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铁马秋风乱入诗 > 第三十八回 十九
    乾丰等人这才想起来自己还身背欺君的重罪,心下顿时忐忑起来,纷纷说道:“皇上他……不怪罪我们殴杀马顺?”

    王知节说道:“当今圣上乃尧舜之君,仁德被于四方,对于诸大臣不欲苛求细故。经过我到文德殿向陛下呈情,陛下知道你们殴打马公公也是急公好义之举。殴杀人命虽然属于恶事,但也可算是情有可原,对于你们的罪责不予追究。”

    紫宸殿上的气氛骤然松弛下来,众人听说自己的性命无忧,纷纷额手相庆道:“哎呦,这都是亏得王公子思虑长远,想事周到,到文德殿冒死上谏呈情,才叫陛下知悉我等的耿耿忠心,对于我们的罪责才不予追究呀!”

    乾丰也叹息道:“皇上明察秋毫而又能虚心纳谏,广开言路,真有古之圣贤风度。我等身为臣子,食君之禄却不能为陛下分忧,还在朝堂上行此市井无赖之举,给皇上平添烦忧。唉,这真是惭愧至极,死罪死罪啊!”

    众人也都跟着他唯唯称是。

    王知节笑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们也不必感谢我什么,还是皇上他老人家宽宏仁慈,你们才可免于被问罪。我看你们要感恩还是须向陛下谢罪吧!从今而后,大家伙儿需要谨记,遇有国家大事绝不可轻举妄动,任性妄为。老王爷虽说现不在京师,但还有我在这里可以跟老王爷互通声气不是?就拿今天的事情来说,你们若是不急吼吼地跳出来侈谈用兵,而是先跟我商量一下,也不至于给锦衣军包围在紫宸殿上,非但要坏事,还险些丢了性命不是?”

    众人纷纷称善:“是是是,我等日后可就全仰仗老王爷还有王公子的点播提携了。”

    “好!”王知节与众人说道:“那么,大家伙儿现在就随我一同往文德殿向皇帝陛下请罪去吧。”

    王知节从紫宸殿出来以后,叫那殿外把守的军士把夏守忠叫来,说明了众人要到文德殿去向赵德请罪的事情,请他代为通禀。茅士铿碰了赵德的软钉子以后,已经从文德殿赶过来,听说王知节已经说服乾丰等人不再闹事,还要领着这些文化流氓们到文德殿向皇上请罪,心中竟然酸了好一阵,才拉着王知节的手,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这真是后生可畏啊。今天这样的一个情况,即使是一百个茅士铿也处理不了啊!如欲平治天下,放眼当今之世,舍忠正其谁也?”

    王知节笑道:“这都是皇帝陛下仁德深厚,威严隆重,足以使罪臣畏威怀德,迷途知返。我王知节何德何能怎敢贪天之功呵?”

    几个人正说笑着,夏守忠已经从文德殿领旨回来了,站在殿外宣赵德的口谕道:“众臣殿外听宣。”

    那锦衣军急忙打开了紫宸殿外的朱门,乾丰等人纷纷从大殿里面涌出来,与茅士铿、王知节他们一齐跪在殿外汉白玉砌成的月台上,口中呼喊道:“罪臣听宣。”

    夏守忠挺一挺胸脯,清了清嗓子,说道:“朕性本最慈,即位以来,常以宽大详刑为念。于诸位臣卿,不欲苛求细故。今日乾丰等人殿前斗殴,冲撞御驾,败坏礼仪,本该严加惩处。但念及诸位臣卿往日实心办差,多有苦劳,并无过失。今日所行亦系急公好义之举,故而不加追究。望诸大臣以此为戒,勿要再犯!礼部左侍郎王知节于紫宸殿血案发生时则据实入告,于血案之后则出面安抚,均属正办。所称‘雷州之事,战则两败俱伤,合则两全其美’等语……”

    夏守忠说到这里特地停顿了一下以观察一下王知节会不会挨揍,结果乾丰等人老老实实的趴在那里毫无反应。这真是大出夏守忠、茅士铿等人的意料,夏守忠惊得差点忘词儿,好半晌才回过神来,继续说道:“……尤得大臣之体,深堪嘉尚。朝廷所望于该臣者,至大且远,该臣其益加勉励,为一代名臣,以副厚望。”

    “是,臣等谢主隆恩。”王知节说道:“雷州之事还需诸位大臣和衷商办,并不敢稍有怠慢。”说罢,带领大家一起叩首谢恩。

    夏守忠点一点头,回文德殿复命去了。

    众言官皆大欢喜,并不搭理茅士铿、崔靖二人,而是纷纷向王知节围拢过来,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他,你一言我一语地向他道着谢。

    王知节说道:“你们不必谢我,这都是皇恩浩荡,想的周到的结果啊。咱们做臣子的逢此明主,自然要实心用事,认真办差,为陛下分忧才是的。”

    乾丰等人纷纷点头称善道:“是极,是极!王公子所言甚善,我等明日就向皇上上奏谢罪,并请求朝廷速派大员往雷州招安。”

    王知节的面色顿时肃穆起来,向围着自己的言官们团团一揖,说道:“诸公能够摈弃私怨,而以天下为公,实乃我大宋臣子的楷模。请受知节一拜!”说罢,又是一揖到地。

    乾丰等人只说不敢,忙忙地还礼。

    崔靖袖着手站在那里看了半天,那王知节俨然是乾丰他们的领袖了,当下对茅士铿冷笑道:“这位老王爷的乘龙快婿可真是少年英才,能降伏乾丰这些刺头儿,这手段可不简单呐。茅相,你日后可得对此人多加防备才好。”

    茅士铿连连摇头叹气道:“唉,生子当如王知节,老王爷不为亡矣。至于吾儿,豚犬耳!”

    崔靖说道:“如今老王爷要主战,王知节偏偏主和,乾丰等人却也对他不加反对,这班愤青真是叫人捉摸不透呐。”

    茅士铿不动声色地说道:“此间事情我也捉摸不透,总得向他打探一下内里的实情,才可叫人放心呵。”

    众人围着王知节出了宫城这才纷纷散去。王知节刚要低头往轿子里面钻,背后却传来茅士铿的笑声:“忠正少年老成,有胆有谋,今日之事处惊不变,周旋有方,颇有大将之风,可真是老王爷的得意佳婿,老夫自愧不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