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铸剑短歌 > 第八章 北斗亭(上)
    (一)

    北斗亭外,轰隆隆的几声巨响,天空欲有天雷要降下,十二张“安灵符”符脚飘零,一时间马车外剑气如飞,两匹大宛宝马已经被牵至远处,八股剑气时而交互融合,时而碰撞、时而汇合,这个小小的阵内变幻无穷,奇景频现。

    看着这样的景色,小马也忍不住的走出了亭子,他好似在这玄妙的剑气激荡中领悟出了剑道别样的可能。只见刚刚饿晕的老书生正坐在他那破旧的书箱上,随着剑气的激荡书箱也发出了吱吱吱的声音,好似随时都要坏了,老书生就这样在雨里就着馒头,看着玄铁重车发呆,应该在思考些什么吧。

    作为习武之人惊蛰与春分也被这样的情景吸引着,也时刻不敢放松警惕,未曾离开宋东风三丈远,毕竟马车旁的老书生身法之诡异,武功之强横,料不准何时会杀一个回马枪。

    宋东风还是忍不住提前打破了僵局“荀先生,您要不要过来和口酒暖暖身子”

    老书生回答道“君子不是嗟来之食,这两个馒头已是足矣”

    宋东风也是被他这句话堵的不知如何是好。

    “这本就是我们请先生的,何道嗟来之食”杨杰将手里的女儿红缓缓饮尽,打破了尴尬的气氛。

    老书生并未作答。

    春雨配馒头,老书生坐在雨中,看着玄铁马车继续发呆,好似发现了一本好书更像是找到了一坛好酒,时不时嘴角还会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总有一丝意犹未尽的感觉。

    “敢文荀院首此次前来所为何事”杨杰问道

    “自从我为私离开书院的那一刻起,我已不再是院首,新的院首应该已经入主凌烟阁了”老书生咬了一口馒头,嘴里一口一口嚼的很仔细,每一口的都是新的滋味。

    “还是想请教荀先生此次前来所谓何事”杨杰还是不住的再问同一个问题。

    “为求一剑”老书生利落的回答到。

    是的,荀知戒闭关四年入定三年为的就是将忠、孝、礼、义、信五剑融汇贯通领悟至圣“仁剑”,最近一年来始终差一丝,看着至圣的剑道就在眼前,好似一伸手就摸得到,一伸手却又离得很远。在铁无心一行进入两湖道时,在闭关中的荀知戒感应到了八股夺天地造化的剑气,也预感到了天剑会在两湖道结成。

    荀知戒便决定向天剑请教一剑,或许这一剑可以打破他的桎梏,格物致知就是这个道理。

    这时惊蛰不由得问出了“荀先生,我想请教您是如何破了这风后匿形阵的”。

    “本就只是障眼法,待你了解格物致知以后便也觉得这些只是无聊的把戏”老书生还是没有忘记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

    “佩双刀的小友你还是太执着于表象了”荀知戒还是在吃着自己的馒头,好似一个馒头他能够品出三百六十种味道来。

    小马没有理会荀知戒,继续看着这八股剑气的变幻。

    (二)

    “”不知何时响起一阵细微的佛号声,就好似这春雨一样你都没有发觉的开始时,它便结束了一样,待大家反应过来,一位少年白衣僧人已经来到了荀知戒的身边,手中持钵,左手执杖而立问道“老先生,愿否施舍小僧一些吃食,小僧已经一日未进食了”,我们这位荀先生也不吝啬,将一个馒头放到了和尚的钵里,并说道“小师傅请”,并向小师傅行了书双手合十礼。

    “还请问小师傅法号,挂单在那所寺庙”杨杰也起身行双手合十礼。

    “小清凉寺,奉旨云游说法、一通”。

    在场的人都一惊,原来这位面容清秀的年轻和尚就是今年一人一寺赢了祗树给孤独园法会的新进佛头,闻名不如见面。

    这小清凉寺本是座无名的寺庙,就建在五台山清凉寺山脚下,几百年来无人问津,却在今年祗树给孤独园法会大会上一位少年和尚,号称来自小清凉寺,以闻所未闻的六个故事赢得了这次的论法大会头筹,赢的天下寺院心服口服,成为了当今天下佛头。

    一通得胜后许多人慕名到小清凉寺学法,令人震惊的是这座小清凉寺却是断壁残垣,根本就没有和尚,连一座完整的佛像都没有,可以说一通就是小清凉寺,小清凉寺就是一通,现如今在各地香客的努力下,小清凉寺已经不再是以往的断壁残垣了,一通承诺待他奉旨云游说法后会回到小清凉寺开坛讲学,如今小清凉寺周边已经建好了许多客栈,只等着一通回去开坛说法了。

    “奇妙啊,奇妙啊,佛头、院首居然都在这小小的北斗亭外聚首了,当饮三杯,当饮三杯”话闭,宋东风一口气连饮了三碗杏花村。

    这时杨杰已经走出亭子,来到了马车前,向一通与荀知戒鞠了一躬说道:“小生有个不情之请还请,还望两位助我一臂之力”。

    一通说道“佛门开的是方便之门”并回了一个佛礼。

    荀知戒也默认的点了点头,并不做回答。

    杨杰从衣袖里拿出了一壶酒敬了宋东风一口,这黑胖子点了点头。

    说罢宋胖子来到阵中,取出一口陶鼎,此鼎造型古朴,鼎上篆刻着不知名的符号,吐露出了它千年的气质。

    宋胖子口中念念有词的说着听不清楚的话。

    一时间陶鼎中便多红、绿、黑、白四颗珠子,霎时间阵内微动,一阵微风从阵外吹来,吹近了鼎中,在阵中之人也是一阵恍惚,待大家恍过来时,陶鼎已像变戏法似的不知去哪儿了。

    这时,小马对天吹了个口哨,不时一只飞隼如同箭矢一般从天上直穿而下,稳稳的停在了小马的手臂之上,小马将一个小型的金盒子放在了飞隼的身上,摸了摸这神鸟的头,给它喂食了特制的食物,神鸟心满意足了的蹿回了云天之际。

    小马看了看杨杰说道“一个时辰内,方圆十里”。

    杨杰也举起了酒杯:“辛苦了”。

    这时一通、宋知戒、杨杰三人分别占据马车周边天、地、人三才位,杨杰从手中拿出了一张银色的符,口中念咒,手上掐诀,祭出这银色的天师符,银色的符在空中惶惶的燃烧起来,待符燃烧完毕以后一道银光直射穿云天。

    宋东风忍惊呼道“偷天符”。

    (三)

    江西龙虎山,五峰一百八十二观,天门峰上紫气滚滚,云天之见渐渐开出一条裂缝,裂缝逐渐扩大隐约呈现出了天门的样子,这时在前山的香客们都纷纷停下脚步,“天门开了,神仙下凡了”、“这次不知又是那位道长要羽化了”的声音络绎不绝。

    待大家反应过来时,在这云气铸成的天门两边,出现了另外两股云气,一股虎虎生风幻化为一直朝天咆哮的下山虎、另一只张牙舞爪飞天神龙,在天门两侧成拱门之势。

    龙虎山之首天门峰天师观里,此刻烟雾缭绕,一位须发皆白身披紫金道袍的老者睁开了眼睛,若不是他睁开了眼睛便与他面前的神像并无太多的不同。

    这时四位道士正急匆匆的从外赶进来,“师尊,师尊,大事不好了,有人窃取我们龙虎山的气运啊”说话的正是金枪峰首座赵知命。

    老人缓缓开口道“知命啊,你学道几年了”

    中年的胖道人说道“二十载有余”。

    “还是改不了这急躁的毛病”老道士说道,说话的正是龙虎山天师张乘风。

    “借他一刻钟,一刻钟后我自会收拾他,你们都退下吧”老天师说道。

    这时从天门里飘出一道银光,渐渐的穿过戒律森严天师府直达这座天师观内,观内供奉的正是第一代天师张道陵,飞檐角下的铜铃叮当作响,这时银光已经将天师像笼罩住了,在银光的承托下天师像显得愈加的有仙气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天师显灵了。

    这时老天师抖擞了一下紫金道袍,起身说道“知命,设坛”。

    在门外的赵知命应道“是,师傅”。

    师徒二人便起身去往龙虎山最高峰巨门峰上的法坛,待师徒二人来到法坛时,法坛早已准备得当,二十八星宿已经妥当的安置在了法坛的四周: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天门峰上天门开

    天门之下天师双手叠放在佩剑斩鬼神上,矗立于法坛之上,紫金道袍随风激荡,在身后的天门的映衬之下好一副神仙下凡的气势。

    天师说了一声“知命,叫玉虎来护法”

    不时只听一阵稳健而又有力的步伐,由远及近来到天门道场,这时一位年纪十五岁的小道士登上了天门法坛,来到张乘风的身前,提抬头一对虎目令人难忘,手持一柄金枪让他与所有的道士都不同。

    张乘风没有言语只是像天师殿里的天师一样,矗立中央,定住全场。

    这时在道场外的四位首座心里都明白,是要下山了。

    (四)

    再看北斗亭外,这时一通、荀知戒、杨杰分坐在玄铁马车的天、地、人三个位置,忽然在紫气滚滚的天空中飘下一股银光,直接将杨杰笼罩其中,在一片朦胧中杨杰好似与这天师殿中的天师像也开始有些像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一通著衣持钵开始颂持《金刚经》,此时他念得每一个字都不大声,却格外清楚的传入了在场每个人的耳中,随着一通的持颂身边居然响起了钟鼓声,好似大家就身在小清凉寺中听一通说法,经文也渐渐由无形转为有形,金色的经文渐渐的开始围绕玄铁马车汇聚起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见此情景,荀知戒开始朗读《论语》,每一声都如金石,声声入骨,随着荀院首的读书声,孔子教诲也逐渐清晰化为青色的文字开始向玄铁马车飘荡而去,大家身边也除了颂经声,读书声也开始清晰起来,好似在这里可以听到天下儒生的郎朗读书声,天下儒生十年寒窗的身影也不断的涌现出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

    有欲,以观其徼(ji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è)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f)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也在杨杰借着龙虎山的气运之下应声而起,经文渐渐的化做银白色的符文向玄铁马车移动。

    此时,玄铁马车周围金、银、青三股能量不断交汇融合,直通天际。

    马车内的铁无心,此时还在调整感悟八股剑气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天理,忽然之间八股剑气在另一股能量的引导下开始在他体能融合,天道引领坤部,坤部吸纳水火,水火演化风雷,风雷开辟山泽这天地变化的规律终于在铁无心的身体里演化完成,他也渐渐感悟到了这天地运行的规律,他在感受,他在记忆这种感觉,努力让这八股剑气就这样的在他的身体里循环。

    的一声,铁无心好像打开了一道大门,看见了苍茫的天地,一把剑屹立于天地之间,这把剑的无形无质,却又可以沟通着天地间的一切,好似这把剑是世间万物组成的,世间万物也在呼应着这把剑的呼吸,着感受他不知该如何形容,没有喜怒哀乐,没有悲欢离合,这一切就应该是这样存在的。

    天门峰下天师坛,一炷香已烬,老天师睁开了眼睛,说了一声“时间到了”,话闭老天师左手掐诀,右手持剑,脚踏天罡北斗步,一时间二十八星宿闪烁不定,期间斩鬼神已经雷气缠绕,只天师爆喝一声“斩”,一道紫色的雷电离剑而出直击天门,云气铸成的天门轰然倒塌。

    老天师使出的正是龙虎山“五雷正法”里的天雷法,这一切只有赵玉虎不动声色的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