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深空之流浪舰队 > 第三百零一章 宇宙弦
    我们总不可能把建设昆仑山的人手抽调出来,建设这些大型通讯装置”

    “所以,我打算,在昆仑山建设完毕之后,流浪计划真正开始之前,建设通讯装置,向黄金太阳号方面发送这方面的信息。要让他们知道我们雄心勃勃的流浪计划,也和他们分享从外星人那里得到的科技,这应该是比较好的选择”

    “大家觉得呢”

    宇宙之间的电磁波通讯,实在是太过耗能了。电磁波的衰减,其强度与距离关系遵守平方反比定律,即距离增大一倍,强度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如果有效发送一光年的信息,其消耗的能量为1,那么将信息发送到20光年外的地方,就得400将信息发送到30光年外的地方,就得900

    这也就要求更加庞大的设备,以及更多的能源。当初的深空基金会就是被这种消耗给拖垮的,而且当初的深空基金会,也仅仅将信号发送到6光年之外罢了。

    按照格利泽581与卡普坦星的距离,这个设备至少需要十公里以上的直径。消耗掉一个文明2个月的生产力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了,张远的这一番话还是相当有道理的,发送信息固然重要,但首先不能够耽误自己手头上的事儿。

    “其次,电磁波的光速通讯,在巨大的空间距离面前,根本不够看,传递过去都要二十几年的功夫,再耽搁那么几年,倒也不成问题了黄金太阳号应该能够估算到,我们仅仅在这里发展了一百年,按照常规发展速度,一百年还是不太够的”

    “所以了,他们不会盲目地等待我们的回信。大家也不要心急。”

    许多狂热人士也静静冷静下来,从整个文明的角度考虑,同意了张远的观点。毕竟这可不是普通的发邮件,这边点击一下,那边立马就收到了。

    接下来是更加重要的重头戏了,关于黄金太阳号,这五百年来的科技进展

    所有的文字报告,都非常精简,有大量的数据甚至是空缺的,搞得人云里雾里。但只要有一个大概的意思以及研究方向,就足够让人感到兴奋的了

    很快,张远听到身后的科学家群体已经开始狂热地骚动起来。

    人都有一种比较的心思,他们正在通过这些资料,估量对方的科技实力。大家吃的都是地球文明的老本,许多东西半斤八两,但真正发送过来的论文,还是相当有创新性的,包括材料科学、物理学、数学、生物学等等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论文,是一篇关于超引力以及宇宙弦的研究。一种新的关于飞船的推进方式,就蕴含在这篇论文当中

    “利用宇宙弦,引发引力波动,进行推进”

    通常情况下,宇宙大爆炸之后,所有物质会均匀分布在这个宇宙当中,但如果物质均匀分布,就很难形成真正恒星、星系,以及星系团,这和现实不符合。

    所以,科学家们引入了一种名为“宇宙弦”的概念。

    宇宙弦,一种假设性的理论上可能存在的时空。这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作为一维拓扑缺陷,可以说是一个极高密度的能量线,它非常细,理论直径仅为1029厘米,相当于氢原子核半径的10倍,拥有巨大的引力。

    什么意思呢

    就拿水结冰作为类比,如果水快速结冰,冰块中总是会有一些裂隙或者气泡产生,显得不那么完美。而宇宙弦就是宇宙大爆炸后,空间中自然诞生的拓扑缺陷,类似于冰块中的裂隙。

    由于它不与正常的物质发生电磁相互作用,所以常规手段很难将其探测出来。所以了,与宇宙弦有关的作用力,宏观上的只有一个引力。

    涉及到引力的东西就变得非常复杂了,特别是这种物质只存在于微观环境当中,引发的力量却是宏观的,要知道量子力学与相对论还没有彻底统一呢

    坐在后边的一位物理学博士已经开始狂热地大吼大叫“目前最好的理论,被称作超引力理论”

    “那么,什么是超引力理论”

    听到有人在侃侃而谈,一群记者就好像见到了肉骨头的恶狗一样,扑了上去。今天的爆料实在是太大太大,他们已经能够预料到民众的轰动了

    对于记者而言,引发轰动的大新闻,怎么可能错过

    但又因为看不懂这些论文,急的搔头摸耳,不停地找人发问。

    “在超引力理论当中,假设时空有一种费米性,引入反对易数后,并利用实数以及反对易数一起来描写这种有费米性时空”

    “博士,能不能说的明白一点”

    “是这样的,广义相对论将引力相互作用是做物质对时空的弯曲,而基本粒子理论,将相互作用视作物质对量子场的作用。如果在某个力量中,描写基本粒子量子变成了描述时空几何的一部分”

    “通过一种方法,让宇宙弦重新恢复活力哦,也不能说是活力,就是诞生小规模的震荡,它就能展现出属于自己本身的巨大引力,这股引力能够将飞船吸过去你要知道,宇宙弦本身就有着很大的能量”

    李振东连忙拍了他一下“你看后边那么多美女记者都被你搞迷糊了。你只要说一下,新的推进方式到底是什么,不要搞得那么复杂。”

    “对啊,博士,说重点,说重点。”

    这位年轻的博士看到这么多人正看着自己的狂热发言,一下子脸红了起来,吱吱语语说不出话来了。

    特别是有一些可爱的女记者正盯着他好奇地打量着

    搞什么啊,他刚刚只是与同行讨论,根本没有对记者说话啊。

    紧接着又有一堆话筒递了过来。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深空之流浪舰队》,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