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崇祯有把枪 > 第二十一章 唐王
    朱由检很累很疲惫,他宁愿去苦练长跑,行军队列,也不想再和文官扯淡。

    文官可杀,但不能现在杀,也不能全杀。

    他需要外援。

    最可靠的外援,是被三纲五常洗脑的忠臣,还有朱家的亲戚们。

    他想到了唐王朱聿键,必须让朱聿键尽快进京。

    这位远方亲戚现在日子过得并不如意,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悲惨,这都是拜朱由检所赐。

    中都凤阳。

    府衙向西百米之外,便是赫赫有名的大明皇城监狱,关押着负罪在身的宗亲藩王。

    崇祯末年,宗室数量庞大,超过十万,其中作奸犯科者,不在少数,除部分收归镇抚司,大都关押在凤阳。

    这是老祖宗朱元璋定下来的规矩,高墙之内,朱家不肖子孙可以反省自己,改过自新。

    这里关押过的藩王不计其数,最有名的当数老唐王的儿子,后来的隆武帝朱聿键。

    八年前,朱聿键率乡民北上勤王,与流贼作战,被崇祯皇帝猜忌,安了个不听调令、私自浪战的罪名,关在凤阳监狱中,当年传为笑谈,藩王们至今还津津乐道。

    朱聿键蜷缩在牢房角落,身负手铐脚链,像一头疲惫的虎。

    长期牢狱生活把人折磨的面目全非,唐王今年不过三十五岁,却显垂暮之色,牙齿掉了两颗。

    凤阳街道上,行人稀疏,偶有百姓路过,也是神色恓惶,形若鬼魅。

    国之将亡,必有乱象。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凤阳府境内发生强烈地震,天崩地裂,地动山摇,恍如末世。

    上千幢房屋倒塌,百姓伤亡惨重,就连知府衙门也遭到牵连,牌匾震落,砸死了一个慌不择路的衙役。

    皇陵异象频发,成群结队的老鼠从墓道中蜂拥而出,过冬的毒蛇从地底下钻出来,在大明皇帝的墓碑前冻死。

    正月初三,李闯西安登基称帝,建立大顺,正月十五,消息传到凤阳,百姓皆言,大明龙脉已断,命不久矣。

    两个红色斗篷径直走入府衙,知府出来迎候,来人稍稍寒暄几句,便往皇城监狱去了。

    隔着高墙,远远听见有人喊叫,一个尖细冰冷的嗓音,估摸着又是镇守太监来了。

    “唐王殿下,今日可好!”

    “没钱了,滚吧!”

    朱聿键把脑袋偏向里面,闭上眼睛,昏沉睡去。

    梦里还是从前的颜色,盛夏的绿色,初秋的黄色。

    崇祯九年五月,镶黄旗统制阿济格率八旗主力,入喜峰口,大举掠夺,明巡关御史王肇坤拒战,兵败而死,明军退保昌平,清兵再侵居庸、昌平北路。一时之间,京师戒严,人心惶惶。

    朱聿键血气方刚,上疏崇祯皇帝,请求率兵勤王。朱由检怕这位远方亲戚上演一出朱棣靖难的把戏,不仅没有答应,反而敕令州县官吏严加督查,以防不测。

    河南的地方官员们恨不能将唐王碎尸万段,生怕这个戴罪藩王再闹出什么乱子,把自己也脱下水。

    换做其他藩王,不会多管闲事,只要建奴不侵扰本地,管他北方洪水滔滔,管他朱由检是死是活。

    朱聿键不顾“藩王不掌兵”祖训,在河南私自招兵买马,招募一千多乌合之众,循建奴踪迹北上勤王。

    行至北直隶裕州时,巡抚杨绳武上奏,朱由检立即下旨勒令朱聿键返回,不得有误。

    重压之下,唐王只好离去,在返回途中,与农民军交手,乱打几阵,互有胜负。

    明朝对藩王防备极严,这样明目张胆勤王,已经犯了大忌,即使动机纯粹,仍使朱由检震怒。

    如果不是穿越者乱入,朱聿键会沿着固有轨迹往前走,弘光朝覆灭后在福州称帝,接着成为南明历史上最悲催的帝王。

    虎落平阳被犬欺,经常有守陵太监”慕名”前来向唐王勒索钱财。唐王当年为筹备军饷,早已耗尽钱财,他颇有些骨气,任凭守陵太监威胁辱骂甚至拳脚相向,一文钱也不给。

    这种铁公鸡做派惹恼管事太监石应诏,石应诏在了解完朱聿键的光辉事迹后,判断这位落魄藩王再无翻身希望,用条铁链将唐王绑到石墩子上,吃喝拉撒睡都在石墩子,逼他给钱,不给钱,就一辈子待在石头边。

    所幸被凤阳巡抚路振飞发现,上书皇上,朱由检闻听后,勃然大怒,将石应诏处死。

    然而石应诏的死,并没有震慑到其他企图发财的太监们。

    后来路振飞巡抚淮扬,暂离凤阳。守陵太监们看准机会,隔三差五来到狱中勒索。在他们看来,这位大明宗亲必定将钱财藏于他处,对付这样的铁公鸡,不让他吃点苦头,他是不会交钱的。

    “小唐王,杂家前日要的玉佩,你到底给也不给啊?”

    “小唐王,你府上那副董其昌的山水画,现在何处?快交出来!免得受那皮肉之苦!”

    两个小太监站在门口,捂住鼻子嚷嚷。

    “你还不知杂家手段!”

    两位太监相互交换眼色,一人从袖中掏出截黑乎乎铁棍,满脸狰狞,狠命打在朱聿键腿上。

    中都太监们的手段,和镇抚司番子不相上下,这些年,朱聿键被太监们勒索拷打,一遍又一遍,此刻除了身上囚服,再没有什么东西可给了。

    “福王,杂家今个儿就好好伺候你,让你知道做藩王的滋味!”

    姿态猥琐的太监满脸淫笑的望向朱聿键,在他们眼中,这个戴罪藩王不算什么,至少在凤阳府地界上,没人会因为他去得罪自己。

    凤阳高墙之内,哪怕是喊破喉咙,也不会有人来救。

    铁棍敲打在朱聿键小腿上,传来沉闷撞击声,很快地,牢狱中传来不似人声的惨叫。

    “说还是不说!”

    这时,身后传来炸雷般怒吼声。

    “住手!!”

    两个太监回头看时,满脸横肉的武将不知什么时候冲进牢房,手持明晃晃的顺刀。

    “千,千户大人,您怎么来了。”

    两个太监手足无措,呆呆站在原地。

    大明律规定,严禁藩王接见武将,戴罪藩王尤其如此。倘若被发现,即行废黜爵位,武将也会受到牵连。

    这也是朱聿键被关押凤阳多年,未与千户谷国珍加见面的原因。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十六,从京师赶来的御使来到凤阳,说是要有圣旨对朱聿键宣读,让谷国珍亲自带路。

    御使颇为熟悉,便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谷千户不久前才和他在紫禁城见过。谷国珍知道这是皇上心腹,因此对他也格外客气。

    谷千户带王承恩来到凤阳知府官邸,让王公公在府上稍候,自己连忙带人来到凤阳大牢。

    刚一进门,便望见两个守陵太监在正殴打唐王。

    “便是被贬为庶人,也是大明宗室,你们两个不长眼的,竟敢殴打宗室,忘了石应诏是怎么死的吗!”

    谷国珍勃然大怒,上前将一个太监踢飞,口吐鲜血在地上打滚。千户上前几步,还要再打时,被朱聿键拦住。

    “放,放他们走吧。”

    谷国珍不禁沧然,他面前这个大明藩王已经不成人样,披着件破旧囚衣,骨瘦如柴的身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朱聿键一瘸一拐朝谷国珍走来,就要对千户大人行礼。

    谷国珍连忙扶住。

    “凤阳陵守,千户谷国珍见过殿下!”

    朱聿键迟疑着不敢回话,八年的牢狱生活让他变得面目全非,早不是当初模样。

    “恭喜唐王,又要东山再起了!”

    谷国珍连忙上前,亲手给朱聿键除去手铐脚链,捧住瘦骨嶙峋的双手。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