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铁马秋风乱入诗 > 第四十五回 六
    当初,孙全同意赵钦在孤山营建六堡,编练新军,也是有其苦衷所在的。孙氏父子执掌江北兵权以后,北方的秦人就成了其父子两代的心头大患。那中原的秦兵时常南下骚扰,位处塞防第一线高阳府更是备受其害。损兵折将、丢关失寨的告急文书,枢密院和小皇帝的斥责无一不令领孙全焦头烂额,疲于应付。更严重的是由于秦军不断南下进攻,宋国朝廷在高阳的行政机构和军事力量都遭到了严重削弱,很多乡野地区出现了权力真空的局面。从而导致地头蛇在当地的坐大,而孙全又由于防备秦马的需求和自身军力、财力的窘迫,对于这些大大小小的地头蛇们往往是有心无力,只能以安抚为主要手段。一时间在高阳府境内,各种地主豪强的私人武装和绿林好汉目无法纪,横行无忌。

    当时在高阳府境内的武装力量主要由禁军、厢军、地主团练和土匪武装组成。其中禁军和厢军属于朝廷的经制之军。胡烈的高阳甲卒是禁军主力,也是高阳府的主要军事武装力量;厢军为各州县的长官统带的缉捕盗贼、维持地方治安的杂兵。后来,秦马南下骚扰的形势日益严峻,胡烈一军损失惨重,已经不能独自支撑塞防。为了扩充兵源,同时便于协同作战。由江北御营使司出人,荣兴府出钱,将高阳府下辖的两州四县的八万厢军进行了统一整编,成为了一支半独立于江北御营使司的准正规军事武装,由历任高阳知府指挥,驻扎各地协助塞防事务。高阳的地主团练武装成分复杂。但人数较多,装备较好的只有两家:以五姑娘联合高阳府的富商大贾共同组建的宁兴府商团军和以贾茂才为首,由高阳府大地主们抱团成立的的高阳府联防营。由于经年战乱不休,导致流民四起,为了谋生许多人不得已啸聚山林以打家劫舍为生。在高阳府的山野之中就充斥着不少的土匪武装,这些土匪武装名目繁多,但多数是秦国人在暗中进行支持。其中最大的一股唤作草上飞,是一支人数约四千人的马队,在秦宋边境活动,专门挑选宋军防备薄弱之处进行袭扰。一旦宋军前来围剿,他们就撤往秦国边郡躲避一时,是秦国人支持的主要敌后武装。

    这些五花八门、来路不明的武装集团经常因为一点利益之争而自相残杀,别看打秦军都是成堆儿的豆腐渣,但内讧起来个顶个的全是英雄好汉。

    这也是精于算计的江南人的通病所在——勇于私斗而窃于公战。毕竟秦宋国战似乎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就算战败了也不过是改朝换代了事,于自己的切身利益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但这些卧榻之侧的地头蛇就不同了,他们就在身边,这些人稍微的一举一动甚至睡觉的时候打个哈欠就能损害别人的切身利益——谁又不想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呢?俗话说“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不跟你们玩命就太不正常了。

    日益频繁的内部争斗不但消耗了许多塞防有生力量,而且长时间战乱也导致了民生凋敝,流民四起。高阳府的治安和防务每况愈下,地方势力渐渐有脱离江北御营使司掌控而自立门面的势头。这种情况的出现,让整个孙家上下都产生了严重的生存危机感。他觉得高阳府的各派势力太需要一个铁腕强人再进行一次统一整合了。

    正是在这种内忧外患严重的情况下,孙全听说赵钦要去高阳府练兵建城,就产生了“驱虎吞狼”的想法。赵钦的本事是孙全自叹不如的,这会子让赵钦去高阳,帮助自己打击这些不听话的地头蛇,稳定北面的塞防,为自己做火中取栗的笨猫,何乐而不为呢?至于赵钦尾大不掉的问题,他觉得最可能的情形大约就是赵钦和高阳的地头蛇们斗一个两败俱伤,让他一人从中渔利。即便赵钦坐大,似乎也可以在他兵谏图谋失败以后,利用朝廷一起解决掉。

    赵钦也果然不孚众望,到达高阳以后,利用胡烈借给他的万余高阳甲卒为资本,以新建成的孤山六堡为根据地,向四周迅速而猛烈的进行扩张。特别是在北伐中原结束以后,作为赵钦嫡系的北府军的风头一时无两,大批的地方武装和流民都慕名来投。魏少鲲、袁文才他们也乘机以剿匪的名义四下出击,吞并周边的各种各样的武装集团,扩充自己的实力。只短短一个月下来,高阳府一带大大小小的地头蛇们不是被收编,就是被打垮打散,其余的全都投靠了胡烈。草上飞那一帮土匪也都灰溜溜的跑到秦国不敢再行南犯。江北马步军衙门借此机会组建和吞并了众多的兵马,兵员由不到三万迅速扩充到了八万余人,其实际掌握的地盘也远远越过了太子河谷地,而直接到了高阳府的近郊。

    由于马步军衙门与江北御营使司互不统属,且高阳、绥阳、嘉阳三府军务已被朝廷明令归属马步军衙门掌理。故而,魏少鲲这一干人所作所为高阳府约束,不受孙家的管辖。他们管理军需供给的以名义自行组建了很多名义上隶属于高阳府以及高阳镇守使司,但实际上独立自主的地方政权。江北马步军衙门在高阳一带迅速壮大,成为了可以与高阳镇守使司平起平坐的力量。

    随着高阳治安和防务的好转,如何解决这些被自己养肥的已经毫无用处的笨猫就提上了孙全的日程。这一次,朝廷下诏罢免赵钦江北马步军衙门都检点一职,而让曹芳、胡隐之、胡烈、袁文才和王佐共同署理塞防事务,不禁让孙全幻想丛生,进而有点想入非非。他想借此机会分化瓦解掉马步军衙门下辖的军队,可又知道胡烈那榆木脑袋办不成这种细活。于是,他派出了素来老成谨慎的唐州兵马指挥使马万里携带他的一封密信与曹芳一同往高阳去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