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305章:平壤动乱
    看着毒害母亲的凶手在一什金吾卫士卒‘护送’下前往上阳宫,李月婵走到李隆基身前‘质问’到:“父亲,为何不将此毒妇直接处死以告娘亲在天之灵。”

    听到李月婵的话,李隆基这才缓缓的转过头看向李月婵说到:“放肆!住口!董妃是尔姨娘安敢不敬,今日念在你思念母亲情有可原,朕便不追究你带人擅闯后宫之罪!你还在此胡搅蛮缠,不管董妃是否是毒害汝母亲之真凶,也轮不到你说话。”李隆基此时的脸色非常难看,自己后宫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传出去他这当皇帝的威严扫地,自己最宠爱的女儿竟然带着百余人护卫直接闯进了后宫,不管李月婵为何原因这都是在打他这个当父亲的脸,李隆基脸色能好看那才怪了。能忍住不令人将李月婵的护卫队缴械并且惩罚李月婵,李隆基已经很能忍了。

    见到自己父亲脸色阴沉,李月婵不再多说,对着李隆基微微一欠身说了句女儿告退,然后头也不回的带着张义等护卫转身离开,见大女儿离开的时候一句话也不多说,李隆基明白自己刚才的话有些重了,不过他作为皇上又必须在众人面前保持自己的威严。

    看着李月婵离去的方向,李隆基在心中对李月婵说到:“女儿,只望日后你能明白为父难处。”

    董妃背后的关系在朝中也是错综复杂,董妃是兵部尚书骆耿羿妻子三妹之夫妹,关系听起来可能有些绕口,简单的说就是能攀上关系的亲戚,同时董妃姐夫也是武卫将军,这也就是说董妃在朝中的支持者不少,要动董妃就必须要有铁证,否则李隆基也很难安抚骆耿羿等大臣。

    不过此时李隆基思考的并不是如何对骆耿羿他们一个说法,作为皇帝李隆基现在最先想到的是骆耿羿等人也参与了其中吗?骆耿羿可是李隆基最信任的大臣之一,自从姚崇辞兵部尚书后,骆耿羿就一直待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若是骆耿羿真的出问题了,李隆基一时间倒是不知要如何处理此事。

    “尽快查明真相,朕要证据,另外再查一查骆尚书是否牵涉其中?”让周围的侍卫、力士离开,李隆基回头对百骑司中郎将田文昌说到。田文昌双手抱拳领命到:“微臣明白。”

    董妃被打入冷宫的消息不胫而走,朝野上下几乎所有人都认定了董妃便是那个毒害王皇后的真凶,就连董妃身边的心腹宫女力士大部分也都相信自家主子就是毒害皇后的背后真凶。

    离开皇宫的李月婵也并未直接返回长公主府,而是转道去了安江顺府上,找到安江顺,她要和安江顺商议接下来的计划,今日董妃虽然被打入冷宫,虽然从未有过妃子从上阳宫出来再次得到宠爱的例子,但李月婵并不敢保证董妃就不会成为第一个活着走出上阳宫的后妃。

    “婵儿你放心,董妃必死无疑。”安江顺对李月婵说到,李月婵不明白的问到安江顺:“为什么啊,娄问不是已经被你杀吗?”

    “人言可畏。”安江顺走到房门边看着外面的天空说到:“现如今京城所有百姓都知董妃乃是毒害皇后的真凶,陛下今日又将董妃打入了冷宫就对外界发出了一个信号坐实了真凶是董妃,就算后面陛下不想杀死董妃,董妃也必须死,不管是意外还是自杀此人都必须死在上阳宫,宫中看着董妃位置视董妃为敌之人可不少。”

    “好像有些道理的样子。”李月婵呆呆的点了点头,她之前并没有想这么多,安江顺这么一说聪慧的李月婵当即就明白安江顺的意思了,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静候后宫那些妃子落井下石,安江顺敢百分百的打包票,只要后宫那些妃子听到皇上让董妃暂住进了上阳宫又未立刻夺去董妃的妃子封号肯定有很多落井下石的妃子,美人想尽办法的帮助李月婵和安江顺寻找证据,这些常年混迹在后宫的女人没有其他事情每日除了在祈祷皇帝宠幸就是在思考如何将其他妃子挤下去自己上位的勾心斗角,知道一个强大对手陷入危局,这些后宫女人肯定会趁机将董妃彻底打倒在地让她不再有机会东山再起。

    安江顺对李月婵说到:“你在宫中有亲密之人吗?”

    “没有。”李月婵摇摇头,她从未有过权势的想法,怎么会在后宫发展自己的亲信,安江顺想了想对李月婵说到:“那便算了,反正有人比我们心急,比如武氏。”

    “武氏?”

    “没错,皇后一去,后宫之主最有可能便是武氏与董氏,眼看着董氏遭难,武氏怎可能袖手旁观呢。”安江顺高深莫测的说到:“等等看吧,说不定过两日宫中便有各种消息传出,一些宫女力士御膳房甚至于太医都会主动向圣人检举董妃。”

    从安江顺家中出来,李月婵的脸上明显带着笑容,娘亲的仇终于看到了希望,李月婵开心的回到自己府上,随着董妃搬进上阳宫的消息传开后,果然如同安江顺料想的那样,不到两天时间,御膳房就有御厨称董妃曾经数次秘密召见失踪的娄问,还有人传言娄问不是失踪了,而是被董妃给杀人灭口了,又有太医称坤宁库宫女曾在无意间打探皇后近来身体情况云云。

    这些日子,骆耿羿一直称病在家不敢上朝,朝野上下风传董妃毒害了皇后,而此前他还一直在支持将董妃立为新后,传出了这件事情,并且董妃已经在圣人旨意下搬进了上阳宫,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骆耿羿差点儿生出了立刻辞官告老还乡的想法,不过很快又被心中的理智否决了这个想法,若是他在此时告老还乡反而会让他人认为他这些心虚的表现,无奈之下骆耿羿只得称病在家不敢在此时去面对李隆基。

    骆耿羿不来上朝,李隆基也不去催,对于这个心腹大臣,李隆基还是愿意相信此事只是董妃一人所为,骆耿羿并不知情,不来上朝也只是为了避嫌。

    十月底,上阳宫突然传出一个消息,董妃上吊自杀了,听闻这个消息,没有一个人表示震惊,所有都觉得这是董妃畏罪自杀,第二天李隆基哪里也传来了圣旨收敛董妃尸身并且以一品之礼将董妃葬在了长安城内无相寺中,安江顺听闻这个消息,只得感叹一声命运非常,他这只蝴蝶已经为这个时空的大唐带来了太多的改变。

    王皇后和董妃的结局被改变了,安江顺历史学只学了个半灌水,对更详尽的历史也不甚了解,他只知道王皇后在历史上并未留下太多记录想来在他那个时空王皇后结局很一般,世人只知杨贵妃。

    就在安江顺一边为李月婵高兴大仇得报一边庆幸他的这些谋划没有暴露的时候,北方一封急报立刻让安江顺有些坐立不安了,驻守平壤的莫鱼给安江顺发来的六百里加急,称平壤城连续发生了几次暴乱,十月四日时更是爆发了一次近万人的大规模暴乱虽然渤海军在刚组建的高丽军队协助下镇压了暴乱,暴乱还是造成了大量百姓伤亡,并且有不少粮食被抢被烧,莫鱼已经恢复了平壤全城戒严命令,并给给安江顺发出急报请示安江顺应当如何处理。

    得知平壤不稳的消息,安江顺拿上公文连夜进攻请示李隆基,表示自己需要尽快返回渤海坐镇,得知平壤不稳,李隆基当即同意了安江顺的请求,并且还对安江顺说他已经选定了高丽郡太守,高丽郡太守将由孟睢担任,至于都尉以及他们从属官员皆有安江顺自行任命。

    “微臣谢主隆恩。”

    “朕会下旨让孟睢以最快速度前往平壤赴任,有此良才辅佐定能尽快稳定平壤局面,高句丽纳入我大唐版图。”

    “陛下放心,臣定会议最快速度返回平壤稳定平壤局势,不会让孟太守接手一个烂摊子。”安江顺对李隆基说到。

    “北方有安卿镇守,朕倍感安心,我大唐与突厥王庭之战事还在继续,朕想明年开春后汝能从渤海出兵侧击突厥人。”李隆基又对安江顺说到,安江顺问到:“需要臣做到何种地步?”

    “尽量将突厥人往北方赶,让他们不敢再进犯我大唐土地。”

    “微臣明白了。”安江顺揖手对李隆基说到:“待臣返回渤海后立刻整军备战,以骑兵为主力深入草原打击突厥人,此次出征将以消灭突厥有生力量为最终目标。”

    “如此朕便放心了,吐蕃方面战事虽已结束,但是我大唐军队在短时间内还不能撤离,京中军队已抽调半数也无力继续支援安北都护,能否尽快结束突厥战事只能看爱卿你了。”

    “陛下放心,微臣定当竭尽全力击败突厥人这手下败将!”

    “嗯,如此,卿便尽快返回渤海稳住局势整军备战吧。”

    “微臣告退,圣人金安。”

    “去吧。”李隆基挥挥手让安江顺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