国后的高句丽只有五郡之地,还有些不如大唐一些富饶之州,此前两次大战,高陵前后损失了八九万人,基本将已经将国内最适龄的一批壮丁消耗殆尽,如今平壤城内虽号称有十万大军驻守,但是其中只有不到两万人勉强称得上精兵,其余军队那都是临时征召的老弱病残,不仅老弱病残还缺少相应的军事训练,战斗力极其低下。

    五月十七日,安江顺调转马头转向平壤而来,平壤的高陵得知安江顺竟然从侧后方杀了过来,阵脚立刻就有些慌乱了,作为高句丽王,高陵和渤海军队已经是多次打交道了,他深知渤海军队的强大,而进过了国内城大战,渤海军虽然伤亡很大,但精华尚在,补充了新兵后立刻就能恢复战斗力,并且在那些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指点下,新加入的新兵很快也能进入状态。

    “探子从平壤城中传出消息,高陵没有开溜此时就在平壤城。”

    “传某命令,天黑前赶到平壤东北一百里处。”安江顺对一旁的传令兵说到,传令兵跑开去传达师长的命令。

    五月十八日黄昏时刻,平壤城东西两侧皆出现大量唐人,城头的高句丽士卒立刻吹响了示警的号角声告诫全城军民,敌人已经来了,和几个师长简单的商量了一下,安江顺决定给高陵来一个两面夹击,而剩下的北城门和南城门,安江顺决定这两个方向不围,同时又将军中骑兵两部就监视南北两座城门,只要城内的高丽人胆敢冒头出城,城外的骑兵一定会让出城的高丽人明白什么叫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莫鱼的南路军在城西五里处扎营,安江顺亲自统帅北路军在城东五里处扎营,骑兵分作两部分分别在城南城北扎营,对平壤城只围而不进攻,安江顺每日派人喊话,督促高陵尽快投降,只要高陵以及高句丽将领官员主动投降,安江顺将保证他们的安全,同时安江顺还对平壤城内的官员武将许以重利,只要投降钱财大大的有。

    然而一连喊了五天话,城墙上的高句丽人还是没有任何反应,城内探子也传来消息称城内守城的武将全是高陵的死忠轻易不会投降,对此安江顺也早有准备,一边劝降的同时,随军的工匠也在连夜打造攻城器械,包括井阑、攻城云梯车、攻城撞车还有投石机,三天时间,在数千士卒的帮助下,随军工匠已经打造出了足够的攻城器械,平壤城在高句丽灭国前做过一段时间王都,高陵复国后也将平壤城当做了王都,所以这城墙还算比较高的,城墙平均高三丈底部宽四丈,顶部宽两丈,两侧有角楼箭塔,防御设施还算齐全,并且城墙外围还挖掘了壕沟,要想攻城就必须先填平壕沟。

    五月二十四日清晨,安江顺下令开始进攻,三千刀盾兵排成一排整齐的站在城外,一张张大盾拼在一起组成一刀严丝合缝的盾墙,两千辅兵扛着沙袋跟在刀盾兵身后,他们是填充壕沟的主力,这种苦力活肯定不会让主力来做,又有两千刀盾兵将盾牌举过头顶排成四列站在三千刀盾兵身后形成了一个安全走廊,虽然辅兵不是主力不是战兵,但是他们也是渤海一员,安江顺自然不希望这些辅兵有太大的损失。

    “放箭!放箭!”

    城头上的高句丽将领发现城外的渤海军正在填埋壕沟,赶紧对身旁的弓箭兵大吼到:“放箭!立刻放箭!”

    十几息后,城墙上箭如雨下,安江顺站在后方看见城头的高句丽人放箭心中不仅不着急,反而还下令让辅兵加快速度继续填埋沙袋,不是安江顺太过冷血,而是城头的箭雨偏的实在是厉害,而且许多箭矢飞到一半就开始摇晃掉落,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箭矢钉在了刀盾兵的大盾上叮叮当当的,城内的高句丽弓箭手总体水平实在是太差,一看就是临时拼凑的弓箭手,而且许多弓箭也都是粗制滥造,跟渤海军弓箭手制式的一石步弓完全没法比。

    “让神射一营上,压制城头弓箭手!”

    “把井阑车推上去!”

    “快快快,把井阑车推过去。”

    随着安江顺的命令,阵地上立刻响起一片嘈杂,陈奎不断下令让辅兵将井阑车推到最前面去,这些井阑车都是随军木匠特意按照平壤城城墙高度打造,井阑车最顶部也就是弓箭手站立的平台离地两丈两尺正好比城墙高两尺,每一辆井阑车有两层站台,若是有需要两层都可站上弓箭手两层一共二十名弓箭手不断朝城头发射箭矢压制城头的高句丽弓箭手掩护步卒填埋壕沟。

    在辅兵的不懈努力与牺牲下,一个时辰后终于在壕沟中开辟了十几处进攻通道,安江顺立刻下令开始正式进攻,听到进攻的鼓点声,渤海将士立刻嗷嗷叫的朝着城墙冲了上去,队列中一些攻城车还有云梯车伴随着步卒进攻,当然更多的士卒是扛着云梯直接上的,将大量长梯倒在壕沟上,进攻的步卒踩着梯子就冲过了壕沟,那些用沙袋开辟出来的通道是给攻城器械用的,他们这些步卒还是只有苦逼的踩着梯子通过壕沟,不过这种现象等到第二批冲锋士卒跟上立刻就改变了,因为这些士卒每个人都抱着一块木板,将两张长梯摆并排在一起将木板直接铺在上面立刻变成一座并不太稳固的小木桥。

    “杀入城池,活捉高陵!”

    “杀入城池,活捉高陵!”

    “咚咚咚!”

    伴随着鼓点,安江顺的命令也传遍了整个战场:“活捉高陵者赏千金!”

    “活捉高陵者赏千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本就士气高昂的渤海将士听到安江顺的命令立刻爆发出百分之三百的战斗力,不到一炷香时间就有部队冲上了城墙,让后方指挥作战的安江顺看的目瞪口呆,这也太夸张了点儿吧,就算是高句丽人精锐早已经葬送,但也不至于一炷香时间就被他打上了城墙吧。

    不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安江顺当即下令将后方的两个营送上前线,加大攻击力度,不过半个时辰后,在高句丽人不计伤亡不惜代价的猛烈反击中,安江顺还是选择了暂时后撤,这一次能攻上城墙,那么下一次也就还能再次攻上城墙,没有必要和敌人以命换命。

    “收兵!”

    安江顺让彭宇鸣金收兵,天色也不早了,让弟兄们回来收拾吃饭,养精蓄锐,明日再战!今天就到这儿吧,安江顺这边收兵,西面的莫鱼也立刻收兵了,守城的高句丽人终于松了一口气,听到渤海军退去,王宫中的高陵也松了一口气,今天算是挨过去了,只不过明日又该怎么办?

    在国内城两次折戟的高陵对身旁的陈文广说到:“立刻将库房中所有火油运到城墙上,今日不过是唐人小打小闹,明天才是真正战斗开始的时候!”这一次高领也准备让城外的唐人尝一尝火油的滋味,一想到明天攻城的唐人在火海中哀嚎,高领就不由得笑出了声,见到一旁的陈文广呆呆的看着自己没有动,高陵立刻呵斥到:“还不快去!告诉将士们,只要明日唐人敢来就用火油招呼他们!”

    “是,大王,末将这就去!”陈文广领命转身离开王宫,朝着城内的府库匆匆赶去,平壤城府库储备不少物资,前几日安江顺一直令人劝降让高句丽人有些松懈就没有将这些守城物资运到城墙上,谁知道今日安江顺突然就下令进攻还差一点儿就攻下了东城墙,可着实将陈文广吓着了,就算是没有大王的命令,他也会将火油搬出来给唐人一个教训,让城外的唐人知道他们也不是好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