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绝世豪唐 > 第二百九十五章 为母者心忧
    唐澈回道:“阁下何出此言?”

    李琎仔细看去,眼中满是疑虑,后来却也摇头自语道:“若真是如此,我该是见过你的,天下长相相似的人何止千万,想来只是凑巧了。”

    唐澈微微一怔,心道:他说我和谁长得相似?是我母亲吗?

    梅妃因为女儿之故心灰意冷,久居深宫之中,但李琎是皇亲国戚,时常入宫面圣,早年间见过梅妃,此时眼见唐澈,便即觉得眼熟,只是不敢贸然断定,毕竟此事太过匪夷所思,就算他是汝阳王也猜测不到。

    康夫人知道李琎的身份,她既是安禄山之妻,待在汝阳王面前颇不自在,当下施礼告辞。

    待康夫人走后,李琎便即笑道:“多谢公子救命之恩。”

    说着话深施一礼。

    卓亦疏笑道:“王爷不必挂怀。”

    李琎又道:“我得到了王摩诘传来的消息,说文隐阁派人来了长安,他正在和杨原周旋所以赶不及回来,就请我出动不良人抵挡文隐阁,这些天我一直在探查,终于找到了他们的踪迹,这才一路寻来,幸而有公子在此,否则我可就命丧于此了。”

    卓亦疏微微一笑,说道:“我也是受王大人之邀才来的长安。”

    李琎说道:“叔叔已经跟我说了,我知他有求于你,所以也不便出面阻拦,只是劳烦公子奔波,不免心中不安。”

    李琎的父亲和岐王李范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按照辈分,李琎的确该叫他一声叔叔,而李范自然早就知道卓亦疏和李琎关系莫逆,既然有求有他,自然要和李琎打个招呼,免得让他以为是要拉拢卓亦疏。

    卓亦疏也知皇家之中亲情淡薄,叔侄之间也互相猜忌,他既不是皇家中人,也就不愿多问,当下再不多言。

    李琎邀他去府中一叙,卓亦疏推辞不过,便即应允,两人饮酒作乐,倒也快活,当日晚间,卓亦疏方才回到住所。

    卓亦疏两天没睡,又饮了许多烈酒,自然昏昏沉沉,回去以后便即睡下,仍有冉吟怀在旁服侍。

    第三天一早,康夫人找上门来。

    卓亦疏兀自起身,冉吟怀为他穿好衣物,便即出来去见康夫人。

    康夫人见他二人一同出来,心中不免恼怒,心道:冉吟怀久伴卓亦疏身边,一男一女的还能做出什么好事,卓亦疏生性风流,却要苦了我那孩儿。

    昨日康夫人一经回府,便去看了女儿,却见女儿兀自未睡,仍坐在桌前发呆,脸上不时露出羞红,康夫人是过来人,一看便知女儿在想心上人,只是眼见卓亦疏身边美人如云,心中不免担忧,女儿虽然美貌无双,但冉吟怀等人哪一个不是国色天香,尤其是冉吟怀久伴卓亦疏身边,更是近水楼台,念及于此,心中不免为女儿担忧。

    而眼下更要紧的还是儿子的婚事,康夫人思来想后,便来找卓亦疏了。

    此时卓亦疏便即问道:“康夫人前来所为何事?”

    康夫人眼见冉吟怀就在一旁,实是生的貌美,全然不输自己的女儿,却还是心中暗道:我女儿何等身份,岂是你这风月女子可比,将来就算共侍一夫,庆仪也是正室。

    心中如此想着,康夫人却未表露出来,唯恐冉吟怀看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向卓亦疏吹枕边风,是以现下不可得罪了她,待将来女儿嫁于卓亦疏,方可高枕无忧。

    只听康夫人说道:“我来是有一事相求公子。”

    卓亦疏笑道:“康夫人言重了,但说无妨。”

    康夫人微微一笑,暗道:谅你也不敢得罪我。

    心念至此,康夫人便即开口道:“我儿庆宗就要大婚,想必公子早已知晓。”

    卓亦疏点了点头,却也并未说荣义郡主之事,只是心中暗道:岐王和你是亲家,这其中的事是你们的家事,将来自己解决就是,我这个外人何须多言。

    康夫人又道:“我儿大婚,本是喜庆事,可你也知道,如今文隐阁要对我下手,我空活一世,本也无所畏惧,可就怕文隐阁对我庆宗下手,若是扰乱了大婚,不免毁了姻缘。”

    卓亦疏却道:“文隐阁已然受挫,想必不敢贸然出手。”

    “我毕竟是安禄山的妻子,文隐阁却还敢对我出手,更何况是庆宗的大婚之日了。”康夫人担忧的说道:“更何况我安家的儿媳妇还是大唐郡主,文隐阁是前朝余孽,本就与李唐皇室势不两立,这种种原因加在一起,我不得不防。”

    听得此话,卓亦疏也觉有理,可又想到杨原并未到长安,杨观山也已被擒,只剩宁珂率领一众余孽,卓亦疏对宁珂瞧之不起,自然不信他敢铤而走险。

    可还不待卓亦疏言说,又听康夫人续道:“我家当家的不来长安,是怕杨国忠陷害,朝中各位大臣畏惧杨国忠,也不敢和安家走得太近,如今只剩我们孤儿寡母,一旦文隐阁来袭,我们必然抵挡不住,到时候若是郡主有个闪失,又会惹得岐王不悦,安家本就备受猜忌,若是如此恐怕更无翻身之日了。”

    卓亦疏心中根本没把长安中的文隐阁放在眼里,在他看来文隐阁布局虽广,但阁中只有杨原还算的上是个人物,至于宁珂之辈,卓亦疏根本不屑视之,却也知康夫人心系爱子,心中也是同情。

    更何况还有安庆仪横在中间,卓亦疏对她的感情本不明朗,也是因其父亲之故,可相处久了,便知安庆仪实是难得的奇女子,若是以其父亲之过来评判她,不免有失公允。

    而且以康夫人性子之烈,必然是万事不肯求人,如今却来相求自己,也让卓亦疏颇为得意,又想到公孙和还在安庆宗府上,自己更是要前去接应,能得康夫人之邀,更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当下打定主意,点头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