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铁马秋风乱入诗 > 第四十四回 一
    第四十四回

    龙困浅滩,大正帝京师遭虾戏

    虎落平阳,忠义王连城被犬欺

    赵钦认定是孙全向朝廷走漏了消息,可把自己身边随侍的老奴吓了一跳,忙说道:“王爷为何怀疑此事乃孙将军所为呢?”

    赵钦叹气道:“前者,知节、胡海清还有石奴儿他们都曾对老夫言称孙全不足为靠。老夫还因为此人颇有儒将之风而不肯轻信,却不想此人确乎是外君子而内小人者也。今日,我在节堂以起兵南下,直捣京师之说来试探他。此人不过是虚与委蛇,全无进京勤王,匡扶社稷之诚意,目光所及都是他在江北的私人利益而已!”

    “这……”那老奴想了一会儿,说道:“倘若孙全果真不同意咱们在连城搞兵谏,为何非要等到现在才动手呢?”

    赵钦说道:“这一定是这才是他的毒辣之处,我们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自然要依靠江北的兵马。而朝廷呢,苦于没有可战之兵,也唯有对他们孙家抚慰有加。他孙全坐在中间,待价而沽,两头取利,实在是精明的很呐!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朝廷会只罢免我的江北马步军都检点之职,召入京城,却继续让孙全留守江北的原因!”

    那个老奴听得连连点头,又说道:“既然如此,我看这连城咱们是待不得了。不如就此打消了兵谏勤王的念头,赶紧离开连城往孤山六堡去整顿兵马,婴城自守,以应对时局吧。”

    赵钦默然半晌,才说道:“眼下也只此一条路可走了。你们速去准备,咱们今日就启程北上,一定要避开孙全的耳目!”

    这时候,忽然听得外面有人吵嚷起来:“抓贼人啊!抓贼人啊!”

    “怎么,岭南那拨儿乱党还不肯消停么?”赵钦正要起身来看,书房的门就被“砰”的一下撞开了,一个大汉火急火燎地闯了进来,见了赵钦也不由分说“噗通”便拜:“小的张狗奉石小哥差遣,特来拜见王爷!”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他跪倒地上的时候,外面的军士、小厮一拥而入,七手八脚地将他按在地上,口中骂道:“狗胆包天的贼人,也不看这是什么地方,也敢偷来硬闯?”说着,众人举拳就要打将下来。

    赵钦赶忙呵止众人,说道:“你们不得胡来,这是老夫几年前结交的江湖义士,是老夫的朋友,还不快快退下!”

    众人见赵钦动怒俱是不敢放肆,只得放了地上的汉子,唯唯而退。

    待众人散尽,赵钦忙把那人从地上搀扶起来,仰着脸细细打量此人的容貌。这汉子生得方面阔耳,肤色黝黑,鬓边有一搭朱砂记,上面生一片黑黄毛,相貌生得并不算端正。但是,此刻正是赵钦急于知晓京城情况的时候,他的到来无异起到了打瞌睡就来了枕头的效果,大喜过望之下,赵钦也就对此人的相貌不十分在意了。

    赵钦打量了一阵,拉着他的手在一边的椅子上坐下来,就迫不及待地向他打听金城的情形如何。

    张狗拍着大腿说道:“嗨呀,若非石小哥有先见之明,叫我等都从王府出来,到城中市井躲藏,我们就要在王府上被官府一网打尽了!”

    赵钦对此也不吃惊,只问道:“怎么,王府被官军搜查了?”

    张狗道:“是的,我们刚离开一会儿,就有宫中的小黄门带领锦衣军来府上查看,当然是白跑一趟了。现在,府上四周还有些官府的差役在监视着哩!”

    赵钦说道:“这石奴儿是如何察觉官府要搜查我的王府呢?”

    张狗道:“石小哥其实也没有察觉到朝廷的动静,不过是觉得昭烈忠义王府太过惹人耳目,我们这么多江湖人物聚集府上而每日无所事事定会叫人怀疑。所以,他把所有弟兄们分成五个小队,挑选了五个有勇力明是非的人为每个小队的头领,分了府上的金银细软,叫我们各自到城内外隐秘之处藏匿起来,听候他的指令。”

    赵钦听得连连点头,笑道:“你说这个石奴儿。我平日里倒也没有把他看差,是一个能干大事的人。想不到他年纪轻轻的,倒也能服众。”

    张狗说道:“石小哥刚来府上的时候,说是奉了王爷的差遣来这里筹划在京城举事的。大家伙儿还不服气,还要跟他比划拳脚,上了三四个好手结果都被这小子三拳两脚干趴下了。后来,他让大伙儿从王府搬家从而躲过一劫,这一下子弟兄们可就全服气了,都翘着大拇哥儿说,‘老王爷果真有识人之明,这小子不错。’”

    赵钦捋着山羊胡儿半晌,问道:“知节现在怎么样了?”

    张狗说道:“那日,王公子并没有到王府,而是直接去了大兴府,看公主去了,也算是没有被官府查住。”

    “直接去了大兴府?”赵钦挠了一下花白的头发,看着身边的那个老奴道,“这王知节是怎么变得……变得这么懈怠了?这往日里他……他可不是这副拖拖沓沓的模样。”

    张狗道:“石小哥觉得可能是王公子已经被官府给盯上软禁了。石小哥也曾悄悄去大兴府找过王公子,想跟他取得联系。可是,到了那一瞧,围着大兴府到处都是锦衣军的缇骑,显然是朝廷已经盯上王公子。石小哥觉得老王爷兵谏的事情似乎已经让朝廷知晓了,故而派我秘密出城,来此向老王爷汇报京城情形,并请王爷指示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赵钦斜瞅了一眼旁边侍候的老儿,赞许道:“孤与石奴儿,有生死不易之盟;孤不负奴儿,奴儿亦不负孤。今日又岂肯背我而去乎?孤与奴儿可谓神交,非外言所得间也。你回去告诉石奴儿,皇上已经取消今年江山口的秋操,连城兵谏的事情已然无望。眼下之计唯有你们在京师迅速举事,攻打皇城,请圣驾出宫。老夫在连城引兵南下策应,统精兵与你们会于江东。然后请皇上下诏诛杀茅士铿这一班文官,则大事仍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