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铁马秋风乱入诗 > 第四十三回 二
    王知节也点头说道:“石壮士此言甚是。你我既然以身许国也就顾不得这么多的儿女情长了。”

    这一行人看着天色已晚,就在路旁歇了马,都聚在树林子里面露营。王知节与石奴儿围住篝火,面对面地坐在那里,都阴沉着一张脸,各自想着各自的心事,谁也不搭理谁。

    黄氏兄弟见气氛沉闷,谁都不敢靠近这哥俩儿,只招呼着众人准备晚饭,打理铺盖。

    一会儿,黄明捧着一碗米粥送到了王知节面前,毕恭毕敬地说道:“公子,请用膳。”

    “嗯”王知节接过筷子,吹着泥碗上面的腾腾热气。石奴儿就坐在对面,闻着对面飘过来的米香,肚子里面的馋虫躁动起来。他从马背上面解下干粮袋,取出一片风干的牛肉,用腰间的小刀割成小块,用刀尖插着送入口中。

    “鸡肋!”王知节忽然把米粥往旁边的石头上面重重一放,摇头晃脑地感慨起来。

    众人见王知节丢了筷子,还以为是不满意于米粥里面加了鸡肉,都大为紧张起来。两个负责煮饭的汉子赶紧跪在地上,连声讨饶道:“大人恕罪,大人恕罪!我等看着大人日理万机,而每顿所食却不过一碗稀粥,实在是觉得大人饮食太过清苦。故而……故而擅作主张在大人的米粥里面煮了块鸡肋。还请大人恕罪!”

    王知节挥了挥袖子,说道:“哎,不干你们的事,都忙去吧。”

    众人这才松下一口气来,纷纷散去。王知节坐在那里又长吁短叹起来,却不曾再碰一下那碗稀粥。

    石奴儿坐在对面看着他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忍不住笑起来,问道:“我说二公子我看你食不甘味,心事重重的。该不会是……这大事临头,你又害怕了吧?”

    王知节笑道:“贪生怕死本就是人之常情啊。干这种事情,难道你不害怕?”

    “啊呸!”石奴儿吐出嘴里的肉干,恶狠狠地把小刀插在了地上,指着石头上的米粥,说道:“就知道你们这些酸秀才们是靠不住的。你看看……这清汤寡水的,能有什么大出息的?你不吃肉,不喝酒,胆气又哪里能壮起来呢?”说着,他凑到王知节身边,把干粮袋里的牛肉干捧出来给王知节看道:“你看我天天都吃肉,所以才能浑身是胆,气壮如牛。玲珑知道我的嗜好,就仿照着塞北风味给我做了许多。你看……”说罢,他取出一片巴掌大小的肉干,对着王知节炫耀道:“这是将剔去骨头的新鲜牛肉切成大块,放入锅中加少许盐煮至七八成熟,捞出来冷却以后,再切成大薄片。汤锅中加上料酒、酱油、红糖还有用纱布包好的桂皮、花椒、茴香、姜片,烧沸后放入切好的牛肉片,用旺火煮上半个时辰。而后再把肉片捞出沥去水分,用炭火烘干即可食用。用此法制的牛肉干,香味浓郁,口感极佳。听玲珑说这种肉干是草原骑兵打仗时的行军粮,是草原上的‘肉中娇子’,名贵非凡。”

    王知节把鹰钩鼻子凑上前来闻了一下,果然是鲜香异常,令人垂涎,不禁点头笑道:“嗯,这味道果然不是我江南的肉松可比的。苏玲珑一个水乡女子哪里访求的这塞北风味呢?”

    石奴儿说道:“玲珑家原本是塞外鲜卑豪帅,后来慕义归化入我华夏。但是,人家有主见,识大局。可不似咱们华夏某些断脊之犬只会毫无,别家的长处他们学,祖传的好东西也没有丢。就比如这个肉干……哎,你也来一口吧?”

    王知节赶紧摆手,说道:“不必了,不必了。婉儿公主信佛,我也就只能跟着吃斋。可不能为此犯戒,有损公主的大慈悲。”

    “公主信佛,你又不信,为何不能吃?真是迂腐透顶!”石奴儿一面笑话着王知节,一面把那块肉干放进嘴巴里大口咀嚼起来,那浓浓的酥香沁人心脾,又让他想起昔日与苏玲珑卿卿我我的日子,忍不住又念叨起来:“唉,玲珑啊玲珑……”

    王知节从地上站起身来,很不顾朝廷礼仪地伸了一个懒腰,说道:“唉,这人啊孑然一身,无牵无挂的多好。一旦拖家带口起来,做许多事情就会生出顾虑来。家业越大,就越会惜命。你说你不怕死,那是因为你现在已经是孤家寡人,无牵无挂。而我……我跟你不同,我的牵挂可就太多了。所以,我很怕死,怕自己一死就要牵累自己的亲人惨遭飞来横祸。我不得不慎重行事啊。”

    石奴儿听他这样感慨,心中也跟着五味杂陈起来,忽而问他道:“二公子,你说老王爷在连城起事能成功吗?”

    王知节抬起头来看着他道:“你觉得老王爷现在举事能不能成功呢?”

    石奴儿思忖半晌,缓缓地说道:“有点铤而走险呐。”

    “嗯”王知节又问道,“你说一说,为什么老王爷是在铤而走险呢?”

    石奴儿说道:“我所忧虑的只在孙全一人而已。老王爷在江北做的好大事,都在有意无意地削弱着孙家的势力。江北的那些豪强地主都对老王爷恨之入骨,孙全是江北这些大大小小的地头蛇利益的总代表。他为什么要帮着老王爷壮大实力而削弱自己呢?我想我要是孙全就坐山观虎斗,看着老王爷和朝廷的文官集团打一个两败俱伤,自己再渔翁得利岂不很好?”

    “唉!”王知节叹息道,“我也不是没有此等忧虑,也曾对老王爷说过此事。可是老王爷却不以为然,总说自己与孙全心神相通,并无歹意。他……他老人家可真是老糊涂了。”说罢,他背着手围定篝火转了几圈,又神秘兮兮地问道:“如果……连城事机败露,兵谏之事已然无望。你还准备在金城举事吗?”

    石奴儿从地上蹦了起来,挥着拳头道:“吾乃市井一亡命,蒙老王爷赤诚相待,安肯背信弃义乎?事若不成,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