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崛起崇祯 > 第七十五章 特殊的贵客
    丹墀上方,崇祯皇帝眯着眼打量着略显苍老的温体仁,心中无限感慨。

    说起来,温体仁年纪并不算老,今年尚不足六十五岁。这对于一个养尊处优的政治人物而言,原本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

    可是,估计因为被罢黜的缘故,温体仁精神上深受打击,以至于精力憔悴,郁郁寡欢。

    再加上他一生打击东林党,故居浙江湖州又是东林的天下,虽然没人敢乱来,但那些人指桑骂槐、无端谩骂肯定是免不了了,日子又能好哪里去?

    对于政敌,东林党下作的手段可不少哇。

    或许,温体仁早逝,与此有关。

    长叹一声,崇祯皇帝目视温体仁诚挚说道:“这段时间,让爱卿受委屈了。”

    “不敢,陛下对臣恩宠未减,臣常感无以为报!

    不意今日峰回路转,臣此心昭昭,可对日月,唯有全力辅佐陛下治理大明兢兢业业竭尽全力。”

    温体仁恭伏着身,回答得滴水不漏。

    说起来也确实如此,温体仁下台后,一切待遇从旧,恩宠未减,并封赏他大儿子和二儿子为中书舍人,在朝效力。

    所以,他不仅感激崇祯皇帝,也更加珍惜复出的机会。

    崇祯皇帝展齿一笑,意态欣慰,高声吩咐道:“来人,在皇城附近赐温爱卿庄园一套,奴婢五十名,银万两,田地百倾……

    另赐百年老参十颗,着太医局派御医入驻温府,为温爱卿调理身体,不得有误!”

    崇祯皇帝拿定注意了,不管用什么手段,就算是用人参吊着,也要让老东西活到朕御驾亲征回到京城。

    “陛下……万万不可!”

    温体仁骤然听闻如此大赏,被崇祯皇帝的大手笔震撼了,以至于整个人都有些哆嗦起来。

    他急忙起身,跪伏在地叩首哀切道:“陛下,朝廷值此危及时刻,正是四处花钱之时。

    如今陛下赏赐过重,朝臣必将非议沸沸,微臣愧不敢受!”

    由于刚刚抵京,不明白时局,现在他都根本搞不清状况。

    甚至……他都怀疑崇祯皇帝是不是在试探。

    但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

    可是,这又算什么?

    作为崇祯朝在位时间最长的首辅,还有谁比他更明白朝廷财政窘迫的状况?

    另外,十余年来,陛下一分钱掰开花,连皇室开支都要节省,什么时刻可以随意打赏朝臣几万两银子了?

    要是这样,满朝文武、皇亲勋贵、立功将士又该怎么办?

    一时间,温体仁觉得平常引以为傲的脑袋有些不够用了。

    丹墀上,崇祯皇帝见老东西温体仁惶急的模样,不经自嘲的笑了笑,朕打土豪发大财一夜暴富,手缝间未免大了点,却把朕的首辅吓坏了。

    也确实,大明朝廷一般赏赐都是以几十上百为单位,哪里有成千上万打赏的,上万的都可以犒赏三军了。

    至于说几万两纹银,那都可以组建军队了,例如川陕巡抚孙传庭。

    只不过,崇祯皇帝并不觉得多。

    这个老货,值得!

    他摆摆手,似乎毫不在意地说道:“居京城大不易,朕素知卿向来清贫,并无余财!

    更何况爱卿虽初抵京城,可朝廷时局糜烂,需要爱卿尽心尽责替朕打理。这招揽幕僚、身边随侍的仆从、丫鬟……哪个都耗费不菲。

    朕可不想大明堂堂的枢辅宰执,为帝国日夜操劳,却还要为了家庭琐事而忧虑。”

    丹墀下方,温体仁听得一愣一愣的,陛下变化也太大了!

    不过,他终究是宰执之才,很快稳定心神俯身说道:“臣谢陛下隆恩!只是怕朝臣嚼舌,说陛下恩宠臣过甚云云。”

    哼——

    崇祯皇帝冷哼一声,眼光尽是不屑,明显没有把朝臣态度当做一回事。

    那些乌鸦,一天到晚就知道呱噪,不干正事,让人厌烦。

    崇祯皇帝的面目表情,被温体仁敏锐地捕捉到,他微不察觉皱起双眉,经年未见,看来有必要重新认识陛下了。

    “好了,晚膳时间已至,爱卿和朕去宴请一位贵客。”

    没有理会温体仁的内心想法,崇祯皇帝挥挥手,笑呵呵的说道。

    “臣遵旨!”

    温体仁心里讶异,不知谁能当得起陛下的贵客,可脸色如常,遵旨而行。

    今日,陛下实在给他太多“惊喜”了。

    ……

    皇城里,位于紫禁城南边有一座宫殿,其占地不算太宽广,但胜在环境幽静,叫做洪庆宫,也叫南宫。

    独立小院的守卫尤其严密,周边安排了不少锦衣将校,禁绝内外,显然很重视,不过看起来软禁的成分明显要大一些。

    没错,事实上就是软禁。

    历史上,英宗朱祁镇在这里曾经被软禁了整整七年。

    只不过,今日被软禁在此的人变了,变成唐王朱聿键。

    也就是崇祯皇帝口里的贵客。

    确实,唐王朱聿键辈分高,是崇祯皇帝的叔祖,又从凤阳中都的宗人府不远千里迁移至此,当然算是“贵客”了。

    洪庆宫殿内,比崇祯皇帝大了几岁的唐王朱聿键,目光中有一丝迷离,正出神地想着什么。

    这位未来的隆武皇帝,一生凄苦,大半生被圈禁,却绝对是励志传奇式的牛逼人物。

    什么苦都吃过,什么难都受过,因此意志非常坚定。

    即使骤然间被锦衣将校从中都凤阳迁移到京城,他依旧心情平静,宠辱不惊。

    虽然说被软禁在此的目的不知,但他深信,崇祯皇帝必有深意。

    “难道要放了自己?说起来自己也被软禁差不多两年了,是时候了?”突兀地,朱聿键忽然想到。

    说起来,如果不要太计较,他其实也没什么大事。

    崇祯九年,建奴入寇,朱聿键拉起一支数千人的队伍要千里迢迢入京勤王。

    行至裕州,巡抚杨绳武上奏,前任崇祯皇帝一听,怒斥道:滚回去!

    朱聿键不听,我勤王之心天地可鉴日月可昭啊,还是继续北上。

    这还了得,大明对藩王防备极其严格,你在封地怎么作都行,就是不能兴兵拥将、不能离开封地。

    于是,崇祯皇帝勃然大怒,将其下狱,关在中都凤阳。

    思虑间,殿门大开,十几名锦衣将校进入院内,后面是崇祯皇帝和温体仁以及一众厂卫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