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铁马秋风乱入诗 > 第四十八回 十九
    孙全一行人来到江北公馆,一盏茶还没有喝完,那刘望平就匆匆赶来拜见。

    孙全把他让至客房,屏退左右,说道:“你草拟的收编北衙兵马的文牍我看过了,对于北府军的处置似乎是太过了。只需把胡隐之召入京师即可,其余将校仍旧各司旧职,各领旧部即可。没有必要一概免除军职,召入京师,免得引起高阳动荡。”

    刘望平说道:“这是枢密使崔成秀崔大人的意思,他说这一伙儿秦国降人心怀叵测,留在高阳终究是个祸患,倒不如乘着这个机会,一起诱入京师,早早除之。”

    孙全咧着嘴巴说道:“他这是唯恐天下不乱!一定是崔靖在背后捣的鬼儿,他要在江北找我的麻烦,我倒要看一看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酸儒能掀起什么大浪来。你不要理会崔成秀的意思,就按照我说的来办。他若有责难,你就说这是我的意思,叫他到政事堂来找我理论!”

    刘望平说道:“近来,枢密院里面那些文官派们对咱们的人冷淡了不少,江北递过来的塘报或者驳回或者截留不发。如此看是崔靖他们的风向要变,大人这里也要早作提防才是。”

    孙全点头道:“今日,朝会议论裁撤北衙之事,那个崔靖的心腹田尔耕就跳出来大唱反调,最终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崔靖这是摆明了要跟我作对了,可惜他不是茅士铿,我也不是老王爷,跟我们孙家作对,他只有死路一条!”

    刘望平说道:“崔靖他们一介书生,真要除去只需一柄利剑足矣,又有什么能为呢?只是那高阳的北府军着实不好对付。现在,咱们裁撤北衙,收编军队。胡隐之肯定是要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的。倘若北府军开出的收编条件得不到满足,只怕就要大事不妙了。”

    孙全说道:“这个不是你操心的事情,只管把收编北衙兵马的文牍做好也就是了。”说罢,他抬起头来,瞪了刘望平一眼。

    那刘望平是靠着孙家一力提携起来的,好像是童养媳长大,骨头多大,当婆婆的都摸得清,对孙家服从是无条件的。刘望平见孙全态度坚决,自然不敢多说,只得唯唯而退。

    待刘望平走后,孙全又把自己的心腹叫来,取出一封书信交与他,说道:“你往高阳跑一趟,将这一封书信交给胡烈和马万里,叫他们依着信中所言行事。”

    那心腹接了书信,当天就骑着马离京北上,一路上晓行夜宿,用了十天的功夫到了高阳府,把书信交给了高阳镇守使司。

    马万里接过书信来,看了一遍,说道:“孙大人在书信中要我们仔细提防北府军。倘若胡隐之叛乱,我等要坚守城池,以待时局变化。万不要与他出城野战,消耗我等实力。”

    胡烈听罢,哈哈大笑道:“孙大人畏胡隐之如畏虎,我胡烈可不怕他。他若敢造反,我即刻提兵往太子河犁庭扫穴!”

    马万里道:“胡老哥不可大意。前者,半塔营之战我们已经吃过他们的亏了,还是按照孙大人信中所说,坚守不战是为上策。”

    胡烈不快道:“倘若坚守城池不战,任由胡隐之他们在城外来去自由,此乃纵敌畏战之举,必为天下所耻笑。我身为大将怎可如此行事?”

    马万里说道:“可是,你能打得过胡隐之吗?”

    胡烈对着马万里吹胡子瞪眼睛道:“你竟然敢蔑视于我!我告诉你,我胡烈绝非是那贪生怕死之辈,敌若来犯,必当死战。事若不成,有死而已。唯有如此才能上报孙家厚恩,下无愧于黎民百姓!”

    马万里还要再劝,忽然有那负责太子河警戒的斥候入厅堂告急道:“北府军在孤山六堡扯旗造反啦!”

    “什么!”众人皆是大惊失色。

    马万里疑惑道:“这胡隐之昨天还跟我们书信往来,以兄弟相称呢。今日怎么突然就造反了?你们可曾探查清楚,是不是他们正在搞拉练?”

    那铺兵道:“小的们在太子河畔的高地上面看得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午时三刻的时候,只看孤山一线忽然杀气云集,风动尘生。不出一刻钟的功夫,扈辄的先锋兵马就杀到太子河的对岸,清一色的都是骑兵。这些人赶走了把守沿河岸的军兵,抢占了各处渡口,还在军中扬起了一面‘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

    “替天行道!”胡烈啐了一大口唾沫,说道:“这必是谋逆作乱无疑了!”

    这时又有告急文书从太子河方向传来,只说扈辄的骑兵已经渡过了太子河并将在河东布防的官军击溃。

    马万里说道:“传令沿路各处厢军、商团军还有联防营坚守堡寨,层层阻击北府骑兵。除塞防以外的所有高阳镇守使司下属的禁军兵马则迅速往高阳城下集结待命。”

    “怎能如此!”胡烈把马万里推到了一旁,大声嚷嚷着:“当战不战就是渎职!就是欺君!我胡烈宁做断头的将军,也绝不为缩头的龟孙儿!”说罢,他即刻传令点高阳府左近的五万禁军各从驻地疾驰太子河平定叛乱。

    马万里拿着孙全的书信还要上前来劝阻,早被胡烈一脚踹在地上起不来了,众将也都不敢阻拦于他。于是,胡烈全身披挂,提刀上马,亲率一千重甲骑兵并五千牙门兵作为先锋,并派心腹奔赴各部兵马处,督促这些怕死鬼随后跟进。

    高阳的这些将校都不似胡烈这般狂妄,他们不是跟着老王爷北伐过,就是往半塔营出过兵,都深知北府军的底细。现在,胡烈要带着大伙儿一块不成功便成仁,众将自然不干。于是,在胡烈领兵出发以后,这些人并没有立刻跟进,而是跑到高阳城中找马万里去拿主意。但是,马万里给胡烈一脚踹的连腰也直不起来,更不要说拿主意了。

    高阳知府陈泰运一听到这件事,赶快到镇守使衙门跟马万里说道:“胡烈他们要是碰见胡隐之,一定要吃亏。您是奉了孙大人的明令来此主持军务,约束胡烈的,可脱不开这个‘丧师辱国’的罪名!”