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我是黑暗女神 > 第二百一十三章 黑洞里的世界 七十四
    提拉在对话器上面按了一下,说道,“进来吧。”

    外面的女孩便打开了门,走了进来。

    看到提拉坐在那里,正在忙碌的看着文件,便是将手中的这一打文件拿过来,从其中拿出了最上面的几份,放在桌子上说道,“提拉校长,这几份是最近需要签的土地转让合约,您要不要签一下?”

    这事儿之前提拉也是知道,购买土地的事情,她也是同意的。

    学校为了建设的更好,主动从周围一个人那里购买土地。

    只要价格够高,便没有人会不出售自己的土地。

    提拉给出了市场价30%的溢价,从而让土地转让变得更加的迅速。

    以金钱的代价推高了效率,这已经是目前能够做到的最好水平。

    除此之外无论是继续抬高价格还是付出较低价格,都无法达到最佳的效果。

    提拉拿起了这份文件,文件一共四份,是四份不同的土地购买合约。

    提拉检查了一遍合约,然后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然后,将这合约交给女孩,目送着她离去。

    等到女孩离去,提拉便继续看电脑上的文件。

    这些文件许多都是关于学校未来的规划,管理方面的规定。

    事无巨细,都需要她检查一遍。

    到了中午的时候,提拉也是直接点了外卖。

    学校的地址虽然是城市的郊区,但是这附近还是比较发达的。

    人流量不少,各种配套商业,也是十分的繁华。

    哪里有人流,哪里就有经济。

    当外卖员敲开提拉的办公室的门的时候,提拉抬头看了一眼。

    随后就不再关注,签收了外卖之后,继续办公之中。

    忙碌了一天之后,到了接近傍晚了。

    关掉了电脑,离开了这里。

    学校的组织结构进入了正轨,需要提拉管理的事情也是比较少了。

    第二天来到学校,却发现发生了一场意外。

    学校里面,有一个学生,把另一个学生打的骨折了。

    这件事也是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因此提拉决定,亲自处理这件事情。

    她决定先去看看那个打人的学生。

    当提拉来到打人的学生所在的禁闭室的时候,她是感到有些小意外的。

    隔着厚厚的禁闭室的防弹玻璃,向着里面看去。

    首先看到的,是一头金色的头发。

    第一期学员大多是美国的本国人,因此这样的头发并不奇怪。

    提拉奇怪的是,这个学生身上所透出的气息。

    不是想象中那么爆裂,而是一种安静的感觉。

    你很难想象,一个人在发了脾气之后,竟然还能那么安静的坐着。

    他就那么坐在那里,目不转睛,似乎在看着什么,想着什么。

    他的眼睛偶尔会眨一下,目光微微的移动。

    提拉看到,他有一些小动作,手指不经意的轻轻接触衣服。

    这样的学生给人的感觉,是安静的,善于思考的。

    让人根本想不通,这样的一个学生,怎么会那么的暴力?

    此刻,提拉轻咳了一声,走进了这间房间,然后坐在了这学生的对面。

    在两人之间,有着一张桌子,将两人隔开了。

    隔着金属桌子,提拉的表情很淡然,就这么看着对方。

    目光接触了大约一秒钟。

    提拉是真的感觉到,这个学生很冷静。

    完全不像是被冲昏了头脑。

    “你打了王何?”提拉说道。

    之前,已经看过事件的资料,以及监控。

    此刻,提拉提问,只是要确定这个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认识程度。

    借由此,推断他的精神状态。

    行为已经发生,有目共睹,现在要看个体对于自己行为的认识,看看究竟是“瞬时情绪驱动”,还是“思维驱动”。

    这两项很重要,一项是冲动暴力,一项是思想问题。

    两项的严重程度,后者更甚于前者。

    毕竟这个世界,所有的谋杀犯罪,都来自于思维驱动,而极少是冲动暴力。

    提拉要看这个学生,是否有未来暴力或者犯下谋杀罪的可能,进而确定对他的引导和处罚。

    仅仅是说话,并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思想。

    偏见和主观,从来都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手段。

    同样的一件事,一句话,在不同的主观状态,将会具有不同的含义。

    当一个人推了另外一个人一把。

    被推的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可以有无数种想象。

    比如,认为谋杀,认为伤害,或者认为是保护,认为是帮助。

    一个行为,却有着无数种不同的含义。

    一切来自于主观认识。

    当然,主观认识的表达,也离不开客官后果。

    如果推了一把,客观后果是避免了死亡,那么在主观里,就会认为真相是救命,是大恩。

    如果推了一把,客官后果是造成了死亡,那么在主观里,就会认为真相是谋杀,是大仇。

    所以,客官和主观,向来是紧密的,因果的,延续的,不可分割的。

    当提拉说完“你打了王何?”这句话的时候,年轻的男生并没有着急边界或者确认,他只是保持沉默。

    一般来说,沉默有两种含义,一个含义是反对,一个含义,则是认同。

    一切都要靠主观概念去判断。

    此刻提拉便是判断出来,男生一定是默认。

    因为他打了王何,乃是客官的事情,不可否认。

    于是提拉接着说道,“后悔吗?”

    这是要看看,这男生对于打人事件的主观概念,他是主动有谋划的要打,还是被动冲动型的打人了。

    冲动看似可怕,其实恰恰是最没有危害的行为。

    毕竟人人都有冲动的可能,任何的一时冲动,都不过是情绪的爆发。

    当其恢复理智,冲动自然便会消失。

    和主观的谋划,恶意的打人,乃是不同的。

    这代表了人性本恶还是本善的问题。

    一个主动打人的人,自然是恶。

    单一个被动的,因为愤怒打人的人,却可能是善良的。

    这是善恶本质,涉及到对这学生以后的判断。

    总有些人以为,只要我不是一时冲动,就可以避免惩罚。

    其实,不冲动反而是危害最大的。

    那意味着你本来就是个坏蛋。

    当然这是从表象来看。

    真正从核心去看,表象又不是那么重要了。

    表象只是给别人看的,真正一个人内心的善恶,只有他自己清楚。

    总之,这样的问题,恰恰是这个世界的根本问题。

    主观恶意?主观善意?恰恰是法律界定行为的标准。

    举个简单的例子。

    同样是杀人,也分为故意杀人,还有意外杀人。

    两者的概念是根本不同的。

    甚至如果杀人是为了救更多人,还要冠上英雄的称号。

    当然,一切都是社会的属性决定。

    并没有善恶,该否,正反的含义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