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帝国破晓之剑 > 第四章 造反?
    <宋史>记载: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

    杨奇做为《帝国黎明之主》游戏的高玩,这套枪法是他的核心武学,三十六路正枪,以及七十二路奇枪,一共三百六十路枪法,变化多端,一思一动能千变万化,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与兵法交相呼应,一脉而成。

    枪法贴合兵法的精妙意境,在古代战争中运用得当,鲜有对手,十分适合古代大规模冷兵器战争。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摸到枪会有种熟悉亲切的感觉。”

    “杨家梨花枪!原来如此。”

    杨奇惊奇的盯着视网膜的枪法一栏,这套枪法是他在这动荡不安的世界中存活下来的希望,甚至是......

    造反!

    这个熟悉又陌生的词,突然在耳边如惊雷般炸开,嗡嗡响声回荡在精神世界,不断冲击着大脑,造成短暂的窒息,呼吸微微加重。

    对帝国游戏玩家来说,造反简直是家常便饭,熟悉了超现代文明制度,没有饥饿、没有战争、谦谦有礼、温和的人群,物质极丰富的地球联邦。

    遇到愚昧霸道、毫无怜悯残忍的统治阶级,惹怒了习惯现代文明的玩家,起义便成为家常便饭。如果你要是没造反个几次,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高玩。

    但是,那是游戏!

    杨奇经过半月来的摸索,已经认清现实,他已经穿越来到游戏世界,而生命只有一次。再也不是游戏里的数据,可以反复复活。

    面对人口过亿,三十多郡、国土辽阔,拥有百万披甲坚锐的士兵,大陆最大、最强的帝国。

    你如何去造反?还有勇气去造反?

    就凭不知来源的数据加持,还是无敌的“杨家梨花枪”,一人能杀多少人,来一对披甲的精锐士兵就能活活围死他。

    杨奇知道单凭自己,造反根本不可能成功,甚至掀不起一点浪花,就顷刻被剿灭。还是凭借秀才或者考取进士打入官僚系统,凭借着先知先觉,长袖善舞、钻营取巧官场,慢慢经营积蓄实力,等待时机,一举成功造反。这样的代价最低,也最安全。

    但是!时间来不及。

    据他推算,还有一个月,押运粮食的征召即将到上云镇,对于当地的世家、有背景的秀才来说,最多花点银两打点些关系,就可以避过征召。

    可是他没钱、没人、没关系,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如何去获取钱财,打劫富户不现实,他的武功只适合骑兵作战,不适合单兵潜入。

    打劫贼寇?也不大可能,没有兵甲护身、没有马匹,他的作战能力大大折扣。在情报不全的情况下,他也不敢去找贼寇的麻烦。

    再退一步讲。

    即使获得了足够的钱财,区区外地还是逃亡来此的秀才,在官场上无人介绍,不知道要花费多少钱财才能办成功,凭借他对上云镇官员的了解,甚至钱花了,事情也没办成,这极有可能。

    逃跑?逃到天涯海角!

    有谁会心甘情愿的如丧家之犬般逃亡,只要在帝国境内将无立锥之地,谁愿意这样窝窝囊囊,过着朝不保夕、穷困潦倒的生活。将来如条没家的野狗死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就这样凄惨的落幕。

    不愿意!也不可能!

    做为一名游戏高玩,统帅数十万大军的高级将领,预知帝国未来十年走向的先知,来自超文明制度、地球联邦的公民,领先一千多年先进文明的代表。

    更是数亿玩家降临这个世界的唯一人类,带着对愚昧文明的不屑、高傲的他宁愿轰轰烈烈的死,也要做出一番大事业。

    连穿越这种事都经历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凭借优秀的指挥才能、高强的武艺、高超的兵法谋略、优秀的制度,在这个乱世,可以大展拳脚,无所畏惧。

    造反吧!

    真是一个带着毒药却诱人的果实,让人垂涎欲滴,耳边回荡着、引诱他吃下去、吃下去......

    反正帝国过不了几年就完蛋了,国家四分五裂,战乱不已。与其如此,不如抢占先机,揭竿而起,推翻这腐败无能的帝国,建立新的帝国。

    凭借着先知先觉,只要在帝国第一波的围剿下,存活下来,有一批经历过战火的精锐士兵,就有争霸的资本。

    随后一个又一个疯狂的念头,涌现在他脑海。

    但是!必须等待一个时机。

    等待合适的时机,单凭一个人,想起义简直就是个笑话。

    大洪帝国的百姓,对于官员和世家的压榨,有着超乎想象的忍耐能力。只要还能维持生计,就可以无底限的忍耐下去。目前的情况,还无法把他们逼上绝路。

    杨奇在模糊的记忆里,结合论坛和服务器日志,搜索着上云镇的大事件,依稀记得一次有规模的起义,也就在最近,不过事件过多,需要整理一下,不是一时半刻能够完成的。

    只要有一个完善可行的计划!仔细谋划,并非没有成功可能……

    衙役头目押着一群人渐行渐远,旁人看到杨奇呆滞的摸样,皆摇了摇头,认出他的人也叹了口气。

    “可惜!这个逃难来的秀才真倒霉。”

    其他人带着同情的目光,从杨奇身边走过。

    杨奇眼中闪出一道锐利的光芒,嘴角泛着丝丝冷笑。

    帝国的上任皇帝雄心壮志,想重振山河,无奈帝国又积重难返,操劳过度、在雷雨交加的夜晚驾崩了。留下孤儿寡母,因此大权旁落,现掌权的是丞相魏文道,勉强支持着大厦将倾的帝国。

    就在这几年,由于帝国的状况江河日下,各地灾荒、人祸不断,数百万流民四处流窜,活不下百姓揭竿而起,起义不断。

    但影响最大的也不过是攻破了几座小城,起义军毫无组织纪律,战斗力低下,旋即被帝国披坚执锐的强悍军队扑灭。毕竟,现在还不是帝国的末期,三百年国祚的余威犹在。

    一直要到几年后的各地的圣火教、白莲教、各种教派起义、席卷帝国,强大的精锐军队也在多次剿灭起义军的途中消耗怡尽,也彻底毁灭了帝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