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317章:决意南迁
    伤亡结果很快交到了安江顺手上,今日一战全军阵亡将士七百六十九人,轻伤一千一百八十五人,重伤一百六十九人,伤亡不算小。

    放下阵亡将士花名册,安江顺对军中书记官向左说到:“收集柴火将阵亡将士遗体火化装好,一定要让将士回到家乡。”大唐百姓其实并不流行火葬,但他们这些出征在外的行伍之人却没有任何选择,牺牲的士卒大部分情况只能就地掩埋遗体,而且还要是己方获得胜利拥有战场控制权,不然连收尸的机会都没有。

    “皇甫屯。”

    “末将在。”

    安江顺对皇甫屯说到:“你接管部队,某要去见阿娘去了,尽快收敛阵亡将士遗体,让大军退出营地。”

    “诺,都督!”

    在一队亲卫骑兵的左右护送下,安江顺今天第二次踏进安氏部落,见到安江顺,门口守卫的安氏士卒赶紧对安江顺行礼:“参见少酋长!”

    “无需多礼,某已不是尔等少酋长。”安江顺让两侧的安氏士卒起身,不过他并没有承认士卒口中少酋长的身份,如今的他只是大唐渤海大都督,不复安氏少酋长。

    “这…”门口的十夫长有些不知所措,安江顺拍了拍十夫长的肩膀:“称呼某安都督便好了。”

    “是,安都督。”

    十几分钟后,酋长金帐外上演了一副母子情深的大戏,听到门外守卫通报安江顺到了,阿史德氏立刻冲出了大帐,她一眼就瞧见了帐外站着的安江顺,阿史德氏深情的呼唤到:“大郎。”

    听到生母的呼唤,安江顺灵魂深处安禄山记忆立刻涌现在脑海之中,安江顺不由自主扑倒了阿史德氏怀中:“阿娘!不孝子回来了。”

    “回来就好,回来了就好啊!”阿史德氏一边哭一边笑的说到,这是幸福的眼泪,不是伤心的眼泪,安江顺伸手用衣袖将母亲眼角的泪水拭去,“娘,不哭,儿子这不是回来了吗?”

    刚刚走出金帐的安延偃以及慕容令等几个安氏部落剩下的部落贵族高层见到眼前这母子情深的场景内心深处也所有触动,按照唐人的说法拜师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呢。

    “大郎,你这些年受苦了。”

    “阿娘,儿没有受苦,儿这些年过的可好了。”正所谓再苦再累回家也只报喜不报忧,见到母亲,安江顺并不愿提及那些会让母亲伤心的事情,他简单的对阿史德氏讲了一些自己这些年的主要经历,不过他并没有提自己受伤遇险的事情。

    虽然安江顺并没有提到危险,但阿史德氏是怎样的女人,那曾经也是一个部落的女巫,在草原上也算的上是博识之人,再加上此前她亲眼所见自己的大郎领兵冲锋,她心中深知自己的大郎能有今日之地位并且领兵返回部落绝不会像他说的那样轻松。

    “都怪阿娘当年没有能力保护你,若不是如此你也不会经历这些磨难。”

    “娘,正所谓不经历风雨便见不到彩云,儿子如今这不是好好的回来接你了吗?”

    “好好好,吾儿有出息了。”

    “夫人,大郎远道而来已经很疲惫了,不如我们进帐坐下聊?”安延偃走到两人身旁建议到,言语间,安延偃对安江顺的态度早已不似当年那般随意了,如今两人身份互换,安江顺身份地位已经远远高于安延偃这个继父养父了。

    安江顺未到前,安延偃也从慕容令耳中了解到了安江顺正是那些昔日在霍林郭勒关上威震整个草原联军的少年战神也是那个在北庭杀得突厥骑兵人仰马翻的先锋大将!了解到这些再结合安江顺的年龄,安延偃才知道自己当年犯下了多大的错误,他竟然默认甚至还有有些推波助澜使得安道买一派将安江顺逼得出走部落南下大唐。

    当然他并不知道,那时的安江顺早已经不是原本的轧荤山,就算没有这些事情,安江顺也会在第一时间南下大唐而不是在草原深处的安氏部落碌碌无为。

    “对对对,大郎,我们进去进去说。”阿史德氏拉着安江顺的手走进了金帐,安江顺没有反抗他示意彭宇霍宗两人跟上,其余人在帐外等候。

    在大帐内坐下,安延偃立刻让人宰羊杀牛招待贵客。

    对于安延偃的殷勤,安江顺没有理会,他只是自顾自的同阿史德氏说话,见到自己丈夫和儿子的关系如此僵硬,阿史德氏心中也很着急,但是她也知此事心急是没有用的,现在最好的办法就只能慢慢来了。

    “安郎,此次一定要在家多住几日。”阿史德氏拉着安江顺的手说到,安江顺摇摇头:“阿娘明日一早,孩儿便要率军西进。”

    “西进?你要去哪儿?”阿史德氏着急的问到:“安郎,不管怎么说你也是半个突厥人,就不能不打仗吗?”

    “阿娘,圣命不可违,孩儿如今已是渤海大都督,陛下之圣命,孩儿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安江顺还是摇摇头了,虽然最终他心软了,没有将安氏部落踏为平地,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会放过其他突厥部落,尤其是这个最近两年突然崛起的突厥单于慕容琦的王庭更是他必须消灭的目标。

    “可,可你身上也留着突厥人血脉啊。”阿史德氏抽泣的说到,作为母亲她实在不愿意离开自己七八年的儿子又离自己而去,更何况安江顺还要去攻打其他的突厥部落。

    安江顺站起身打断母亲的话说到:“阿娘,某是军人必须服从命令,更何况这草原上历来都是弱肉强食,纵然是突厥人,契丹人,还是过去的鲜卑人、甚至是匈奴人谁人脚下不是尸骸遍地。”安江顺虽然认可阿史德氏这个母亲,但是和并意味着他就会认可阿史德氏的想法。

    “好了,大郎已经长大了,他怎么做事自有他的想法。”一旁的安延偃对妻子说到,借着这个机会,安延偃顺势对安江顺说到:“大郎,我知道你此次出兵草原是为了逼迫慕容琦回师王庭,经今日之事,安氏部落也算打上你之烙印,不知你准备如何处置我们?”

    “圣人命我出兵草原侧击突厥军,而我出征时也曾对所有将士说,此次出征我们就是强盗只管烧杀抢掠,然而某一见到你便想起了母亲,终究还是心软了,毕竟这是我幼年生活的部落,有孩童时期的回忆。”安江顺像是在自言自语到:“你说的没错,今日过后,不管是慕容琦还是其他人都会以为你安延偃还有其他人还能活着都是因为我之原由,你们没有选择了,趁着慕容琦还未得到消息前,举族南下大唐吧。”

    听到安江顺的话,安延偃立刻站了起来,大声说到:“举族南下!”

    坐在周围的慕容令等人听到安延偃与安江顺的对话也都将目光看向来这边,换做他人面对如此之多的目光恐怕已经是双脚打颤,然而安江顺是谁,他什么场面没有见过,安江顺故作无所谓的说到:“某只是建言,南下还是不南下在你们,而不在我,只要某之阿娘安全,其余人生死和我无关。”

    “这……”慕容令等人犹豫了,他们虽然逐水草而居,但总归有个大致的范围,可一旦跟随安江顺南下那便完全离开了他们熟悉的地方,故土难离啊,若不是被逼无奈谁又愿意离开故土呢?

    刚刚决定投靠安延偃听从安延偃号召的慕容令是最为犹豫的那个人,他本就不是主动投靠的安延偃,如今又要面临南下归唐还是不南下的抉择,慕容令心中犹豫了,一方面他不想南下,安延偃作为安江顺养父又有阿史德氏这个纽带南下归唐也定是荣华富贵等着他,可他慕容令呢?既没有第一时间投靠又和安江顺没有任何交情,南下归唐后他还能现在的地位吗?这是慕容令所担忧的,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他不南下,正如安延偃所说,慕容琦归来后知道只有他们安氏部落没有遭到唐军杀戮,很难保证这个踩着尸山血海走上单于之位的人会不会拿他们开刀立威。

    左右权衡之下,慕容令心中的天平正在向前者倾斜。

    “大郎,你也知道我们这些人在草原上待惯了,若是南下归唐恐怕一时难以适应啊,还有唐国朝廷会怎么处置我等?”

    “这你们大可放心,渤海地广人稀有的是草场让你们纵马放牧。”安江顺对安延偃说到:“只是你们选择了南下归唐就必须要听从朝廷圣旨,只要能做到这一点,至少某能保证在渤海一亩三分地上不会有人为难你们,若是你们当真不适内地生活,某做主安氏族人随时可以返回草原生活。”

    “你们之意呢?”安延偃看向慕容令、安志风等贵族将领。

    慕容令几人立刻将皮球踢回给了安延偃,关系整个部落的决断只能让安延偃这个酋长决定:“我等谨遵酋长之命!”

    “既然如此,那我们便举族南迁归唐,若是归唐后族人有所不适,我们回草原便是!”安延偃大声命令到。

    一旁的安江顺嘴角上翘并未出声,还想回草原,等你们到了长城南边再想回草原那可就由不得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