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崇祯有把枪 > 第三十九章 玄关
    当朱由检宴请群臣品尝江底捞人肉新品时,万里之外的长崎港口,却是风平浪静,歌舞升平。

    岛国是从不缺女人的,长崎更是美女聚集的所在。

    入夜后,荷兰商人在离岛唐人町聚集,上元佳节才过,到了暮春集会,长崎灯火凄迷,弦歌不绝。

    德川龟孙统一倭国时,长崎便是对外贸易集散地,各国商人在此聚集,格外繁华热闹。

    后来基督教势力在倭国蓬勃发展,一度威胁幕府统治,德川龟孙宣布进行锁国,出入长崎的只剩中国和荷兰商人。

    商人们长期滞留此地,自然就产生了需求,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

    有需求就有市场。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倭国,商业高度发达,在这里,没有什么是黄金买不到的,如果有,那就多给一点。

    来自关西乡下,操着关西腔的艺伎们,将牙齿涂成墨黑色,嘴里散发着鲍鱼臭味,在商人间卖弄风骚,拨弄三弦琴,陪酒陪笑又是也会陪睡,春宵一刻值千金,她们当然值不了这个价位。

    倭国女人手艺传统绵延千年,从隋唐至大明,明治维新后,少女们为大和崛起,去南洋拼搏,将辛苦所得寄回国内,换成坚船利炮,在甲午海战中击败北洋水师——当然,朱由检来了,这些都不会再发生了。

    唐人町西北旅馆楼上,堂上指挥李若琏和漕兵张剑正席地而坐,享受岛国美食。

    一墙之外,莺歌燕舞,撩人心弦,岛国女优虽姿色平平,然而也别有一番异国情调。

    两人像凝固的泥像,在狭小的酒馆中一动不动。

    富有岛国气息的榻榻米上摆放着米饭,清酒,秋刀鱼,还有些叫不上名来的海鲜,这些菜肴酒食都是茶商赵千四花钱买来的。

    赵千四是位茶商,来自福建,他家资千万,乐善好施,唯一的爱好就是良家少女,据说父母当年给他取这名的原因就是要他牢记赵家商业格言:

    做个朋友就好,赵家铺子茶叶利润永远不会超过0.4%。

    赵千四常年往返于大明与倭国之间,从事茶叶贸易,生意做得很大。

    他主要买卖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湖碧螺春蒙顶茶顾渚紫笋桂平西山茶南京雨花茶太平猴魁庐山雨雾六安瓜片惠明茶平水珠茶恩施玉露英山云雾茶叶青茶径山茶休宁松萝老竹大方敬亭绿雪仙人掌茶信阳毛尖安吉白片饶白眉开化龙顶.南糯白毫茶江华毛尖茶青城雪芽茶井冈翠绿茶安化松针高桥银峰午子仙毫日铸雪芽茶南安石亭绿紫阳毛尖遵义毛峰南山白毛桂林毛尖九隼毛峰舒城盖花茶岳毛尖茶天目青頂双井緑茶雁荡毛峰麻姑茶华顶云雾峨眉毛峰茶窝坑茶祁门功夫茶滇红功夫茶宁红功夫茶宜红功夫茶闽红功夫茶湖红功夫茶.越红功夫茶小种红茶武夷岩茶大红袍茶铁罗汉茶白鸡冠茶水金龟茶武夷肉桂闽北水仙铁观音黄金桂凤凰水仙台湾乌龙茶银针白毫茶白牡丹茶贡眉茶君山银针茶蒙顶黄芽茶北港毛尖茶温州黄汤茶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茶普洱茶茉莉花茶珠兰花茶决明子茶枸杞茶柿叶茶榴叶茶竹叶茶桑叶茶金银花茶玫瑰花茶菊花茶橄榄茶莲子茶龙眼茶杜仲茶丹参茶灵芝茶人参茶胖大海茶等茶叶。

    在千四的努力下,赵家茶叶生意越做越大,据他说,自己在长崎也算是头面人物了。

    李若琏不知道赵千四为何痴迷少女,赵千四三十出头,看人时总眯缝着眼,像没睡醒似的,锦衣卫怀疑他在吸鸦片,也没过多去问。

    倭国菜肴算不上精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适合旅居江户的游僧,龟孙德川食用。

    对来自异国的李若琏来说,清心寡欲的日本菜便是煎熬了。

    这次远渡日本,远比他们想象的麻烦,想要找到汤姆士,恐怕需要费一番周折。

    鱼干海藻这种黑暗料理,每天还是要吃的,自从走下永富号商船,来到长崎港地面,李若琏已经十多天没吃面食了。

    难道倭国人不吃面食吗?答案是肯定的,至少在17世纪,日本列岛是没有小麦种植的。

    除了面食,猪肉也是不存在的,倒不是因为宗教原因,只是因为此时倭国还没有猪,准确来说是家猪。

    他们喜欢吃鹿肉。

    此刻怀念河南火烧白切鸡天津麻花襄阳牛杂面武汉热干面岐山臊子面西安肉夹馍扬州包子南京板鸭全聚德烤鸭天津狗不理广州八刀汤四川水煮鱼湖南红烧肉蒙古烤全羊。

    李若琏是个吃货。

    来到倭国半个多月,据线人情报,汤姆士,刚下福船,人在长崎,月薪十万,毕业耶鲁。

    可是李若琏几乎把长崎港口翻了个遍,一无所获。

    眼看茶商就要杨帆回国,心中焦急。

    “李大人,咱就这样耗着?明日还去找不?赵老四出去两个多时辰了,咋还不回来?”

    “他去干啥?”

    “逛窑子,找相好的,”

    张剑抓起秋刀鱼,塞进口中,就了口清酒,浓郁的鱼腥味呛得他流出眼泪。

    他想为乡亲父老报仇,李若琏说,干了这一票,把汤姆士带回大明,就带他去杀鞑子。

    张剑来到倭国,不再沉默寡言,话也多了,恢复少年本色,准确的说,是变得话痨了。

    “老赵不会马上风吧!”

    李若琏咀嚼着半生不熟的米饭,眉头紧皱,没有说话。

    这次来日本,两人搭的就是老赵茶船。李若琏付了十两金子,算是船票。

    在海上没有遇见海盗,抵达长崎后,贿赂守卫十两银子,才将两人带上离岛。

    李若琏眼中,灰不溜秋的长崎,就像是从青翠的大山大张着的脚趾之间渗出的软泥。

    海藻、污水的气味,还有无数根烟囱冒出的烟雾,在海面上飘荡着,繁闹有比苏州扬州,如梦似幻。

    李若琏走下舢板时,抬头望见远处阁楼上一张张妖艳的脸,白花花的胳膊伸出阁楼向他招摇。

    赵千四告诉锦衣卫,看中哪一个,价格都好说。

    “李大哥,奸商不会去向那个啥奉行告密了吧?”

    张剑忧心忡忡,他对赵千四醒印象不好,在漕河上走过几年,奸商一眼就能看出来。

    “不必多疑,告密?他没这个胆子!“

    扬州上船前,李若琏便飞鸽传书,将姓赵的底细禀告高文彩,他的家眷已在锦衣卫控制下,若是自己这趟回不来了,这姓赵的也就别活了。

    商人不能轻易信任,晋商就是例证。

    楼下传来放荡笑声,中间夹杂着歌姬叫骂声。

    已是戌时,唐人町热闹非常,街巷灯火如昼,行人如织,浓妆艳抹的日本歌姬手挽商人说说笑笑,不时有脚踩木屐,佩戴长刀的日本武士迎面走来,斜眼望向拥抱着本国美人的外国人,不知他们心中作何感想。

    当然,倭人对此应该已经适应,几百年后,美利坚大兵登陆日本,也同样是左拥右抱。

    长崎奉行三令五申,本国武士不得对外国商人无礼。

    武士虽然骄横,然而对奉行大人的命令却是非常遵守的。

    黑夜响起婉转哀怨的尺八,梦回盛唐长安。

    三弦琴中,歌姬开始表演能剧,李若琏眉头微皱,玄关外,细琐木屐声,很轻。

    伸手摸向腰间绣春刀,朝张剑使了个眼色。

    张剑举起装填好火药的三眼铳,将食指放在扳机位置,警惕望向门外。

    这次来倭国,没有取得幕府颁发的通关文牒,老赵说过,在这种情况下,若被武士发现,是可以被直接砍死的。

    纸门敲得砰砰作响,李若琏拎起绣春刀,埋伏在玄关外。

    “老赵,是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